養蜂人馬分良:脫貧路上無“懶漢”

當下正值百花盛開,是蝶醉蜂忙的季節。今天我們要說的故事就與蜜蜂有關,說起蜜蜂,或許人們常常會想到勤勞,可今天我們的故事還有關於“懶漢”的。在故事中,“懶漢”會有怎樣的遭遇,養蜂人又如何通過養蜂實現脫貧呢?本期《攻堅之星 我的脫貧故事》一起來看養蜂人馬分良與“懶漢”的故事。

《攻堅之星 我的脫貧故事》|養蜂人馬分良:脫貧路上無“懶漢”


《攻堅之星 我的脫貧故事》|養蜂人馬分良:脫貧路上無“懶漢”

臨渭區橋南鎮暢家村位於秦嶺北麓山腳下,村裡有一戶人家,戶主叫馬分良,他上無父母,下無子女,獨身一人,以養蜂為生。來到他家,屋前後院盡是大大小小的蜂箱。在其中一隻蜂箱上我們看到,有的蜜蜂在蜂巢入口處徘徊不定,似乎是想進入蜂箱,可就是進不去,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還是來聽聽它的主人馬分良的介紹吧。

《攻堅之星 我的脫貧故事》|養蜂人馬分良:脫貧路上無“懶漢”


《攻堅之星 我的脫貧故事》|養蜂人馬分良:脫貧路上無“懶漢”

臨渭區橋南鎮暢家村村民 馬分良:進不去是因為有些蜜蜂中毒了,看門的蜜蜂就會不讓這些蜜蜂進入,還有一些就是有些蜜蜂出去採蜜,沒有采到蜜,也不讓進箱子。

原來蜜蜂的世界也有著嚴格的分工和管理。蜜蜂中毒一般是指出去採蜜沾染了殘留農藥或發生病變的蜜蜂,這種蜜蜂在返回時,會被蜂巢值守看門的蜜蜂拒絕進入;另外,如果出去採蜜的蜜蜂回來時沒有采到花蜜,也會被拒之門外。回不了家,就吃不到飯。畢竟蜜蜂無從知曉緣由,更沒有情感,也就無所謂同情心。蜜蜂的世界就是這麼現實和殘酷,所以“懶漢”在這裡就沒有生存之地。說起蜜蜂的故事來,馬分良眉飛色舞,可見他對自己的蜜蜂已經十分了解了。

《攻堅之星 我的脫貧故事》|養蜂人馬分良:脫貧路上無“懶漢”


《攻堅之星 我的脫貧故事》|養蜂人馬分良:脫貧路上無“懶漢”

臨渭區橋南鎮暢家村村民 馬分良:我對這個瞭解得很,這個手藝學到已經都40多年了,18歲時學到養蜂,自從我爸去世以後,我就在家裡養蜂,要養蜂你還是要了解蜜蜂的個性,不瞭解蜜蜂的個性,你就養不了蜜蜂。

馬分良之前在農閒時節都會去外地打工掙錢,自從父親去世後,他就決心重拾養蜂的營生。2017年,他在山裡收養了第一箱蜜蜂,當時因為馬分良家是貧困戶,各級扶貧幹部在得知他要養蜂后,極力支持,並幫他購置了部分蜂箱和其他生產資料。就這樣,馬分良從一箱蜜蜂到現在已經逐步擴展到二十多箱。

《攻堅之星 我的脫貧故事》|養蜂人馬分良:脫貧路上無“懶漢”

臨渭區橋南鎮暢家村村民 馬分良:後面就是繁殖,現在已經有23箱蜂了,這現在還在正在繁殖,之後可能就會有30箱蜜蜂,去年養了17箱蜜蜂,採了300斤蜜,賣了15000塊錢。

《攻堅之星 我的脫貧故事》|養蜂人馬分良:脫貧路上無“懶漢”


《攻堅之星 我的脫貧故事》|養蜂人馬分良:脫貧路上無“懶漢”

蜜蜂對付“懶漢”毫不留情,並且他們的分工也十分精細,不光有看門的,還有專門打掃衛生的。馬分良深知蜜蜂的習性,因此他也不敢怠慢,時常檢查蜂箱,協助打掃蜂箱衛生,看到有新的蜂王誕生,也要及時分箱,這也是他擴展養殖規模的時機。馬分良養殖的是土蜂,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中華蜂,與一般的意蜂不同,這種蜜蜂不適合跨區域追花逐蜜,而是定點一地養殖。馬分良的蜜蜂主要以周邊山上的野花為蜜源,這種純天然的蜜源,沒有汙染,釀製的蜂蜜也無任何人工添加成分,所以蜂蜜品質上乘,深受人們喜愛。

臨渭區橋南鎮暢家村村民 馬分良:人家2020年又預訂了三百斤蜂蜜,他們不提前預訂,擔心到時候沒有貨了。

《攻堅之星 我的脫貧故事》|養蜂人馬分良:脫貧路上無“懶漢”

馬分良從不考慮蜂蜜銷售的問題,去年他賣蜂蜜賺了15000元,今年隨著他的規模繼續擴展,收入也或將翻倍。如今馬分良已經成為暢家村的脫貧戶,每年他還會在村上的脫貧表彰會上分享自己的脫貧故事。

臨渭區橋南鎮暢家村村民 馬分良:2017年脫貧了,就是靠養蜂脫貧的。

《攻堅之星 我的脫貧故事》|養蜂人馬分良:脫貧路上無“懶漢”

馬分良今年還將繼續擴大蜜蜂養殖規模,他說,今後他要把養蜂當成自己的事業,好好經營。每年這個時候正是蜜蜂繁殖分房的時候,也是馬分良最忙碌的時候。4月是一個滿世界繁花盡放的時節,也是常常會讓人想起膾炙人口的《你是人間四月天》的時候,因為4月不僅充盈著芬芳,更是孕育著希望。

《東秦百姓》記者:張創飛 孫浩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