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對藝術生有多少誤解??

大多數人對藝術生有多少誤解??

藝術生,往往有很多人對藝術生有著很大的誤解和不支持。那麼今天就來看看到底有哪些誤解呢?

首先不得不承認被誤解最多的是

1、“成績差”

沒有看到你的成績之前會有很多人說:“藝考生?一定學習不好吧!才會學藝術。”

接著就是:“好羨慕你們那麼輕鬆,文化成績要求那麼低。”

為什麼藝術生總是被貼上 “ 差等生 ” 的標籤?

於是有人開口了▼

我並不否認,有一部分藝術生是因為文化課不好才學藝術。

但,這並非主流,好嗎?

就像我不會以北大有賣豬肉的畢業生,就說北大是培養賣豬肉的學校;

就像我不會以為北京服裝學院就是個裁縫學校,來這裡就是學習做衣服的;

我也不會因為中央聖馬丁的GAY很多,就覺得這個世界頂級藝術名校都是GAY

因為一部分非主流,就否認一個群體的狀態,這才特別沒文化!

雖然每次別人說:文化課不好才學藝術時,我都想去買把刀!

但,我會原諒你!

這沒什麼,因為我是藝術生,還是有那麼一點點文化的!

很多藝術生都是相當優秀的甚至同文化生一樣都是“學霸”

你以為他們不學藝術就考不上清華北大嗎?

剛剛滿腦子肌肉結構、冷暖色調和純度對比,接著就是唐詩宋詞、完形填空!

大多數人對藝術生有多少誤解??


2、“壞學生”

“藝術生?一定是壞學生吧!每天就知道練習專業不學文化。”

假如,說這些話的人都經歷過藝考集訓就會知道我們的藝考集訓是個神馬狀態!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起床,一整天就是專業練習,直到凌晨才收工。對於藝術生來說,專業集訓的艱苦程度,完全不亞於高考備戰,並沒有捷徑之說。

想靠藝考“混成績”沒這麼簡單不光是專業要過線回到學校以後,文化分也不能拖後腿僅僅3、4個月的時間就要把之前一年落下的文化課儘可能地補回來壓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3、“學專業=玩”

出去集訓之前:“哇,你要去北京啦?”“聽說大城市好好玩的!”“好羨慕你,我也好想去~ ”......

說的好像我們就是去玩的一樣。自從成為藝術生之後好像一切成功變得理所應當。

考試之前:“你們考試只用隨便學學吧?真好!”

考試之後:“你們300多分就可以考個好大學,真好!”

等拿到名校通知書:“花了這麼多錢學藝術應該的!”

鬼知道那半年我們經歷了什麼,尤其是集訓進入到白熱化階段的時候

早上起床 6 : 00

洗臉刷牙吃飯 6 : 00 -6 : 30

複習文化書 6 : 30 -7 : 30

專業練習 7:30 - 12:00

午飯和休息 12 : 00 -12 : 30

專業練習 12 : 30 -18 : 00

晚飯和休息 18 : 00 - 19 : 00

晚上專業練習 19 : 00 - 24 : 00甚至凌晨

“你天天不就是吃喝玩樂嘛!”

你每天專業訓練十多個小時表演給我樂一個看看。每天只睡4、5個小時其餘時間都在練習專業的我們哪裡還有時間去玩?每一位藝術生面帶微笑的背後只有你想象不到的心酸

大多數人對藝術生有多少誤解??

4、“逃避高考”

“你不就是不想高考才學藝術的嘛!”

難道學了藝術就不用高考了?

很多人覺得學藝術就是走捷徑、逃避高考。出國留學的,人們會自動認為你是富二代躲避高考;哪怕是理科競賽加分的,人們會自動認為你偏科沒有人文素養。你不需要與這股大潮去抗衡,水中的人是無法與水流抗衡的。你只需要靜靜的等待,等到走出校園,等到成為一個體面的成年人,這時候再呵呵,這才底氣十足。

藝術和所有專業一樣,只是通往成功的一條道路。道路本身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走得好不好才有高低貴賤之分。

前段時間看過一個數據,是關於參加藝考的,北京電影學院的錄取率是1.9%,中戲在2.12%左右,中傳大概在2.2%,浙傳在2.5%,錄取率較高的南藝也只有4%。

這還是算上所有專業的統計,熱門的導演、播音主持、表演、美術、編導的錄取率完全可能低到百分之零點幾,甚至對於名額少的省份幾乎是千里挑一。

藝考簡單嗎?一點都不容易!努力了還不一定能考上大學,復讀的比比皆是。

5“學藝術有何用”

自從學了藝術以後基本上都會碰到這些問題

“你藝術有啥用啊?”

“你以後能幹啥啊?”

“你們畢業後能養活自己嗎?”

“藝術專業能有出路嗎?”……

從整個世界的發展來看藝術範圍的貢獻不可磨滅因為有了藝術,所以世界才能變得這麼美。

不要對藝術生有偏見,相對他們付出的更多,他們需要更多的關愛和支持。為什麼不給他們多一些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