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給故宮做地毯,復原“腳下的軟黃金”,重現2000多年前的美

“染為紅線紅於藍,

織作披香殿上毯。

披香殿廣十丈餘,

紅線織成可殿鋪。”



他給故宮做地毯,復原“腳下的軟黃金”,重現2000多年前的美



白居易寥寥數句,

便把我們拉回到那個繁華盛世:

花萼相輝的宮毯之上,

有霓裳飄飄羽衣舞、

有醉臥迷離的李白,

還有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楊玉環。



他給故宮做地毯,復原“腳下的軟黃金”,重現2000多年前的美


他給故宮做地毯,復原“腳下的軟黃金”,重現2000多年前的美



然而美人終會逝去,

時光終會老去,

只有那一個個老物件,

一張張舊宮毯,

歷盡歲月的風霜,

留住歷史的印記,

訴說著一個又一個動人的故事。



他給故宮做地毯,復原“腳下的軟黃金”,重現2000多年前的美



30多年前的一天,

20歲出頭的周小寒,

跟往常一樣坐在長城書畫社的櫃檯後面,

他的主要工作,

就是販賣古毯。



他給故宮做地毯,復原“腳下的軟黃金”,重現2000多年前的美


▲宮毯匠人周小寒


中國編織地毯,

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在他看來,這些工藝獨特精美的古毯、

雖然有些破舊,

卻不知凝結了多少匠人的智慧,

不知躲過了多少硝煙炮火,

才得以保存下來;

它早已不是一塊毯子那樣簡單,

更是“中華文化的活化石”,

“踩在地上的軟黃金”。



他給故宮做地毯,復原“腳下的軟黃金”,重現2000多年前的美



然而在當時國人眼中,

這些不過是沒用的“破爛”,

大部分的老地毯都被外國人,

以極其低廉的價格收走,

流到了國外;

周小寒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他給故宮做地毯,復原“腳下的軟黃金”,重現2000多年前的美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用中國清代宮廷地毯佈置

他給故宮做地毯,復原“腳下的軟黃金”,重現2000多年前的美


▲日本正倉院中的中國唐代地毯


1982年,

意大利人朗倫佐,

在中國南疆的一個招待所,

發現了一張不可多得的絕美古毯。

當地人不以為意,

肆意在上面捻菸頭、潑茶漬;

朗倫佐覺得實在太可惜,

提議把這毯子賣給他,

眾人鬨堂大笑,

根本沒人搭理這個“瘋子”。

他給故宮做地毯,復原“腳下的軟黃金”,重現2000多年前的美



他滿懷遺憾地回到意大利,

心裡卻總放不下這塊古毯,

多少夜裡魂牽夢縈;

改革開放後,

朗倫佐又一次不遠萬里地來到中國,

從陸地坐火車、再坐拖拉機,

最後甚至騎毛驢,

終於找到當年的那個招待所,

然而那塊地毯早已破爛不堪,

連修復的可能性都沒有了···



他給故宮做地毯,復原“腳下的軟黃金”,重現2000多年前的美



朗倫佐扼腕嘆息、痛心至極。

正是他的這份心疼,

感染了同樣熱愛古毯的周小寒,

“外國人對中國的地毯都有這麼深厚的感情,

都有這樣的研究,

咱們中國人自己幹嗎呢?”

就這樣,半路出家的周小寒

從一個賣地毯的商人,

成了修復和製作傳統宮毯的匠人。



他給故宮做地毯,復原“腳下的軟黃金”,重現2000多年前的美


他給故宮做地毯,復原“腳下的軟黃金”,重現2000多年前的美



修復古毯,

跟修復文物一樣,

是一項極為繁瑣的作業。

周小寒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

每處毯子的破損處,

不只是簡單的縫補,

而是從花色、圖案、紋理、疏密、厚薄、

磨損氧化狀態、經緯的粗細捻度、

毛質的粗細產地、

含絨量等等綜合考慮,

如何能做到最完整自然的復原。



他給故宮做地毯,復原“腳下的軟黃金”,重現2000多年前的美


他給故宮做地毯,復原“腳下的軟黃金”,重現2000多年前的美



很多流落國外的地毯,

外國人根本不懂其中花紋蘊含的文化意義,

也沒有同樣的毛質,

更沒按照從前的工藝來修補,

只是照葫蘆畫瓢,

結果導致修復的毯子,

像打了一個個大補丁,

非常醜陋不和諧,

也毀壞了其原有的價值。



他給故宮做地毯,復原“腳下的軟黃金”,重現2000多年前的美


他給故宮做地毯,復原“腳下的軟黃金”,重現2000多年前的美



為了更多地保護和修復古毯

周小寒輾轉世界各地,

幾乎散盡家產,

把那些失落的中國古毯一點點買回來,

再逐一進行修復。



他給故宮做地毯,復原“腳下的軟黃金”,重現2000多年前的美



他查閱了大量古籍資料,

每處破損都力求找到相適應的、

更破的老地毯殘片來修補,

一個扣一個扣地移花接木,

每處修復都要經過,

數十次甚至上百次的對比。



他給故宮做地毯,復原“腳下的軟黃金”,重現2000多年前的美


他給故宮做地毯,復原“腳下的軟黃金”,重現2000多年前的美



要知道,

老地毯每平方英尺就有4900個扣!

一個一個按照紋理小心摳下來,

再按照花樣小心翼翼地穿進去,

一小塊毯子就要修補一個多月!

如此長時間反覆、枯燥的動作,

常常累得眼花手疼,

沒有精湛的技藝和十足的定力,

是絕不可能完成的。

連許亞軍看了都禁不住感嘆:

“這真是個巨大的工程!”



他給故宮做地毯,復原“腳下的軟黃金”,重現2000多年前的美



然而在周小寒看來:

文物修復是不計工本的。

修復了一塊古毯,

便是還原了一段歷史。

每當看到這些重煥光彩的古毯,

周小寒總是激動得熱淚盈眶:

“它們顛沛流離幾百年啊,

終於回到我們身邊了!”



他給故宮做地毯,復原“腳下的軟黃金”,重現2000多年前的美


他給故宮做地毯,復原“腳下的軟黃金”,重現2000多年前的美



除卻花紋和編織工藝,

純植物染色,

是中國傳統織毯藝術最難的一步。

不同於現在流行的化學染色,

植物染色利用植物花卉的天然顏色,

不僅自然環保,

而且色彩層次豐富、柔和純厚,

歷經數百年不褪色,

是化學染色所無法企及的。



他給故宮做地毯,復原“腳下的軟黃金”,重現2000多年前的美


他給故宮做地毯,復原“腳下的軟黃金”,重現2000多年前的美



因為工藝配方複雜,

加之成本高昂,

這種染色技術失傳已久。

為了恢復最傳統的植物染色,

沒有師傅教的周小寒只能自己鑽研,

他多次去西藏、新疆、

內蒙古等地求教,

再一點點地嘗試摸索 。



他給故宮做地毯,復原“腳下的軟黃金”,重現2000多年前的美



每天早上天還沒亮,

周小寒就自己一個人跑到作坊裡,

調製植物染色配方,

燒柴添火、不斷地配料攪拌,

嘗試、失敗、再嘗試、再失敗···

圍著槽子上上下下,

常常一天下來腳脖子都腫了。



他給故宮做地毯,復原“腳下的軟黃金”,重現2000多年前的美



很多人都不理解,

一把年紀的周小寒為什麼這麼想不開?

可人生短暫,

能用一生的時間去做自己最喜歡的事,

是何其幸福的事啊!

“我熱愛老地毯,

它讓我著迷,不管付出多少,

白天黑夜去做,

我都心甘情願。”



他給故宮做地毯,復原“腳下的軟黃金”,重現2000多年前的美



不僅收藏和修復古毯,

周小寒還堅持用最原始的方法,

製造傳統的宮廷地毯。

從選毛到清洗、梳彈、

手工紡線、染色、織作、打磨,

每一個步驟都力求做到極致,

每一步也絕非一日之功。



他給故宮做地毯,復原“腳下的軟黃金”,重現2000多年前的美


他給故宮做地毯,復原“腳下的軟黃金”,重現2000多年前的美


他給故宮做地毯,復原“腳下的軟黃金”,重現2000多年前的美



一幅比原畫還要立體逼真的

唐代張萱《搗練圖》,

用毛和絲等線織成,

足足240萬個八字扣,

光編織就要400個工作日!



他給故宮做地毯,復原“腳下的軟黃金”,重現2000多年前的美


他給故宮做地毯,復原“腳下的軟黃金”,重現2000多年前的美



一天,一位自稱貝夫人的女士約周小寒,說想看看他製作的地毯。他帶了兩條過去,在場的人無不驚歎:真的太美了!並馬上給了他圖紙讓他做。


後來周小寒才知道,那批地毯是給故宮做的。



他給故宮做地毯,復原“腳下的軟黃金”,重現2000多年前的美



比起給皇宮和各國政要們做地毯,

周小寒更想做的,

是讓宮毯飛入尋常百姓家。

雖然枯燥冗雜的宮毯技藝,

跟每一個瀕臨失傳的老手藝一樣,

面臨著無人傳承的窘境;

一位技師一天只能編7000個扣,

一條12平米的宮廷地毯,

光編織就要耗費200個工作日,

上萬次的編織扣捶讓年輕人望而卻步:

“寧可端盤子,也不學這個。”



他給故宮做地毯,復原“腳下的軟黃金”,重現2000多年前的美


他給故宮做地毯,復原“腳下的軟黃金”,重現2000多年前的美


他給故宮做地毯,復原“腳下的軟黃金”,重現2000多年前的美



但周小寒還是希望:

“這門古老的技術,

不要被排山倒海的工業化湮沒,

因為我們的子孫後代,

總有一天也會需要這樣一件美妙的物件,

來點綴他們乏味的生活。”


易向,一種類文藝的生活方式(微信公眾號:e_xang);

易象讀書,閱讀就是一種修行(微信公眾號:iexang);

意典,城市旅行家(微信公眾號:taoolichin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