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麼窮,理什麼財?

你那麼窮,理什麼財?

心裡住著一輛豪車

(本文關於資金和資產的轉換理念和部分話來源於李笑來老師。)

請注意,我用的是“?”,而不是“!”。

如果有人以“!”的形式問你這句話,那麼很可能他並不懂理財,在他的觀念裡,只有手持大把現金才有理財的必要,窮光蛋一個,理什麼?

但實際上,越沒錢越要理

為什麼?

你那麼窮,理什麼財?


1.控制現金流

年輕人沒有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不合理消費。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不能拿年紀輕來當遮羞布或者逃避問題。

一旦工作(甚至大學期間),就會面臨一個問題——收入和支出的平衡。年輕人剛出校門,普遍工資低,面對處處可見的花銷,很容易捉襟見肘。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說的理財就不是讓你投什麼股票了,而是要你理清楚自己的現金流

你要很仔細地做預算,並勤勤懇懇地記錄下日常的花銷。把花銷白紙黑字地寫下來,你就會很清晰的發現自己的消費結構。

消費結構可以分為必需品,需要品和奢侈品。

奢侈品和必需品多具有普遍性,但需要品則多具有狹義性。A對皮膚很在意,那麼相對高檔一些的護膚品對A而言就是需要品;B對知識的拓展很看重,那麼網絡課程對B就是需要品;C對身材要求很高,那麼私教對C而言就可能是需要品。

需要品帶有很大的主觀色彩,很有些“私人訂製”的味道。需要品類似於投資,最好選擇能給你帶來較高投入回報比的,比如對身體的投資。

每個人對價值的定義是不同的,你要知道對你而言什麼是最重要的,什麼能給你帶來高額回報,在這方面可以多消費、投入一些。對你而言不重要的,要排除虛榮心理和消費慾望,降低消費額度。

你那麼窮,理什麼財?

你那麼窮,理什麼財?


2.資金向資本的轉變

若想在通過投資發家致富,僅僅有錢是不大可能的。必須要將錢(資金)轉變為資本。

資金轉變為資本的三個要素是:

資金的金額大小

資金的使用時限

資金背後的智慧

僅僅有100元錢,不管你投資水平多高,都不可能走向人生巔峰吧?起點太低。

即便你有1個億,如果只能使用1天,恐怕也不能夠迎娶白富美吧?時間太短。

有一個億,能用100年,可是在股市裡胡亂投資的,恐怕也有跳樓的那一天吧?沒有投資智慧。

你看,你想要好好理財,是有3關要打的。可是很多人誤以為第一道關卡是資金的金額大小——這是絕大多數人止步不前的根本陷阱。

其實投資的重點根本不是盈虧的絕對值大小,而是盈虧比例大小。

在相同的投資環境裡,用一萬元盈利50%和用10萬元盈利15%,前者的成績是優於後者的,或者說前者的資金效率高於後者。

你要把注意力放在盈虧比例上,而不是盈虧額上。既然是這樣,那麼本金多少就不再是問題,關鍵是

你要系統學習投資,勇於實踐,迭代自己的投資系統,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盈利比例。

有了一定的知識做後盾後,你要突破另外兩個關卡:

資金的金額大小

資金的使用時限

股市虧損歸結到底就兩個原因:買入時機不對,賣出時機不對。而賣出時機不對多是因為沒有給自己的資金判無期徒刑,沒有等到柳暗花明的那一天。

我知道大家都很拮据(至少我是這樣),但是足額的、被判有無期的資金我們還是可以獲得的。辦法很簡單,理由很充足:

大約2/3以上的人若是丟失了自己年收入的10%的話。。。。。

大約1/2以上的人若是丟失了自己年收入20%的話。。。。

根本就不會影響自己的生活質量!

根本不會!!!

至少拿出每月的10%來進行投資理財吧!別說你不行,不過是少抽一包煙,少買一隻口紅!

這樣堅持下去,積少成多,慢慢地就有了第一筆資本了(我說的是資本!)

有資金那根本沒什麼,有資本才能稱之為財富。

你那麼窮,理什麼財?


你那麼窮,理什麼財?

你要梳理自己的現金流,在能給自己帶來高額回報的方面下本錢。

你要學習,要實踐,要關注盈虧比例,還要攢第一筆資本。

這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你需要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要看很多很多書,要不斷用很少的錢試錯,要不斷迭代自己的投資系統。這個過程不是聰明就可以跨越的,沒有什麼可以讓你憑空跨越。書上寫的,牛人講的,其實本質上不是你的,只有那些東西在你骨子裡生根發芽且不夭折而後還要等上很久很久才能開出絢爛的花朵。

你那麼窮,理什麼財?



你那麼窮,理什麼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