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讀書日,我們合寫的第一本書,也趕上了好時候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我們合寫的第一本書《人力資源高手實戰筆記》,終於面世啦!(文章末尾有獲取福利方式哈)

不過話說回來,高手真不敢當,但實戰還是可以有的。通過 55個真實案例,52條隨學即用的實操技巧,去還原和透視人力資源,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相信每一位HR都能在本書中找到自身的屬性與定位。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我們合寫的第一本書,也趕上了好時候

一、相遇

這本書的誕生,就像人與人之間的相遇,是偶然,也是必然。

雖在同一座城市,神交已久,但我們素未謀面,直到參加一次線下活動。趙姐完全是想象中的模樣:沒有華麗,沒有犀利,卻有一種雲淡風輕的從容。

我們一起聽課,一起談工作、學習、家庭……一見如故的兩個人,似乎永遠都不缺話題。

在我的眼裡,趙姐雖為世界五百強集團HRM,但低調內斂,知識淵博,從招聘到培訓,從薪酬到績效,從PPT到Excel……幾乎沒有能難倒她的。

在趙姐的眼中,我雖在上市央企,但卻才華橫溢、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喜歡財務與人資的融合。

價值觀一致,彼此認同,我們的互動很快變得頻繁起來。

每次發專欄之前,趙姐都會喊我幫她潤色,我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她是有錯改之無則加勉,默契得超乎想象!

我每次寫文章拿捏不準時,總是習慣性地諮詢趙姐,她總能給出最恰當的建議,讓財務與人資的跨界融合,取得不小的進展。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我們合寫的第一本書,也趕上了好時候

二、知己

趙姐與我,亦師亦友,在這種教學相長的模式下,互相激勵,寫出了不少高質量的專欄文,在三茅的影響力也日益增長,專欄點擊量已突破1700萬大關。

專欄之外,我們也堅持做線上線下的分享,因為分享是最好的學習。趙姐教師出身,有非常深厚的培訓功底,任何課程在她的分享之下,都會變得生動起來;我喜歡課程內容設計,跨界思維總讓腦洞大開……工作之餘,我們都在三茅公會、新知嚴選等平臺授課。

隨著口碑品牌的傳播,偶爾會有企業邀請我們去做顧問。顧問是另一種形式的落地,也是對我們管理理念的挑戰和檢驗。在這個階段,我們對不同類型的人資管理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們堅持不做專業知識的搬運工更崇尚價值創造的理念。趙姐幾十年職場經驗的沉澱,加上我跨界融合的思維,很多時候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這種趨勢下,我們邀請幾個圈內好友,共同成立了君若管理諮詢公司。君若諮詢用“融合不整合”的思維,很快成為諮詢界認可的交流平臺。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我們合寫的第一本書,也趕上了好時候

三、思維

作為HR,我們認為不能侷限於專業,而應該從戰略出發,用系統性思維深入業務流程,瞭解經營痛點,推動年度目標,最終體現自身價值。

HR如何從事務型到專業型,再從專業型轉業務型,最終蛻變為戰略型,成為企業經營策略合作伙伴、戰略合作伙伴,需要我們有清醒的認知,合理的規劃,足夠的勇氣和堅持。

HR必須具備開闊視野,不設限思維。招聘中,我們融入了預算思維,讓預算與招聘成為不可分割的整體;績效管理中,我們突出成本在績效中的槓桿作用;價值體現時,我們指出數據對未來趨勢的影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很多HR還是憑本能工作,依賴“頓悟”前進,對於這些涵蓋戰略與運營、業務流程、人力資源與企業文化等方面的管理工具,要麼聞所未聞,要麼一知半解。因此HR必須學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最大限度地提升效率與格局。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我們合寫的第一本書,也趕上了好時候

四、融合

這本書有人資的專業方向,更具有鮮明的財務視角和管理價值,從不同角度闡述了人力資源管理的本源是什麼;人力資源管理的邊界在哪裡;如何成為一個懂經營的HR;人力資源管理的戰略價值、業務價值、人才價值如何體現……

如果你正遭遇瓶頸期,停滯不前;如果你一直抱怨老闆不懂人資,處於對立;如果你總覺得無法體現價值……那麼我建議選擇這本書,因為它真正站在企業的角度,以公司利益為中心,將成本理念滲透到具體的人力資源管理業務中……

這本書通過建立更先進的思維模型,而不是專業知識的簡單堆砌,讓HR真正站在企業、員工與市場融合的角度,尋找合適的切入點,最終實現與企業的共贏。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我們合寫的第一本書,也趕上了好時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