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故事(1)·序幕-来说说你我儿时的年怎么度过


——冷淡了憧憬,让平常心变得自在,让虚荣心忘记显摆。——

在这个时候谈过年,想必已经成了回忆。

我不喜欢赶潮流。韩寒说赶潮流就想赶火车,我们泛泛之辈是赶不上的。对我来说,潮流更像台风,我更愿意望风而逃。

工作第一年(即2006年)冬天,第一次在青岛呆到腊月二十三,第一次知道小年这个名词,第一次知道青岛的小年如此风靡。下午吃饭时分,到处都响着惊人的炮仗,出去一圈震得耳朵打哆嗦。还有一星期,年味就已经浓的化不开了,四处都弥漫着富贵的喜庆。

家乡没有这么嚣张的年味,虽说有可能受到经济实力影响,但我们更喜欢拿风俗不同来说事。张家口地区的年前准备别开生面,也不乏热闹高兴。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在腊月炸年糕、给四邻送年糕、请亲戚一起来吃饭。我们称之为“办年”。

大概是腊月二十左右的某一天,母亲会一早起来,把至少50斤的黄米(打了黍子之后的米)和20斤的糯米在锅里淘上多次,直到米里的沙石被清理干净。晾得半干之后,我们去磨坊找人把混在一起的黄米和糯米磨成细细的面,如果米太湿还需要随时加几粒干玉米以防米面在机器里堵住。

回了家,母亲已经开始洗菜,准备年糕的馅和下午的大餐。随后中午过后,姑姑和二姨两家亲戚会陆续到来。大家一起把面倒在笸箩里【图1】,先用滚烫的开水经过简单的搅拌,然后在大锅的笼上蒸熟。水量、搅拌要讲求火候,水少糕硬,不好吃,水多糕软,不好做。

蒸熟了的糕被铲到大瓷盆里,二姨夫会用最快的速度将高温的糕锤匀。(家乡动词叫“裁”)。即锤掌并用对着瓷盆里一大块糕一顿猛揍。【图2】完成之后的糕称为面心糕。之后面心糕表面抹上一层麻油防止干皮,糕中央戳一个洞,里面也放一些麻油,随时用来做补充。

其他人坐在炕上,早早等着来捏糕。二姨或者表姐把面心糕一块块铲出来,连揉带捏,揪出一个个喷香的糕团,【图3】我们把糕团包上韭菜豆腐馅或者豆子(已经煮熟的),或者什么也不包。都放在笸箩里,端给母亲他们,炸出新鲜热辣的油炸糕(又称油煮糕)【图4】。刚炸出来的实心糕沾着糖吃是最好的。

然后我们要给村里的亲朋好友送糕吃。数字都是吉利的,一般是8、10、12、16、20。熟识紧邻一般都是送10个糕,可能以求十全十美之意。

几十斤米做好好几锅的糕,每年都能吃到2月以后天空解冻的时候。顿顿都蒸糕吃,沾着酸菜、辣菜吃,就着熬菜吃,就着冬天的闲适,就着春节,就着馨享了拜祭的似水流年,吃得津津有味,年年有余。

然后全家亲戚们一起吃饭,闹哄哄的,仿佛在与新年一起聚餐,庆祝这一年的愉悦与欢欣,就在记起了的那些纷纷扰扰之间,就在忘却了三个季节的辛辛苦苦之后,独享自由。

附:1、所谓“办年”一词,其实仅在万全县南部河川区流传,即万全人所说的“河底”一带。张家口其他县区鲜有此称谓,就连万全北部山区和中部丘陵区,也叫的不怎么响亮。要说这个词的来由,我觉得其实就是外省人所说的“置办年货”之意。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从 小年 开始就要从吃喝、穿戴、居家装饰等等方面开始准备迎接新年,而穷地方,“年”的意义更多是吃点好的,比如糕,办年 所炸的糕冷冻后可以一直存放并吃到正月末甚至更晚。

2、所谓风俗,是在其特定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等因素下逐步形成的。万全河底的办年,并不是腊月二十三固定的这一天,而是这一天的前后数天,各家自择其日,一般要与近亲家办年的时间错开,其目的,我想无外乎是当年的时候比较穷,为了方便近亲聚餐,多吃几天。另外像文中提到的小年放炮,以前的时候村里比较穷,所以能吃上一顿糕就不错了,没有闲钱再去放炮,那是等到过大年才会有的奢侈。而现在,腊月二十三放炮的地方越来越多,我估计若干年后,龙池屯也会像青岛一样,二十三的鞭炮震耳嚣张。

3、所谓糕,其材料为“五谷”之一的“黍子”。把黍子碾成黄米,再把黄米磨成面,即成黄米面,由黄米面做成的黄米糕具有“黄、软、筋、香”四大特点,吃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面心糕”,二是“油炸糕”。“面心糕”即素糕,是不经过油炸这一道工序,做好后蘸白糖或肉菜吃;“油炸糕”讲究个儿小、皮儿薄、花样多三个特点,其花样品种分豆馅、糖馅、菜馅三种。豆馅以红芸豆为主;糖馅有红糖、白糖两种;菜馅多为山药蛋、韭菜等。

关于吃糕,就张家口地区来讲,并不是所有县区都有办年炸糕的传统。糕分黄糕和红糕,原料分别是黍子和高粱,是蔚县、阳原人的主食,几乎天天要吃;坝上四县和崇礼、万全、怀安、宣化县、赤城等地,黄糕并不常吃,是过年或者办红白事的时候才会吃的食品;而怀来、涿鹿以及市区等地,黄糕、莜面之类的食品几乎不会做,甚至很多人连吃都不会吃,嚼在嘴里半天也咽不下去,而蔚县、阳原人吃糕的时候几乎不用咀嚼,直接放嘴里一秒钟不耽误就下肚了,坐在旁边的人甚至可以很清晰的听到一块糕从嘴里“咕咚”一声掉到胃里,这个说法一点不夸张。我见过好多蔚县、阳原人在几分钟内把一盘子2斤面心糕扔到肚里,然后知足地摸摸肚子。

4、关于“裁糕”一词,我曾经向阳原人请教过,确切的词应该叫“揣糕”,捶击之意。估计是我们万全人把这个词叫偏了。

5、家乡的 办年,除了炸糕,其实有的人家还会有一道更好吃的菜------杀猪菜。就是腊月杀一头猪,一般把猪肉和排骨卖掉,舍不得吃,自家只留下大骨头、血脖子、猪血等,与酸白菜、豆腐等烩成一大锅,虽原料简单,却香气喷喷。杀猪菜配黄糕,绝对是天下美味......

最后想说的是,现在的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大家的饮食吃喝习惯也在慢慢改变,所谓的地方风俗,正在一点点退化、异化、淡化。也许,若干年后,家乡的孩子们越来越关注圣诞节怎么过而也不知道 办年 为何物,只记得麦当劳肯德基的口感而不知道酸菜蘸糕的味道,只沉迷都市的物欲繁华而感受不到乡村的田园农耕。不知道是时代的悲哀,还是发展的阵痛。

年的故事(1)·序幕-来说说你我儿时的年怎么度过

年的故事(1)·序幕-来说说你我儿时的年怎么度过

年的故事(1)·序幕-来说说你我儿时的年怎么度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