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銀行人均年薪26萬?你拖後腿了嗎?評論區的都是數學天才

有份銀行的工作,就是捧上了“金飯碗”?

六大銀行人均年薪26萬?你拖後腿了嗎?評論區的都是數學天才

銀行是最“多金”的地方,不少人認為,如果能夠在銀行工作的話,相當於是捧上“金飯碗”。在外界看來,銀行職員可以朝九晚五,而且工作環境也不錯,工資呢,應該也是可觀的,方方面面來看,簡直是一個“完美”的工作。

80年代時國營大工廠的採購員,90年代的外企白領,2000年代的銀行業務經理,這些都是令人豔羨的好工作,不僅薪水高,而且這些行業裡的機會,讓很多人挖掘到了第一桶金。

六大銀行員工再漲薪 人均年薪超26萬?

微博「新浪財經」發佈稱:“六大銀行人均年薪超26萬元”,具體的報道如下:

2019年,六家國有銀行共實現淨利潤約1.12萬億元,平均日賺30.59億元。2019年,六大行員工人均薪酬較去年有所提高,員工創利能力也在不斷攀升。總體來看,各家銀行員工的平均薪酬均超過26萬。其中,交通銀行領跑,人均薪酬達37.5萬元,人均創利88萬元。

在銀行員工年齡結構上,郵儲銀行更加年輕,40歲及以下員工佔比達到69.16%。同時,六大國有銀行中,擁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員工佔比均超50%。值得注意的是,在近年來銀行向數字化轉型發力的過程中,員工的職能結構也在悄然發生改變。


六大銀行人均年薪26萬?你拖後腿了嗎?評論區的都是數學天才


你在銀行工作嗎?拿到26萬+年薪了嗎?拖後腿了嗎?

消息一出,評論區炸開了鍋,很多“現役”銀行從業者紛紛出來解釋情況。

“我和馬雲平均下來,我也有好幾百億了”!

這位兄弟的小學數學,學得真棒,但答案需要更正一下,據2020年4月8日,福布斯發佈的《第34期全球億萬富豪榜》,馬雲的身家是388億美元,摺合2716億人民幣,如果你跟馬雲平均的話,是1358億人民幣的身家。


六大銀行人均年薪26萬?你拖後腿了嗎?評論區的都是數學天才


“我在四大行工作,去年到手6.8萬元,如有謊言,天打雷劈”!

更有小姐姐不惜發起毒誓,說基層員工的工資並不高,主要是被高層工資拉高了平均數,小編也在廣州市的四大行的多個網點進行了調研。得出的結果是,銀行一線的正式員工,年薪一般在10-12萬,確實跟26萬相差一倍有多。


六大銀行人均年薪26萬?你拖後腿了嗎?評論區的都是數學天才


“請把我的20萬還給我”!

某些二線城市的四大行職員,直接高呼“請把我的20萬還給我”!所謂不患貧患不均,這次統計數據的公佈,再一次刺激了很多銀行從業員的神經。


六大銀行人均年薪26萬?你拖後腿了嗎?評論區的都是數學天才

AI技術會對銀行從業員的飯碗造成衝擊嗎?

六大銀行人均年薪26萬?你拖後腿了嗎?評論區的都是數學天才

信貸員和數據分析員,原來銀行最為風光的崗位,現在也可能面臨失業的風險。

阿里巴巴旗下的網商銀行,一年服務上千萬家小微企業(2018年是1227萬),使用的全是基於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零人工干預的放貸流程,可以做到3分鐘內完成申請,貸款10秒鐘內到賬,整個銀行沒有一個信貸員。

高盛用軟件工程師替代數據分析員,大約1個軟件工程師能代替4個數據分析員。現在這個趨勢還在蔓延,有研究估算,從2020年到2025年的5年內,華爾街大約有10%的數據分析崗位要消失掉。

牛津大學的Frey和Osborne兩名學者做了一項研究,他們將不同行業可能被人工智能替代的概率算了出來。根據他們的數據排名,金融行業的人工智能替代概率平均高達69%。除了信貸員以外,金融行業裡有不少工作,比如預算分析師、承保人、稽查員,這些職業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概率都超過了90%。

資料閱讀、記憶、複述、數據分析、總結——這些原來都是高門檻的人類技能,但在人工智能的衝擊之下,這些技能會迅速貶值,相關職業的技能護城河會被轉瞬沖垮。銀行的工作,其實也是一項“可編碼”的工作,櫃員、理財經理、信貸審核員這些職業,工作內容都是看材料、查報表、打電話、審核信息、按照模型評估風險這些高度“程序化”和“流程化”的工作,人工智能對他們的衝擊,比我們想象的大得多。


銀行金字塔式的人才需求,決定了收入的不均衡

六大銀行人均年薪26萬?你拖後腿了嗎?評論區的都是數學天才

銀行在各個細分崗位中,人工智能替代概率的差距也非常大:大約有60%的職位人工智能替代概率極高,超過90%;但是也有25%的職位,人工智能替代概率很低,不到30%。

實際上,像銀行這樣的金融業,各種細分職業呈現的是一種“金字塔”的形狀:大部分基層到中層崗位都是可編碼型的,而處於金字塔頂尖的少部分職位反而更加“不可替代”

,行業的財富會更加向這部分職位傾斜。

比如說行長,他們的工作大部分是“找資源,協調關係,平衡利益”——這些頂層的職位,不是“數據驅動”,而是“以人為本”的,而這些技能,恰恰是最不可編碼,也無法程序化的,是行長們是職業生涯中,日積月累形成的人脈和能力。

因為這種金字塔的人才結構,一個行長150萬年薪,7個普通職員8萬年薪,平均下來就是26萬左右一年,確實是合理的薪酬結構。


總 結

今天,我們從微博「新浪財經」發佈的“六大銀行人均年薪超26萬元”話題出發,分析了銀行業現有的薪酬結構,人工智能取代銀行某些崗位的可能性,以及銀行金字塔式的人才結構,造成的收入不均的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