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报超预期!银行股上涨 外资悄然增持哪些基金值得关注?

为何最近银行股强势领涨?上市银行近期披露的一季报或许能给你答案。

截止4月30日,上市银行都已经披露了一季报。虽然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但是银行展现了极强的韧性,多数银行业绩好于预期,近半银行实现净利润两位数增长。

与其他行业相比,银行“可谓一枝独秀”。不少行业利润大幅度下滑,部分影视、旅游、餐饮等企业更是面临倒闭。

给大家看一个更“残暴”的数据。2020年一季度A股赚钱榜中,前十名均为金融企业,除了中国平安之外,其余九家均为银行。


一季报超预期!银行股上涨 外资悄然增持哪些基金值得关注?

银行赚钱能力“无可比拟”

具体来看,工农中建四大行今年一季度合计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2821.19亿元,日赚31亿元。其中,工行净利润为844.94亿元,建行净利突破800亿元,农行为641.87亿元,交行和邮储银行净利均超200亿元。

净利润增幅方面,宁波银行、贵阳银行和平安银行以18.12%、15.49%和14.8%的增长率居于前三。

与其他行业相比更为直观。

截至4月29日晚间8时,沪深两市已有3162家公司发布2020年一季报。数据显示,3162家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7.8万亿元,占当期GDP的比例为37.76%,同比下降7.3%。

整体下降的比例不多,与GDP下滑的幅度整体一致。

但是如果剔除剔金融板块,3069家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57万亿元,同比下降11.06%。

在盈利方面,3162家公司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7306.78亿元,同比下降18.65%;剔除金融板块,3069家公司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137.97亿元,同比下降43.14%。

在经营性现金流方面,3162家公司合计实现经营性现金流3.78万亿元,同比增长63.26%;剔除金融板块,3069家公司合计经营性现金流为-3185.38亿元,同比下降282.64%。

天风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表示,上市银行一季度表现好于预期受多方面影响,一是银行“以量补价“,一季度贷款增速高,生息资产扩张快,对业绩有利;二是疫情对资产质量的影响体现会滞后,但整体而言贷款质量受冲击相对可控;三是息差尽管被压缩,但压缩幅度有限。

外资悄然布局 公募减仓

近期,银行股领涨两市,或许也与一季度超出市场预期有关。价格一向平稳的银行股近日也迎来一波“春天”。4月30日银行板块依然全线上涨,4个交易日银行板块上涨了约4.7%,部分银行股出现涨停走势。

一季报超预期!银行股上涨 外资悄然增持哪些基金值得关注?

外资也正在悄然增持银行股。根据各家银行一季报显示,香港中央结算在一季度增加了工商银行H股、建设银行A股、华夏银行、平安银行等多家银行持股量。

香港中央结算是以名义持有人身份,受他人指定并代表他人持有股票的机构,其中包括香港及海外投资者持有的沪股通股票。

不过,从数据看,公募基金却在减仓银行股。

据兴业证券研报统计,截至4月26日,2020年第一季度公募基金重仓股数据披露完毕,公募基金大幅减持银行股,单季度减持比例为2016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减持集中于龙头银行。

投资者可以适当考虑配置一些银行主题指数基金。目前,市场上主要的只有中证银行指数,指数估值为0.63,处于严重低估位置。

跟踪这一指数的基金如下:

一季报超预期!银行股上涨 外资悄然增持哪些基金值得关注?

当然,由于滞后性,投资者也应当考虑银行不良率上升的风险。疫情之下,不少企业面临生产经营压力,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减弱,从而导致银行业一季度的资产质量面临压力。银保监会统计,一季度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为2.04%,较年初上升了0.06个百分点,但风险完全可控。

在此前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中国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兼新闻发言人肖远企表示:“复工复产正在有序开展,对冲措施目前已产生效果,因此,二季度和今后一段时间银行不良贷款还会上升,但幅度不会非常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