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大廠再次砍單 比例高達三成


通信大廠再次砍單 比例高達三成

日前,臺媒報道偉華將於本月再砍供應鏈訂單,且砍單量多達三成,臺積電、大立光、聯詠、穩懋均受影響。雖然個別企業高管對外宣傳稱“不怕制裁,都有備胎”,但實際上,對於這些國際化大公司而言,供應鏈都是全球化的。特別是我國過去幾十年“與國際接軌”“融入國際主流產業鏈”,直接導致“造不如買”盛行,很多核心器件需要境外廠商提供。

本次某通信大廠再度砍單,主要是有兩個原因:

一是受疫情影響終端業務大幅下滑。受疫情影響,國人大多呆在家中,加上交通和物流的管控,導致老百姓消費慾望大幅下降。在智能手機等終端產品的銷量大幅下滑的背景下,某通信大廠大幅砍掉訂單也就理所當然了。

通信大廠再次砍單 比例高達三成

二是5G手機缺乏殺手應用和性價比。雖然個別企業高管和媒體把5G吹的神乎其神,但當下的5G存在覆蓋、功耗、應用、成本四大問題,5G基站的覆蓋只有4G的三分之一,但功耗和成本達到4G的三倍,被業界譽為“三個3”,要達到同樣的覆蓋,5G的建設成本和維護電費是4G的9倍以上。羊毛出在羊身上,高昂的成本必然由老百姓買單,這導致當下5G套餐比較貴。不僅5G套餐貴,5G手機的價格也比較貴,相對於4G手機缺乏性價比。同時,由於沒有殺手級用戶,這導致5G手機能做的,4G手機也都能完成。

這種尷尬的現狀導致即便運營商通過種種優惠誘導客戶更換5G的套餐,創造了上千萬的5G用戶,但這些5G用戶大多用4G手機。正是因此,5G換機潮並沒有出現。

在5G換機潮未出現,以及疫情影響老百姓缺乏消費慾望的情況下,根據市場行情,某通信大廠接二連三的砍單行為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通信大廠再次砍單 比例高達三成

對於該通信大廠的砍單行為,鐵流認為,沒有必要因此就去唱衰,因為這是疫情和5G現狀的客觀情況導致的。而且得益於新基建和信創國產化替代,該通信大廠將獲得超乎尋常的政策支持,5G終端產品上的營業收入損失,新基建和信創國產化替代可以輕易填補。而且相對於手機這類利潤較低的業務,新基建市場和信創市場才是高利潤的來源,通過政策輸血,該通信寡頭沒準還能實現營收下滑,利潤上漲。

本次事件,最受傷的莫過於臺企,可謂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