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3年低迷折磨,种植砂糖橘还有没有出路?还该不该继续种

广西各地的沙糖桔早就已经采收完毕,又到了一年一度开花结果的关键时期。

由于种植面积过大,产量太多,加上又集中上市,遇上了连续两三个月的肺炎疫情影响,今年春广西的沙糖桔可以说是有点惨淡收场。

连续3年低迷折磨,种植砂糖橘还有没有出路?还该不该继续种

除了开市之时曾经有过的5-6元一斤收购价格,之后一路狂跌到1元左右,跌不下去但也很难升上来了。偶尔有个别优质果园能拿到2元左右的收购价,但毕竟是少数。

这每斤1元多的收购价,果农还得支付采摘工人的费用,除七扣八之后一年的收入所剩无几。现在又是新的一年了,沙糖桔又开花结果了,我们要如何理性看待未来的沙糖桔产业?

树立正确的心态,沙糖桔也只是水果产业之一,并不是什么致富神话

所谓正确的心态,就是希望果农不要再妄想通过种沙糖桔一夜暴富,不要再相信亩产几万元的神话了。树立正常的生产观,给沙糖桔一个科学的定位,继续保持种植沙糖桔下去,其实也不是不能赚钱。

广西的水果总产量,早在2018年度水果部门的统计就已经是全国最大水果产区。2019年的统计年报刚刚出来,广西的水果总产达到了2140.17万吨,比上年增长了差不多20%。

这一增长速度看起来只是简单的几个数据,但实际上的量是非常吓人的,足以让广西人在全国面前抬得起头来了。

连续3年低迷折磨,种植砂糖橘还有没有出路?还该不该继续种

增长的20%,大数就是接近400万吨了。一年增长400万吨水果,试问现在的中国,有哪个省区可以做得到?

而沙糖桔,只不过是广西一年四季众多的水果品种之一,它再怎么好也只是一种水果,广西很多市县有,广西之外很多省份也可以种植,没有必要将它神化。

作为果农,也没有必要将它当作聚宝盆,它只是一种农作物,一种水果。如果要说怎样才算科学的定位,那就是种出来的沙糖桔要保证果农有点钱赚,果商有点利润可图,消费者能放心吃得起,能够平衡这三点了,广西的沙糖桔产业发展才显得更科学更理性。

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沙糖桔是一种水果,是柑橘里的一个品种而已

广西是个大果园,广西更是一个水果之乡,各种水果遍地都是,一年四季都有新鲜水果出产,这一点会让北方的朋友羡慕不已。

冬天的时候,北方的朋友只能抱着火炉在屋里唱二人转的时候,广西人还可以采摘水果或吃或卖。而沙糖桔,就是冬春季节上市采摘的一种水果,仅此而已。

连续3年低迷折磨,种植砂糖橘还有没有出路?还该不该继续种

广西的水果众多,但柑橘的体量是最大的,占比最大。2019年广西的2140.17万吨水果中,柑橘类水果就占去了1124.52万吨,占了52.5%,超过了一半!

而去年广西柑橘产量的增幅,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4.4%!这其中,沙糖桔功不可没。2017年种植的沙糖桔开始大量投产上市,将广西的柑橘产量迅速拉升起来了。

但沙糖桔再怎么甜怎么好吃,它也只是一种水果,只是柑橘里的一个品种而已。况且,沙糖桔在广西的种植历史并不短,并不是一个水果新品种。

因此,桂农通认为,没必要对沙糖桔抱有盲目的崇拜思想。

不管是什么水果,一个水果品种的市场接受期与消费期是有限的,水果新品种总在不断推出,消费者的口感总在不断调整,对水果新品种在不断追随,而商家广告中的水果新品种也在不断变化中......

这样的竞争环境中,你还有必要死守沙糖桔吗?

要有大销售理念,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实行分级销售,适应不同消费群。

没有种沙糖桔的,不要入坑再种了;继续保留沙糖桔的,要认真加强管理,坚持优果优价的理念管好自己的果园,这才是正道。

刚刚结束的沙糖桔销售,我们可以旁观看出,大路货统货的沙糖桔,永远没有最好的价格。拿到高价收购的,永远是那些优选果、优质果。

连续3年低迷折磨,种植砂糖橘还有没有出路?还该不该继续种

特别是经过分级处理包装过的优质沙糖桔,在市场普遍渗淡的情况下,依然有2-3元一斤的出货价。这在我所认识的朋友中得到了印证。

在坚持优果优价的前提下,树立大市场大销售的理念,对沙糖桔实行分级销售,上生产线进行分级挑选再打包销售,挑出的好果拿到高价走高端市场,普通的或是次果当地市场低价消化,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让沙糖桔的利润最大化。

当然,沙糖桔的分级挑选需要投入资金上马生产线,一般的果农还真的投资不起,也没有再多的精力来管理生产线,但可以与现有的生产线合作。

事实了,投资上马分选洗果包装的那些人,在这几年的沙糖桔行情中已经不知不觉的发了财。不管沙糖桔的市场行情如何淡,摘出来的果大部分总是要洗要选要包装的。

这,就是分级选果分级销售的商机所在。

要优化销售环节,拓宽销售渠道,控制人工采收包装与销售环节成本。

广西的沙糖桔要实现理性发展,规模是一个影响因素,但我认为不是最主要的因素,起码不是决定产业发展方向的唯一因素。

连续3年低迷折磨,种植砂糖橘还有没有出路?还该不该继续种

要想实现果农有钱赚,果商有利润,消费者愿意买,就必须有一个合理的价格。从采收到消费者口中的流转过程中,必须全程控制成本。

种植的成本要降下来,这一点要靠果农。由于市场的刺激,桂农通认为,当前广西的沙糖桔果园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急功近利”型果园:

为了实现大产出,拼命地下肥打药,让本来口感非常好吃、风味十足的沙糖桔成为消费者想想都怕的“农药果”;

为了早投产,有的果农想方设法不顾树体的死活,硬要用各种化肥激素给沙糖桔树催产促产;

本来一棵成年沙糖桔果树结果80-150斤是最理想的,但有人却硬要种出200斤甚至300斤的产量来......

这样的急功近利,能有好果子给你吃吗?这样拼命的投入,成本能不高吗?

果商有利润,这一点天经地义。没有利润的生意,商人是不会做的,没有利润的沙糖桔,果商是不会收购的。

连续3年低迷折磨,种植砂糖橘还有没有出路?还该不该继续种

但要避免果商一家独吞沙糖桔产业的最大利润,避免受制于收购果商,就必须拓宽销售渠道,不能坐等果商上门收购。比如电商,比如当地协会组织批发,比如对接水果批发大市场,对接连锁超市,等等。

此外,还有采收的成本,包装的成本,运输的成本,这些都要有人去考虑。只有将沙糖桔上下游的产业链条统筹考虑,才能将沙糖桔的成本降下来,让沙糖桔的市场稳下来,让果农、果商、消费者各得其所,实现产业的良性发展。

但,这似乎又不是哪一个果农、果商所能考虑得了的。

来源丨桂农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