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元春:你們歲月靜好,我自負重前行

賈元春:你們歲月靜好,我自負重前行

《紅樓夢》讀過很多遍,形形色色的人物也在諸多細節的堆積下性格逐漸鮮明起來。惟有三春之首的賈元春,無論讀多少遍,始終覺得在她身上有一種“煙籠寒水月籠沙”般的朦朧感,讓人看不真切。

首先,書中關於她的筆墨實在太少,全書僅省親一回正面出場。其次,她身份極為特殊,作為皇上的妃子,她唯一的亮相也不得不克已守禮,使人難以窺見其真性情。

所幸,曹公的如椽巨筆掃過之處灑落不少細節,碎玉成珠,讓我們得以看到這位賈府身份最高貴的女子的一生。



01


人最無法選擇的就是出身,賈元春比大多數人幸運,剛一落地就拿到一手好牌。

她降生在大年初一,按照民間的說法叫做“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這一天出生的女孩子,貴不可言。更巧的是,元春的生日和榮國公賈源是同一天。而賈源正是為賈家後人打下江山的首代開創者,沒有他,就沒有賈家子孫的榮華富貴。

因此,元春的誕生在熱鬧的正月裡給全家帶來了幾分希冀和幾許猜測。或許,這個命格高貴的女子今後可以為日漸衰敗的賈府延續興盛?

除了耐人尋味的生日,元春還有一個令人羨慕的原生家庭,賈政和王夫人都來自實力雄厚的四大家族,是中國最傳統的嚴父慈母的標準配置。端坐在賈府權利寶塔尖的賈母更是對這個孫女疼愛有加,將其帶在身邊親自撫養。

不難想象,那時的元春應該有過一段錦衣玉食,無憂無慮的時光。


賈元春:你們歲月靜好,我自負重前行


02


家中的美好時光並沒有持續多久,和很多未婚的貴族少女一樣,元春肩負著家族賦予的責任,以女史的身份,叩開了皇宮的大門。

至於元春是如何從一個侍奉公主讀書的女史,升級打怪進階為貴妃的,曹公隻字未書。這中間略去的內容,我們大概可以腦補出一百集《甄嬛傳》。

一入宮門深似海,進了宮的元春面臨角色的急劇轉換,她不再是賈府金尊玉貴的千金小姐,而只是一個供皇家驅遣的奴才,這需要調整心態,削去稜角,收斂鋒芒。

好在,從小在祖母身邊長大的元春是一個行事有分寸,待人有章法的女孩。在她的身上,有貴氣而無驕氣。九重鳳闋之中,她或許不是最具光芒的那一個,但卻一定能夠散發屬於自己的光澤。

這樣的元春,想必既能勤勉奉上,也能寬厚御下,所到之處妥帖周全。在規矩森嚴的朱牆粉壁內,她懷揣著小心謹慎,一次次躲過明槍暗箭,踩著刀尖起舞,成為了贏家。皇上封她為賢德妃。“賢德”二字頗值得玩味,這正是皇上對於她的總體印象和評價。賢惠而有德行,成為了元春的關鍵詞。

或許元春在皇上心中,只是手中用來制衡各大家族勢力的一枚小小棋子。榮耀和落敗,僅在翻雲覆雨之間。

對於這些,通透如元春不會不明白。更令她心驚的是,回望身後,賈府的男人們沒有一個可以得到朝廷重用的人才。缺少有力的外戚支持,讓她生出一種如坐雲端的空幻和焦慮感。當一個偌大的家族,竟然要依憑一個女子來延續榮寵的時候,當真就離窮途末路不遠了。

嗅到了危機的元春,在一個個斜倚燻爐坐到明的寂寞深夜,將萬般思緒和擔憂訴諸於筆端,化為對寶玉的殷殷期盼:“千萬好生扶養:不嚴不能成器,過嚴恐生不虞,且致祖母之憂。”

賈元春:你們歲月靜好,我自負重前行

03


無論如何艱難和辛酸,元春總算是走到了那個時代一個女人所能抵達的最高處,這裡最繁華,也最落寞。

賈府的上上下下只顧得上喜悅盈腮,沉浸在家族飛出金鳳凰,自己變身皇親國戚的無上榮耀裡。元春的孤獨寂寞冷,成了不值得一提的小事。

萬幸的是,皇恩浩蕩,她可以在元宵之夜回家省親。短短几個小時,成了元春在全書唯一一次出場,排場之奢華浩大,令人咂舌。

泛舟遊覽大觀園的元春,在觀賞這太平景象,富貴風流的同時,不由嘆息太過奢華浪費了。在一片花樹銀花,珠寶乾坤中,落葉知秋的元春已經隱約有了月盈則虧,水滿則溢的憂慮。

華麗的排場過後,終於等到了和至親團聚的一刻,然而除了哭泣,她們什麼也不能說,什麼也不能做。

“賈妃垂淚,彼此上前廝見,一手挽賈母,一手挽王夫人,三人滿心皆有許多話,但說不出,只是嗚咽對泣而已。”

你在宮內過的好嗎?和皇上的感情如何?其他后妃有沒有為難你?什麼時候能夠有自己的子女?這些尋常人家女兒歸寧時,可以和母親祖母坐在一起隨意暢談的話題,因為元春的特殊身份,都成為了不可以被碰觸的禁忌。

在這短暫的時光裡,恐怕唯一讓她真心感到寬慰的,是寶玉的成長。大觀園提詠詩詞,元春驚喜地看到了自己不在的日子裡,弟弟的才華有了進益。這讓她承受的所有的痛苦和煎熬都在瞬間煙消雲散,也讓今後歲月裡還需捱過的無數個漫長的黑夜都有了盼頭。

寶玉,是元春的希望,也是賈府未來的希望。


賈元春:你們歲月靜好,我自負重前行

04


因此,寶玉的婚事就成了關乎賈府未來的大事。

而元春最為讀者詬病的一點,大概就是她在寶玉的擇偶問題上投了一票,通過端午節的賞賜含蓄地表明瞭自己擇寶釵而舍黛玉的態度。

對於那些先入為主支持寶黛愛情的觀眾們而言,元春對寶釵的偏愛多少有些令人如鯁在喉,心生不快。然而站在元春的角度上,這樣的選擇不無道理。

寶二奶奶的位置,首先是賈府未來管家的接班人,其次才是賈寶玉的終身伴侶。而賈府是一個人數眾多,事務繁雜的龐大機構,日常支出多,進項少。能夠做好這個位置的女人,需要有左右逢源的手腕,力挽狂瀾的能力,運籌帷幄的思維。

這一切,恐怕都不是弱柳扶風,感月傷懷的林妹妹可以應付的。相較之下,薛寶釵無疑是更完美的人選。

但元春不選擇黛玉,絕不代表她不喜歡這位表妹。這一點從元春對待齡官的態度上可以窺見一斑。齡官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是黛玉的側影,尤其是她孤高自許,不曲義逢迎別人的性情,可以說和黛玉如出一轍。即便對方是貴妃,齡官也要堅持唱自己想唱的曲目,絕不因對方勢大而屈就。

而元春面對這樣的拒絕,也絲毫不以為忤逆,反而越發欣賞這個小姑娘。如此的坦蕩率性而為,對於平時不得不處處隱忍的元春來說,顯得難能可貴。

以此類推,如若不是生在急需重振門楣的大家氏族裡,元春或許不介意為弟弟選擇黛玉這樣一位伴侶。畢竟,她有闊大的胸襟,更有容人的雅量。

賈元春:你們歲月靜好,我自負重前行

05


省親過後,元春不再露面。輕輕一道懿旨,將大觀園賜予眾多兄弟姊妹作為讀書的居所。花團錦簇的大觀園,從此成了這群天真爛漫的少男少女們避開俗世汙濁,暢享人生的烏托邦。

自己不曾擁有過的青春和快樂,願她們能有。這樣慷慨的手筆,這樣深情的饋贈,非元春不能做,非元春不能為。

後面洋洋灑灑的章節裡面,元春靜默地隱身在紅樓兒女的身後,無跡可尋,卻又無處不在。

當她們在描鸞刺鳳,鬥草簪花的時候,元春或許在克己奉聖;

當她們在低吟悄唱,拆字猜枚的時候,元春或許在明爭暗鬥;

當她們在踏雪尋梅,題詩作畫的時候,元春或許在暗自垂淚。

暑去秋來冬復春,大觀園裡的兒女度過了多少靜好的歲月,元春就兀自揹負著華麗蒼涼的頭銜前行了多少年華。這個惹人疼惜的女子,一步步走得哀豔而篤定,讓人心生敬佩。

她深知,自己的行將踏錯,只會給整個家族帶來毀滅性的災難。即便最後還是躲不過虎兕相逢大夢歸的悲劇,也要盡我所能,給家人庇佑。

你們歲月靜好,我自負重前行。如有來世,唯願生在貧寒之家,享闔家歡聚之樂,過快意瀟灑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