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湖讓大夥失望了沒?

地產市場發展降速,這基本上是確定的事情,從2019年就可以看出來,去年是房地產發展歷史上最弱的一年,但依然保持著較高的增長態勢,全年開發投資達到132194億元,同比增速9.9%,比起前些年動輒20%-30%的速度,已經明顯降低。2019年住宅銷售額同比上浮10.3%。

不過,這種房價微張的發展進入2020年就徹底消失了,受到樓市黑天鵝的影響,2020年春節前後杭州等10個城市零成交,隨著越來越多的城市人只能待在家中,線下買房成為了一種不可能實現的事情,正如曹德旺說的那樣,這一次的風波之下,房地產其實受到的影響應該最大,因為很少人敢於在網絡上購房。調查發現超過90%的人認為自己不能接受線上購房,看不見摸不著不放心、超過70%的人指出自己延遲了買房計劃,有的人延遲到2020年下半年買房,有的人則直接取消了在今年的買房預算。

這種市場行情,影響大的其實是房地產開發商,新建的房子囤在手中賣不掉,就難以實現回款,另一方面還要面臨如約而至的鉅額債務和利息,前者可以等一等、緩一緩,但是債務和利息是不可以延期等待的。在上一個月,TOP100房企單月全口徑銷售金額同比下滑接近38%,是最近幾年最低的一次。

面對這樣的僵局,有不少房地產開發商通過網上賣房,實現了銷售零突破的僵局,逆市下也創造出了新的奇蹟。恆大率先開始,給出了非常漂亮的成績單:在2月份單月銷售達到了447.3億,同比增長接近108%,單月銷售面積513.8萬平方米,同比增幅達154%,一度成為了行業銷售閃耀的明星。

雖然說有房地產企業開始突圍了,但是整體市場行情不容樂觀,這一點無疑。400萬房降價100萬無人買!樓市“貶值潮”提前來臨?

這種跡象,在最近的各種房地產信息都有體現,我們發現經常見到“房子降價50萬元仍然無人買”、“房子原本200萬元,單價下降30%還是賣不掉”等這樣的新聞。筆者身邊也有這樣的朋友,他就遭遇到了“售房難”的問題,一起分享一下他的買房和售房經歷,也可以作為今後買房的反面參考。

他在2年前購置了一套118平米的房子,單價接近3.5萬元,總房價413萬元左右,第一次買房議價時,感覺總價太高,所以並不決定購買。3天之後再去的時候,房地產中介告知,還是這套房子,現在購買就要加價6萬元,最終經過幾個輪迴的討價還價,在中間人的“關係”之下,才最終以413萬買下這套房子。當時的感覺非常高興,這裡的房子升值這麼快,今天買過幾天轉手就可以隨便賺取5-10萬元。

短短几個月之後,市場行情急轉直下,特別是全國房地產調控聲音再度高漲的情況下,這座城市的調控也升級了,原來外地人可以隨便買房,現在限制“需要有本地社保”才具備買房資格,出售也有時間限制。一時間,市場上房價出現了很大幅度下滑,到2020年3月初,這位朋友會看自己掛牌的這套房子,房價已經從當初的400萬元下滑了接近100萬元至300萬元,單價從最初的3.5萬元下降到現在的2.52萬元,依然無人問津。

當然了,筆者總結,他的這套房子買的城市選擇錯誤,燕郊的房子近些年貶值很正常。

跌100萬還是無人買!樓市“降價潮”提前來臨?央行表態、官媒緊急回應。

1、央行表態。在前不久指出“鼓勵銀行下調利率”,同時會繼續向市場釋放出充裕的流動性,用以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和受到影響的行業、企業的發展。在隨後的20天不到的時間裡,央行通過逆回購等方式連續釋放出了接近3萬億現金流動,為市場解渴。

專欄

買房能省“10筆錢”,你虧了嗎

1人已購

查看

2、對於很多人說房價要跌的問題,官媒經濟日報撰文《樓市調控不能“失控”》緊急回應。明確強調確保房地產的平穩發展仍然是首要任務。很明顯,這是對今後房價最新定調,雖然說各大城市出臺房地產政策是為了儘快讓市場恢復常態,但是不能矯枉過正、凡事過猶不及,不能讓樓市從“冰涼”一度重燃到“火熱”,這兩個極端都要不得。

所以,今後的房價,仍然以平穩為主,不要指望房價有多大的漲幅空間,也不要希望房價有多大的下跌空間,與房地產發展有關的產業鏈超過50個,所以不能因噎廢食、穩健仍然是主流。在今後買房選擇中,儘量避開三四線部分房價可能下跌的城市,吸取前文中這位朋友的買房教訓。

但是在松山湖也有一個實力派很強的一些樓盤。並不是這個樓盤的實力圈,而是松山湖這個地帶,它的發展速度非常驚人。國家在這邊財政投入非常大。而這一帶的經濟受疫情的影響並不是很嚴重。他只要是科研,他會成為未來中國的一個硅谷城市。所以說松山湖周邊的樓盤發展速度非常驚人。房價上漲也非常驚人。

松山湖就有碧桂園的兩個樓盤,一個松湖碧桂園,一個是碧桂園天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