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政治动物"的遽变-------我和我的"东小店"


作为一个从事主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三十年的"资深政工师",我是从心底抵触任何"兼职生意"的,视一切线下线上、大大小小、国内国外、实物虚拟的推销为"洪水猛兽"。也正因此,在身边的家人、同事、朋友纷纷卖保险、开网店、做微商时,我是"纵使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

可是,正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改变了无数人的认知一样,我在庚子年的大年前夕,在无意中知晓内地一研究生朋友开了"东小店"之后,竟然毫无"抵挡"的"缴械投降",几分钟之内就接受了"当一个店主"的邀请。

而之所以如此快速的接受并行动,完全是由于在我的内心,早已对京东有了非常大程度的认可。当听到这个东小店是京东基础上的创新时,便水到渠成的接受了。

因为,这三年来,京东购物让我这个远在几千里之外的女儿,"手指一点"便完成了对老父母的贴心照顾。三年来,几乎每个月都会通过京东商城,为父母选择他们需要的林林总总,也借诸这些非常优惠实惠的商品,让我和父母之间温暖传递。

就这样,经过一个小时的快速拉群,两个多小时的客服联系,大半天的时间,机器人小助手生效,我的"东小店"开门迎客了。


初当店主的新鲜和惊喜

随着朋友们一个个进群,我的小店顾客快速增多,而机器人小助手一款款价廉物美的商品,也源源不断的进店"上架",群小店里问候的、献花的、咨询的、互动的此起彼伏,一时间热闹异常。

而我,初为店主,也认真负责,制订群规、答复提问、搜索推送之外商品、对晒单者红包鼓励,忙的不亦乐乎;而看到第一笔"推广收益"时,更是喜不自胜,虽然只有几毛钱,也像炒股中签了一样兴奋。

对于群里人提出的五花八门的问题,我想尽一切办法答复,实在不懂的就去东小店看流程、读攻略、联系客服;对机器人出现的各种故障,第一时间汇报,"曲径通幽"地找在京东上班的朋友咨询,对因为小店带来的改变,充满对未知和新生事物的好奇和渴望。

当第一天看到收益45元时,觉得这忙乱的一天真是过得充实而快乐,盯着每一笔卖出去的单子看了又看,猜想这一笔是谁买的,那一笔是哪个朋友下的单,幻想着明天会有更多的朋友进群,会有更多的人看中"宝贝",会有更多的晒单和收益,甚至会想,这样下去,说不定哪天我就可以不用上班专门干这个可爱的东小店了。


"三分钟热度"之后的失落和失望

三天之后,我发现真应了那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东小店并不那么好管理,也不是那么容易赚钱,甚至觉得"得不偿失"。

首先,群里的人素质参差不齐,有些人对群规熟视无睹,发广告的、邀约斗地主的、爆花边的、终于找到"同志""对上暗号"聊天的,特别是"消息灵通人士"发布各种真假新闻的,让我这个"风险意识"极强的店主很是惶恐,基本上每隔5 分钟就要看一下,以便及时提醒某个"敏感"信息能够撤回,还要小心不能伤害了发言人的感情,毕竟人家都是信任你,把你当成朋友才进群的啊。

其次,具备在群里购买意识的人并不多,满意机器人推送产品的人也不多,很多人进了群就开始"潜伏",只有在群主或者某个群友发了红包时,他们才一个个"浮出水面",这样一天下来,近400人的群,下单不会超过10笔。

再者,商品的推广收益真是少得太可怜了,让我这个第一次"做生意"的群主感叹"生意难做",很多商品的推广收益都是按"角"计算(想想,也是可贵了,现实中已经很多年看不到毛币了吧),有不少还是一毛几分。如果说那个商品本来就便宜,几块、十几块,收益少也就算了,可有些商品几十块钱,收益也就几毛,我有一个近3000元的商品,收益才十元左右,而那个下了单的朋友还认为给了我大力支持,觉得我挣了他几十甚至上百元呢,哎,真是委屈,感觉挣钱太难了。

等到第八天,好不容易收益"突破500元大关",正在小小的高兴一下呢,刚一转眼,发现又减少了三十,原来因为物流太慢、很多地方暂不发货等原因,人家又退订了。

真有点大失所望的感觉,内心隐隐产生了放弃的念头。


道路是曲折的 前途是光明的 东小店是要开下去的

也许是受党教育多年,养成了对任何工作都"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好"的习惯和作风?也许是家风影响,我对自己要求高?还是对京东报有很好的感觉?也许都有,也许都不是,但不管怎么样,从内心来讲,还是想继续当好群主管好群,当好店主开好店。

仔细想想,我觉得应该有如下几点,支撑我愿意坚持并努力。

一是通过建群开店,重新和太多平常不联系的同学、朋友、老乡又恢复了"亲密接触",一下子感觉重新回到了中学、大学、故乡,很亲切,很美好。

二是通过打理东小店,我在这个"百年不遇的特殊时期",在居家封闭的日子里,通过"空中无线"的网络交织,与世界如此紧密,与社会如此紧密,与线上经济和新兴市场如此紧密,与家长里短柴米油盐如此紧密,莫名的生出不少价值感,而这种感觉是令人舒心的。

三是即使卖货不易,收益甚微,但至少为朋友们提供了优惠参考,为自己和家人购买必要的生活用品找到了最便捷最优惠的一个渠道。

四是经过十来天的开店揖客,沟通交流,也有为数不少的朋友打听如何开店,想要自己开店,且自信满满,而他们的这些积极行动和美好愿望,让我又渐渐生出些许期待-----但愿明天会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