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丨从三座地标建筑看呼和浩特的三十多年的变化

高楼大厦是城市现代化的象征,人们对高大宏伟的建筑天生就有一种好奇、仰视和追慕的情结。上世纪80年代,内蒙古彩电中心大楼、昭君大酒店和内蒙古赛马场是呼和浩特市人气极高的地标建筑,好多人都在这三座建筑前留过影,照过相,可以说,它们谋杀了很多“柯达”、“富士”和“乐凯”胶卷。如今,好多居民楼也要比这几座建筑要高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人们再也不是当年被贬损的“山老大进城,两眼laolin”了。

一、内蒙古赛马场


文图丨从三座地标建筑看呼和浩特的三十多年的变化

内蒙古赛马场

文图丨从三座地标建筑看呼和浩特的三十多年的变化

内蒙古赛马场看台

位于新城区呼伦北路。赛马场是1959年为庆祝建国10周年和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届运动会而建设的,当时建筑还比较简陋。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的赛马、马球等项目,1982年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赛马、赛驼等项目均在这里举行。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40周年的献礼工程,内蒙古赛马场改扩建工程于1987年7月25日竣工。由内蒙古建筑设计院设计,内蒙古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施工建设。占地3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329平方米。

场地东侧是由主席台、观众台组成的建筑体,长达275米,最高处达36米,在宽阔的大屋顶上,有一大四小四座蒙古包式的建筑。蒙古包的穹庐顶上用蓝白色勾勒出白云纹图案;建筑中部前倾,两翼后斜,呈雄鹰展翅状,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观礼台可容贵宾700余人。赛马场东西长750米,南北长405米,标准环形跑道呈椭圆形,宽18米,周长2500米,里圈2000米。整个赛马场外可供10万人观看比赛,另附设12个贵宾休息室、2个健身房、45间运动员宿舍、会议室、游艺厅、展览厅等。

除举办各种赛马、马术活动外,内蒙古赛马场也经常接待国内外游客。

文图丨从三座地标建筑看呼和浩特的三十多年的变化

新的赛马场:在网上被称为“”外星飞船“”的内蒙古少数民族文化体育运动中心

文图丨从三座地标建筑看呼和浩特的三十多年的变化

内蒙古少数民族文化体育运动中心全景

二、昭君大酒店

文图丨从三座地标建筑看呼和浩特的三十多年的变化

最初的昭君大酒店

文图丨从三座地标建筑看呼和浩特的三十多年的变化

重新装修后的昭君大酒店

位于新华大街69号。1987年开业。

昭君大酒店是呼和浩特市旅游贸易公司和香港嘉运泰企业有限公司合资兴建的第一座中外合资高层大型高级旅游饭店。总建筑面积为21000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十八层。

昭君大酒店由呼和浩特市中山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主体工程、外装修由内蒙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承包,呼市安装工程公司负责水、暖、电安装,内装修由香港威阁国际装修有限公司承建。

昭君大酒店现归属内蒙古民族集团。现在的看到的外貌是2007年重新进行内外装修后形成的。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昭君大酒店是呼和浩特少数几家星级酒店之一,据说当年人气十分旺盛,但是限于消费能力,包括小编在内,很多人都是听说过没去过。当然,现在昭君大酒店在呼市算不上一流了,人们现在选择多了,呼和浩特的高档酒店不再是新城宾馆、内蒙古饭店、昭君大酒店“老三样”了。

文图丨从三座地标建筑看呼和浩特的三十多年的变化

内蒙古锦江国际大酒店

文图丨从三座地标建筑看呼和浩特的三十多年的变化

呼和浩特香格里拉酒店

文图丨从三座地标建筑看呼和浩特的三十多年的变化

呼和浩特喜来登酒店

三、内蒙古彩电中心大楼

文图丨从三座地标建筑看呼和浩特的三十多年的变化

位于呼和浩特市中心、新华广场北侧。1987年7月9日,彩电中心大楼竣工剪彩。8月1日开始试播。

彩电中心由中央广播电视部设计院设计(由严星华总建筑师主持),内蒙古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和呼市建筑安装公司承建。

内蒙古彩电中心大楼曾一度拥有两个“最”:一是当时我国最大的省级电视中心;二是内蒙古最高建筑。

彩电大楼总建筑面积23025平方米;地上部分十七层,地下一层,高108米。大楼造型美观大方、宏伟壮观。建成后,一时成了呼和浩特的标志性建筑,吸引了很多市民和各地来呼和浩特的游人前去观看、留影。有不少人的青春的一瞬间,定格在了彩电中心大楼的前面。

文图丨从三座地标建筑看呼和浩特的三十多年的变化

新的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大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