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位注射死刑的死刑犯——“北京的李嘉誠”袁寶璟的江湖之路

我國首位注射死刑的死刑犯——“北京的李嘉誠”袁寶璟的江湖之路

1997年中國開始推行注射死刑,最初幾年,這種處決方式被視為“權貴的專用死刑”。

我國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也誠然是一個實打實的富豪,這個人名叫袁寶璟,曾是北京建昊集團董事長,名下資產數百億,因創業投資奇才在商界聞名遐邇,被譽為“北京李嘉誠”。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位商業大佬落入深牢大獄並非因為經濟原因,而是因為買兇殺掉自己曾經的好友。

成就袁寶璟一生的是錢財與商海,但斷送了他的一生的,卻是成就他商業帝國的江湖。

我國首位注射死刑的死刑犯——“北京的李嘉誠”袁寶璟的江湖之路

志向高遠,從遼陽窮小子到政法大學高材生

袁寶璟生於1966年,老家遼陽,有四個兄妹,排行老三。與那個年代的大多數尋常家庭一樣,袁寶璟家生活拮据,袁寶璟8歲那年被送到鄉下寄養,舊衣爛衫過童年。

袁寶璟在鄉下幹了許多農活,吃了很多苦,但他不僅沒有怨天尤人,反而生出一股強烈的念想——以後要成為有錢人。

袁寶璟學習成績不錯,考上了一所本科院校,但他心裡卻另有打算——他要去機會最多的北京讀書。為此他在高中復讀了兩年,終於在1985年考進了中國政法大學。

那個有主意、有志氣的少年憑著野心和堅韌跨過了階級屏障,進入了夢寐以求的大世界。

我國首位注射死刑的死刑犯——“北京的李嘉誠”袁寶璟的江湖之路

商才冠絕,大學成了大魚的蓄養池

袁寶璟對於賺錢有著異乎尋常的渴望,沒有學生的驕矜扭捏,只要是賺錢的工作他什麼都敢嘗試。

進入大學後,袁寶璟做過各種兼職,給老師抄書、給公司代寫信、參加校隊賺伙食補貼、節假日賣賀卡和小禮品,他甚至涉足了當時剛剛興起的證券業,在大街上推銷天橋、天龍的股票……除了這些斯文的方式,袁寶璟也沒丟掉在鄉下孕育的吃苦精神。

在觀察了一段街頭巷尾拉貨賺錢的民工後,他用攢下的錢淘了一輛二手三輪車,開始給雜貨店從貨。

袁寶璟的大學生活是充實的,學校和街頭市井的奔波生活練就了他一身膽量和見識。當時大學畢業生是稀有人才,都有國家分配工作。

但袁寶璟卻不是聽天由命的性格,畢業前他開始為未來做準備。他的第一個目標定在了銀行和大公司,填好的自薦表像傳單一樣挨家送上門,他走遍了建國門一片,最終被建行證券部錄取了。

我國首位注射死刑的死刑犯——“北京的李嘉誠”袁寶璟的江湖之路

從銀行職員到百億商業大佬

袁寶璟對資本市場的敏銳度極高,眼光超前,在銀行證券部做得如魚得水,連連搞出大單,創造過單日交易額6700萬的記錄。

在當時那個金融市場相當小的時代,袁寶璟的經歷堪稱傳奇,一直被證券界津津樂道。

我國首位注射死刑的死刑犯——“北京的李嘉誠”袁寶璟的江湖之路

1992年,在銀行歷練好的袁寶璟拿著不菲的收入離開了。見識過大市場的他深知自己手裡的資金還是不夠,於是他出人意料地去搞起了農業。

他在北京懷柔以20萬註冊資金創立北京建昊實業,其中一半錢用來購買黑小麥專利,5萬用來付三百畝田地的租金,5萬用做管理費用。

袁寶璟在田間地頭工作了半年,收得的黑小麥全部作為麥種出售掉,投入資金獲得了10倍收益,賺到了200萬元。

我國首位注射死刑的死刑犯——“北京的李嘉誠”袁寶璟的江湖之路

之後,他帶著這筆錢回到了證券市場,抓住了股份制改革的時機。購買一些空殼公司,打出生物製藥概念,待這些公司上市股價大漲後再轉手,以這套模式,袁寶璟實現資產迅速增值,經手過的不乏三九胃泰、比特科技等知名大企業。

1997年時,袁寶璟參股的企業已擴張至60餘家,資產達到33億。在不斷購入、脫手的過程中,袁寶璟像變魔術一樣以百萬投入獲得千萬回報,五年便將建昊集團做成了一片商業帝國,成為業界佳話。

袁寶璟以建昊集團的名義捐贈了一千萬,與中央和學聯共同成立了助學基金,商界稱他為“收購大王”、“北京李嘉誠”。

當初那個銀行職員憑著一條不凡之路異軍突起,年僅三十幾歲便成為中國獲得“世界青年創業大獎”的第一人、火爆一時的商業明星。

當時的人們可能會設想十年之後袁寶璟的資產翻十幾倍,但絕想不到他會因為殺人被判死刑。

我國首位注射死刑的死刑犯——“北京的李嘉誠”袁寶璟的江湖之路

誰主沉浮,曾經的大哥,日後的小弟

汪興與袁寶璟,堪稱彼此命格中的啟明星與長庚星。從當初一見如故的老鄉到最後毀掉彼此,他們彷彿被魔鬼附身,推著彼此一路走向了暗無天日的地獄。

汪興生於1958年,比袁寶璟大八歲,也是遼陽人。汪興畢業於大連警官學院,在遼陽刑警隊做到專案組組長,在職期間表現突出,破獲了上百起大案,在當地很有名望,黑白通吃。

1985年,袁寶璟坐車去北京上學,汪興受單位調派到北京學習,兩人在火車上相遇了。常在外跑的袁寶璟有著幾分少年老成和鮮明的江湖氣,與汪興一見如故,成了好友。

當時袁寶璟還是學生,對汪興有幾分崇拜,將其當做大哥,而汪興也將這個頗有氣魄的年輕人當做弟弟一般,對他照顧有加。

我國首位注射死刑的死刑犯——“北京的李嘉誠”袁寶璟的江湖之路

袁寶璟畢業後第四年通過種小麥發跡,搖身一變成了公司經理,而且賺了不少錢。還頂著刑警頭銜的汪興非常觸動,他感覺到了時代大勢——他破再多案子也不可能變成逍遙的大老闆,必須做生意才能成為富人。

於是汪興辭職下海,剛開始憑自己的特長開辦了一家偵探社,因為生意冷清關門後,他又去俄羅斯倒賣貨物。如果說袁寶璟是商業奇才,那麼汪興絕對是商業無才,幾次創業都失敗了。最終,他決定去北京找袁寶璟。

當時袁寶璟在金融市場上翻雲覆雨,收購、售出的手段花樣百出,錢像雪一樣落在他的兜裡。汪興目睹著這種戲法一樣的過程蠢蠢欲動,向袁寶璟借了一千萬,也開啟了炒股之路。

但汪興很快跌了大跟斗,什麼也沒賺來。這位昔日的老大哥最終只能在發跡的小弟手下混分閒差。

我國首位注射死刑的死刑犯——“北京的李嘉誠”袁寶璟的江湖之路

鬥米恩升米仇,從重託以付的兄弟到嫉憤相逼的對頭

汪興志大才疏,實在沒有商業才能,袁寶璟也看出了這一點,安排他到深圳的一家公司做了品牌經理,其實只是個虛銜。

1996年,袁寶璟的一次期貨交易失利,認為有人從中作梗。推來推去這個攪局者落到了劉漢頭上,劉漢是漢龍集團董事長,也是個黑白通吃的人物。

袁寶璟的生意做得如火如荼,血氣鼎盛,自然不肯吃下啞巴虧。汪興建議找人打劉漢一通,袁寶璟同意了,出資16萬讓汪興安排。

汪興找到遼陽黑幫楊忠學,楊忠學又安排了李海洋去四川做這件事。當時黑勢力猖獗,槍支管控不嚴,第二年年初,李海洋帶著槍去了四川,找到劉漢後當場對其開了兩槍。

這兩槍沒打中,李海洋也被抓了,但這件事的目的算是達到了。

我國首位注射死刑的死刑犯——“北京的李嘉誠”袁寶璟的江湖之路

汪興立了功,被袁寶璟調到藥廠做了副廠長,但汪興覺得這點待遇遠遠不夠,心懷不滿。之後汪興又在工廠與員工發生了矛盾,袁寶璟得知後並沒有為他說話,心高氣傲的汪興憤憤不平,毅然辭了職,臨走前向袁寶璟索要一百萬,袁寶璟沒有給,兩人就此決裂。

一個風頭無兩,一個落魄無成;一個覺得自己仁至義盡,一個覺得自己得不償失,當年肝膽相照、要事相托的兄弟反目,沒能成為一別兩寬的路人。

貪心不足、不堪其辱的汪興開始整理資料舉報袁寶璟,要挾他給錢。2001年,汪興受到追殺,被捅了多刀,重傷之下保住一條命。

汪興事後分析,要殺他的可能有那麼幾個人,一個是他老婆的前夫,一個是遼陽的黑幫頭目四毛子,一個是被他抓住把柄的省領導,一個則是袁寶璟。

他認為袁寶璟嫌疑最大,於是再次要挾袁寶璟給錢。

我國首位注射死刑的死刑犯——“北京的李嘉誠”袁寶璟的江湖之路

貪心的盡頭,只有死這一條歸路

2003年,汪興身中兩槍,被射殺於自家小區門外。至此,功成名就、萬金富貴與他再無關係,警察生涯的功績也成塵作古,執著糾纏了半生的汪興什麼都沒有剩下。

鑑於汪興曾任刑警的特殊身份,當地警方成立了專案組,調查後目標鎖定在袁寶璟和他的三個哥哥袁寶森、袁寶琦、袁寶福身上。多方審問後,四人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據供述,2001年的汪興被刺事件由袁寶璟囑託,由袁寶森動手。袁寶璟出資18萬,涉事的袁寶福與袁寶森各得9萬。

2003年,袁寶璟再次出資18萬,袁寶森與袁寶福兩人跟蹤汪興途中以獵槍將其殺害,之後丟槍開車逃走。警方在護城河裡找到了槍支,案件告破。

我國首位注射死刑的死刑犯——“北京的李嘉誠”袁寶璟的江湖之路

2005年,法院宣判袁寶璟僱兇殺人罪名成立,執行死刑。曾經那個商業明星、金融傳奇、備受崇敬的創業者、家鄉的驕傲到底光環落盡,成了人人唾棄的殺人兇手,商界、民眾無不驚歎唏噓,一片嘆惋

2006年,袁寶璟曾在死刑前提出捐獻全部身家——近五百億元換條生路,但沒有得到回應,法院依舊堅持原判。

3月17日,袁寶璟成為我國第一個被執行注射死刑的罪犯,死前曾做過最後的掙扎,高喊要檢舉。但他的吶喊已經成了一陣蒼蠅的嗡鳴,無人問津。

在汪興死後兩年多,袁寶璟也死了,他光輝而汙跡斑斑的一生也落下帷幕。

我國首位注射死刑的死刑犯——“北京的李嘉誠”袁寶璟的江湖之路

生前身後的質疑

袁寶璟的死一直存在種種質疑,首先是他的妻子卓瑪一直為他喊冤。卓瑪曾透露袁寶璟是因為得罪了人才被害的,有政府高官要丈夫幫助他洗錢,袁寶璟因被懷疑才被栽贓陷害。

其次是從當年留下的證詞與證據來看,也確實有許多可疑之處:第一袁家兄弟受過的審訊有一部分沒有登記在冊,而他們都曾翻供,供詞雖在,但不能排除刑訊逼供可能。

第二兇器刀、槍和現場血跡不是沒有經過詳細鑑定就是與推論不能完全吻合。第三供詞裡袁寶璟的買兇資金沒有找到出處,公司和他的家庭賬戶都沒有這筆支出。

第四當年的關鍵性人物劉漢於2014年暴雷,因涉黑、殺人等多項嚴重刑事罪被判處死刑。而與袁寶璟當年涉黑行動有關的人物也都因種種罪名被處死。

我國首位注射死刑的死刑犯——“北京的李嘉誠”袁寶璟的江湖之路

這樁舊案似乎疑點重重,但其中到底藏著怎樣的大小人物,怎樣的陰謀陽謀,怎樣的不可說,世人只怕再無從得知。

袁寶璟的財名之路順風順水,他的江湖路卻顯然漏洞百出。可見無論多恢弘的大廈,只要根基不穩都不可能長命百歲;無論多輝煌的名聲,只要不乾不淨總散去如風。

混跡在刀鋒之上的人,終有一天要流血以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紛爭。大紛爭裡不論對錯,只論高下,贏家通吃,輸家退場。世事變換,大概只有叢林法則涅而不緇、磨而不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