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霍亂時期的愛情與股市

趙建:霍亂時期的愛情與股市

電影《霍亂時期的愛情》劇​照

我對死亡感到唯一的痛苦,是沒能為愛而死。

——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

疫情時期的股市紅紅火火,與人間的悲傷全然不同。漫長的二月圍城裡,人們被囚禁在焦慮中,於是囚禁不住的那些東西,就會顯得特別的放飛自我。比如炒股資金。

——筆者:《疫情筆記》


當弗洛倫蒂諾.阿里薩第一次遇到愛情的時候,他的反應是“腹瀉,吐綠水,暈頭轉向,還常常突然暈厥”。以至於他的母親認為他看上去不是因為愛情,“倒像是染上了霍亂”。


而我的一個因疫情遲遲不能復工的老闆朋友,正準備將自己手頭所有的現金一股腦投入股市,而這些錢大部分是原來發工資和繳房租的運營資金。“一個月沒開工訂單都跑沒了,從股市上搏一把錢賺回來,否則企業要玩完了!”。他說這些話的時候滿臉通紅、激動異常,就像為愛情搭上一生的賭注,以至於我覺得他看上去不是個企業家,倒像是

為命運梭哈和all in的亡命之徒


與此同時,處在病毒肆虐中的武漢,隔離中“被不詳的命運籠罩”著的人們,也正在將所有複雜的情感和資金傾注在一個曾經的“渣男”身上。數據顯示,疫情期間武漢地區的A股開戶數排名第一,超過了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而平時這個數據只有第七。他們或許也是在尋找像霍亂中的愛情一樣的麻醉與慰籍,在茫茫四壁的無助中抓住一根救命稻草。據心理學研究,愛情和投資都容易讓人產生癲狂,這兩個本來風馬牛不相及的人生主題,在疫情期間特別的日子裡卻將底層的情感邏輯打通——飛蛾撲火般的奮不顧身,無厘頭式的荒誕不經:


在二月圍城的絕望中,這個英雄的城市,只能用資本市場的自由,來反抗病毒的囚禁。


趙建:霍亂時期的愛情與股市

疫情期間各大城市開戶數排名 圖片來源:秦朔朋友圈


“正是這偶然的一瞥,成為這場半世紀後仍未結束的驚天動地的愛情的源頭”。馬爾克斯用史詩級的語言,來描述一個卑微的快遞員的愛情,事實上他非常擅長這樣的文學技巧。或許許多年以後,也應該有個文學家用這樣史詩般的文字,描述在瘟疫和命運陰影籠罩下操作證券賬戶的武漢人。封城的荒涼和冷寂中,他們買的是什麼?用的是什麼策略?是否用盡一生的儲蓄投資醫藥公司以換回飄渺的希望,還是在生死未卜的傳染病面前做最後的一搏?抑或是用九頭鳥的堅強和倔強,通過紅燦燦的一片證券代碼回應“武漢加油”和“與子同裳”的感動?

趙建:霍亂時期的愛情與股市


其實何止是武漢,全國都一樣,只是程度有差異。是不是在重大的災難和人生變故面前,都需要用某些令人沉醉的事物來換回片刻的安寧?事實的真相是,當巨大的災難來臨,原先建立在現代社會體系中的多層次保障結構在層層消融,政府-社會-社區(鄉村)-家庭,最終還是返璞歸真,回到最原始的鄉土治理和家庭保障。疫情時期的投資,在某種意義上也是為自己的家庭財富尋找“免疫策略”,在災難陰影的籠罩下尋找可以與自己一生相伴的資產組合。這一點阿里薩已經做到了極致,他為心上人堅守了半個世紀,直到達薩喪偶以後,終於以七十多歲的高齡表達依然青澀的忠貞不渝。投資股市的朋友們是否心生豔羨——為何我找不到能讓我一生值得託付的股票:茅臺,還是特斯拉?現實是你所有的漲跌不離,並沒有換回應有的回報。而當你想重新上車的時候,它又一路上漲讓你覺得高不可攀。


這恰又是阿里薩的命運寫照。有些股票可能你一生都沒有機會上車,就像阿里薩的身世讓他無法與達薩平等相愛一樣,只有家世顯赫的烏爾比諾醫生才有資格門當戶對。幸好,機智聰明的貴族女孩達薩最先發現“這所謂的愛情不過是一場幻覺”,而瘋狂的阿里薩卻為此搭上了一生。

他為何不能及時“止損”,明知在可以婚姻“做莊”的上流社會里,他的一往情深不過是深深的“套牢”。而這一“套”,就是半個世紀。當他們的船帆再次啟航的時候,他76,她73。一切只要開始就還不晚,但大多數時候你買在了高點,為國為莊接盤。


是否真如歌裡所唱的,愛情是一種很玄的東西,如影隨形無力抗拒,卻始終找不到真正的理由?疫情時期的股市好像與愛情一樣。你前一晚還為一幕幕悲劇傷心落淚,為真相和謠言之間的量子糾纏義憤填膺悲憤交加發誓不與之為伍的時候,第二天最惦念的還是那如火如荼的股市,滿目飄紅的賬戶讓你暫時忘記了世界失去吹哨人的哀慟。你安慰自己說這會讓你內心有片刻的安寧。是的,生活還要繼續,在這個足不出戶宅的發黴的日子裡,除了王者榮耀和吃雞,還有比炒股更刺激的“手遊”嗎?尤其是那些身處重災區的人們,開始重新反思金錢的價值——這些無法買來口罩和床位的身外之物,除了放到沒有冠狀病毒不封城不封道不用十四天隔離的股市裡還能放到哪裡呢。


趙建:霍亂時期的愛情與股市

疫情期間股市如火如荼,與人間的悲傷全然不同


在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社會里發生一場疫情,照射出了人性的善良、複雜和脆弱。義憤填膺和橫眉冷對都是廉價的、短暫的,股市的紅火才是這個國家真實的集體意識寫照。現實已經夠不幸了,何必在所有的地方哭哭啼啼。股市代表的是未來預期,與其拿出幾萬億在別的地方維穩,不如在股市制造一個牛市。北上資金的成分不用去管姓社還是姓資,只需看到這步棋已經發揮出了極高的“資本和情緒雙槓杆”作用就行了。疫情中的中國股市,從未像現在這樣重要,就像一曲英雄樂觀主義樂章。


從文學的價值來說,現實有多魔幻,馬爾克斯就有多偉大;世界有多荒誕,加繆也就有多孤獨。文學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因一本悲慘世界萬人空巷讓人再次走向廣場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如今,賺錢才是人生最大的修行,躺著賺錢才是真正的宏大敘事。如果疫情時期足不出戶就是為抗疫做貢獻,那麼足不出戶躺在床上炒醫藥股是不是對白衣戰士更大的貢獻?一旦回到賺錢的層面,形而上的意義就會被立即消解,生活也就變得輕鬆。現實並也不魔幻,世界也不荒誕,魔幻和荒誕的是大盤如此強勁你選的股票卻不賺錢。倉又加錯,是你一生都揮之不去的暱稱,就像小時候你總有一個恰如其分的綽號,它也像一場突如其來又在某個時間突然消失的瘟疫,讓你害怕的是隻是不知道它在什麼時候會引起一場鬨堂大笑。


霍亂時期愛情和股市的另一個相似之處,是都充滿了驚天動地的浪漫主義,全然不管世俗和現實世界的羈絆。弗洛倫蒂諾.阿里薩對費爾明娜·達薩說,我依然為你保持著童貞,“我一生有622個情人,但我只愛你”。這句話聽上去如此耳熟,“我一年換倉一千次,但我仍然是巴菲特的信徒”。其實也對,A股虐我千百遍,我對A股如初戀,這難道不是更堅強的投資信仰?如果心如韭割的滋味是愛情幻滅的滋味,那每一次清倉割肉都是一場史詩般的生離死別?此刻不必關心他們說今年武大校園的櫻花會燦爛如血,只需關心從防禦板塊到週期板塊的策略切換是否成功。如同海子說今夜我不關心世界,我只關心你。天若有情天亦老,海子如果炒股,或許就不會有那麼嚴重的抑鬱症。怪只怪他用情太深。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奇怪的是實體經濟近乎停擺的傷痛,除了開盤第一天的大跌外,股市竟然全然視而不見。不僅視而不見,而且以一種紅紅火火的牛市氣象表達節哀順便。如果說真正的愛情是不考慮財富名利,那麼疫情時期的A股也做到了“脫俗”:完全不再是實體經濟的晴雨表,甚至是其反向指標。這個說法讓做投資的人聽上去很外行,畢竟“聽了基本面今晚就去吃麵”。但是看看一季度的宏觀經濟和企業營收增長速度,幾乎都是攔腰斬斷。2月上旬汽車銷量同比下降近90%,耗煤量、用電量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復工程度到現在可能都不到六成,仍然有大量的勞動力滯留在另一個城市。即使在家裡辦公,效率和產出也不及過去的一半。毫無疑問,除了極個別的幾個可以享用“疫情紅利”的行業,大部分上市公司即將迎來異常殘酷的、前所未有的黑色季報和半年報。下圖是某上市餐飲企業對疫情期間不開工情況下的營收和利潤測算,從數據來看幾乎沒有利潤,不虧損算是已經非常厲害了。可以看到,交運、餐飲、文娛、零售等行業板塊,有很多都是這樣的命運。


趙建:霍亂時期的愛情與股市

疫情期間某上市餐飲企業極端情況下的財務模擬 資料來源:秦朔朋友圈


趙建:霍亂時期的愛情與股市

節後經濟近乎“停擺”


該來的總會來,但絕不是現在。霍亂時期的愛情和股市,都需要一個漫長的等待。封閉隔離的時空裡,愛情被寂寞加了槓桿,所以才會那麼純粹和濃烈。肺疫時期的股市也是如此。實體經濟的要素流動被凍結,人員無法聚集上班,機器設備仍未點火,供應鏈也是氣若游絲,閒置的資金要投向哪裡呢?病毒的壓抑下,人們當然是選擇股市而非那虛幻、絕種的愛情。什麼能當飯吃呢?在一個精緻利己主義社會的疫情裡阿里薩這樣的情聖早已罕見,多的是股吧裡被奉為神的牛散或股神

趙建:霍亂時期的愛情與股市

股市加槓桿又創新高 資料來源:wind


愛情如果只是“情緒面”,那麼最終還需婚姻這個“基本面”的檢驗。“比起愛情中的巨大災難,日常婚姻的瑣碎煩惱更加難以躲避”。如果愛情的終點是婚姻,那麼股市的基礎仍然是經濟,除非這個股市是一直靠金錢(資金面)和花言巧語(概念)誘惑接盤的“渣男”。在一個實體經濟遭遇巨大沖擊,大幅下滑不可避免的基本面背景下,一個依賴隔離中“寂寞加槓桿”的居民資金的牛市是否持續?就像檢驗愛情的不是海誓山盟的概念,而是柴米油鹽的生活瑣屑,檢驗股市成色的是不是來自實體經濟的財務年報?當然我承認,金錢或資金面可以繼續支撐浪漫的概念,但錢或增量資金又是從哪裡來?繼續加槓桿還是繼續依賴國家隊和央媽的補助?


其實不用擔心,1月份的天量社融數據已經出來。那是“前疫情時期”銀行長們和地方政府官員們在春節前“趕訂單”,早投放早收益,所以錢還是有的。但接下來的2月恐怕就“太難了”,後疫情時代的股市何去何從?不止一個銀行朋友跟我說業務同期降了近六成,金融業務是信用行業,“人都見不到面怎麼可能簽單,頂多是微信和電話上確定了意向,訂單轉化率很低”。

當然,股市和債市等標準化的證券市場除外,而且還受益匪淺。貸款和其它非標業務等需要線下人際互動的就難了,尤其是大小酒店都沒營業無法把酒言歡,畢竟中國的金融行業還是關係型行業。在實體信用無法創造貨幣,人們的工資大幅下降,企業的自由現金流近乎斷裂的情況下,還如何用增量資金來贖買這個牛市?當疫情中的散戶資金釋放完畢,難道一直依靠央媽的放水和國家隊的維穩,以及海外廉價融資只是來套息套利的北上資金熱錢?霍亂時期的愛情可以長達51年的“帕拉圖式戀愛”,肺疫時期的股市也可以繼續依靠資金面的放鬆,分母總是比分子更加容易。但這恐怕也有個時間限度,有些預兆已經顯現,比如M0、M1增速幾乎零封,槓桿率又創新高,3000點上分歧嚴重,黑色季報預期隨時觸發。但我真心希望,疫情時期的股市,和霍亂時期的愛情一樣,一直忠貞不渝、一直驚天動地下去。因為它可能是這個悲傷和迷茫的日子裡,唯一讓人感到安慰的人間煙火。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