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細胞計數異常有什麼臨床意義?

一劍一馬一江湖


白細胞計數異常,異常就是不在正常值範圍內,要麼是升高(超過正常值範圍上限),要麼是減少(低於正常值範圍下限)。說到異常,很多人就想到是不是有什麼病,一般情況下確實可以這樣說,但不能認為所有的異常都是“異常”,也就是說,沒生病,也可能會有某些檢查的異常,即所謂的生理性“異常”,就白細胞來說,主要是生理性升高,比如,新生兒,懷孕的後期以及分娩期,以及劇烈運動後都可能會有白細胞升高,這種升高就是生理性的升高,不用擔心,當然,這種升高也是暫時的,不會一直高,脫離了特定的環境,就會降下來,否則就要考慮病理性升高,要去查因。


接下來就是說病理性升高,也就是某種疾病引起的異常,包括升高和降低。


導致白細胞病理性升高的原因,最常見的就是細菌感染,其他諸如:過敏(白細胞中的嗜酸性粒細胞升高),組織損傷,手術創傷等,白血病,以及其他惡性腫瘤也可能會有白細胞減少,而惡性腫瘤化療後使用升白針後。


導致白細胞病理性減少的原因,主要可能是病毒性感染、傷寒、副傷寒、黑熱病、瘧疾等,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以及惡性腫瘤侵犯骨髓,腫瘤化療後骨髓抑制,髂骨等部位的放療後等。

腫瘤專科醫生


白細胞包括五中細胞,分別是: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白細胞的化驗歸在血常規檢查中。

白細胞的異常分為升高或者降低,作為臨床醫生也要看不同種類白細胞的變化。白細胞的計數和分類計數是臨床上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化驗。因此,只要住院白細胞計數(也就是血常規檢查是必須有的)

白細胞的異常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異常。(生理性就是正常情況下有波動)

白細胞生理性異常

如運動後,女性生理期間,吃飯後,嬰幼兒有自己的生理變化等。

白細胞病理性異常

中性粒細胞升高:可能大家都知道的有感染性疾病(這裡主要是細菌感染),腫瘤性疾病,創傷後應激性升高,風溼疾病,血液病等疾病。

淋巴細胞升高:主要是病毒感染疾病(如感冒),血液系統疾病等。

單核細胞:如單核細胞增多症等

嗜酸性粒細胞升高:過敏性疾病(如蕁麻疹,哮喘等),寄生蟲感染性疾病。

嗜鹼性粒細胞升高:血液系統疾病等。

白細胞降低:免疫系統疾病,腫瘤化療,某些藥物,血液系統疾病,以及先天性無異常的人群等。

所以說,白細胞的計數是至關重要的,是基礎檢查。雖然單純看白細胞計數很難診斷某些疾病,但是通過白細胞計數可以佐證,以及觀察某些疾病的發展變化。

白細胞主要作用相當於人體的衛士,可以吃點細菌和某些壞的組織。



骨科李郎中


白細胞計數異常可分為白細胞數增多和減少,分別的臨床意義也就不同。

一、白細胞增多可見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情況:

生理性:可見於月經前、妊娠、分娩、哺乳期婦女、劇烈運動、興奮激動、飲酒等。新生兒及嬰兒明顯高於成人。

病理性:急性化膿性感染(膿腫、肺炎、闌尾炎、扁桃體炎等),某些病毒感染,流行性乙型腦炎、白血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嚴重燒傷,急性大出血,惡性腫瘤等,都可出現白細胞增高。

二、白細胞計數減少:常見於傳染病,如傷寒、副傷寒、瘧疾、病毒性肝炎等,血液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艾滋病等,脾功能亢進等,惡性組織細胞病,腫瘤化療等,均可引起白細胞計數的減少。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瞭解更多健康知識,關注小曉醫生。


小曉醫生


白細胞一般包括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等等,白細胞計數異常可能是受到細菌或病毒感染導致的。一般情況下,出現細菌感染的時候,中性粒細胞會呈現升高的情況;受到病毒感染的時候,淋巴細胞會呈現升高的情況,但是也有例外的情況,比如患者為老年或者有其它慢性疾病免疫系統反應低下時,即存在感染也可能出現白細胞不升的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