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不好的學生,只有不好的老師。如果成立,需要哪些前提條件?

沒有不好的學生,只有不好的老師。這話(應當是名言了)經常被人提起,作為警示或批評者的理論。這話也長期被質疑,因為人們認為這話不科學,也不合實際。

假設這句話成立的話,設想一下,需要哪些前提條件?試述之。

教師必須是百科全書式的教師。

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教師的基本的具體的工作是教書,要把學生的學業教好的話,既要熟悉本專業的全部知識,又要懂得相關領域的一切知識,這樣,既能讓學生信服,又能拓展學生的知識和能力。

沒有不好的學生,只有不好的老師。如果成立,需要哪些前提條件?

教師必須是絕對高明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家。

能夠駕馭任何類型的學生。學生的一切心理盡在老師的掌握之中,能夠使用最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和管理方法,對學生的不同情況,能夠“見招拆招”,讓學生保持快樂、服從、創新的學習狀態。

教師必須像如來一樣,心理素質強大,能容天下難容之事之人。

絕大多數孩子不會讓老師頭痛,但極少數熊孩子就例外了。因此,無論是熊孩子,還是不好溝通的家長,老師必須要有絕對的包容心。心理素質不強大,當然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好老師。

沒有不好的學生,只有不好的老師。如果成立,需要哪些前提條件?

教師必須是最高明的預言家。

知道未來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知道孩子做什麼才能成功。學生“好”的最終體現是成才,那麼,老師就要對社會發展的趨勢、學生適合的行業都做早期預判。通未來,就能做好現在,就能保證學生將來能成大器。

沒有不好的學生,只有不好的老師。如果成立,需要哪些前提條件?

不管怎麼說,至少要有超越孔子的智慧。

“沒有不好的學生,只有不好的老師”,因為連孩子也沒有把學生都教好。“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就算孔子培養出的學生,有六七成成才了,那還有三四成的學生呢?這三四成的學生,就證明,孔子不行!

上述都只是假設,屬於臆想,各位不要當真。你看完了的話,就當聊聊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