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趣谈:相亲带个丑闺蜜,丑点才有成功率


心理学趣谈:相亲带个丑闺蜜,丑点才有成功率

本次话题,牵扯一个词汇“诱饵效应”。这个现象最开始是在人们在买东西时选择商品时发现的,它的产生是抓了消费者的一种心理,也属于心理学的一种技巧应用。具体我来给你们将一个电烤箱的例子。


心理学趣谈:相亲带个丑闺蜜,丑点才有成功率

有个生产电烤箱的厂家,第一次向市场推出电烤箱售价600元,大多数的消费者第一次听说电烤箱,并不感兴趣。这是个什么玩意儿?能不能用?有那钱还不如买个好锅呢!电烤箱的销量一直都上不去,直到有人出了一个提议:再做一款新型号的电烤箱,要比这个大一倍,价格也要高出一半。

结果电烤箱的销量大大提升,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引起了消费者的心理变化,他们不再是“凭空”来做决定,而是有了选择。“我可能不会用,但是买个小的总归比买个大的风险小!”

而这个新型号的电烤箱就是“诱饵效应”里的诱饵。

讲了这么多,这和相亲有什么关系呢?其实诱饵不仅仅在市场可以使用,在其他环境中也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心理学趣谈:相亲带个丑闺蜜,丑点才有成功率

这不,最近,二舅妈远房侄子的三表姑给小萌介绍了一个阳光的大男孩儿,一看到照片,小萌心里的小鹿就已经砰砰直跳了。但是小萌长相一般,身材一般,条件一般,总的来说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个女孩儿,有些腼腆的她,喊自己的闺蜜渺渺一起去给自己壮壮胆,顺便也观察一下对方是否只是一个绣了花的大枕头。其实小萌选渺渺是有原因的,渺渺外形各方面都和小萌差不多,相似的肤色、体型。小萌只是略微比渺渺好看一点点。为了幸福大事,耍一点点小心机也没关系。

结局是美好的,“大枕头”没有绣花,而因为渺渺的衬托,小萌也显得出类拔萃,气氛越聊越好。

虽然只是一个小故事,但是故事里渺渺其实就变成了“诱饵效应”里的“诱饵”。

心理学趣谈:相亲带个丑闺蜜,丑点才有成功率

当然我们不能仅仅把评判标准停留在外貌的层次,如果是一个需要能言善辩的场合,那么如何突出你的妙语连珠呢?如果是一个大一点的晚会,通过观察所有人,采取相应的措施,你一样可以脱颖而出。

思考题:星巴克里25元一瓶的矿泉水,为什么没人买,它还是要放在显眼的位置出售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