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八大魅力速写(1)

(尧帝文化/晋国文化/根祖文化/黄河文化)


1、最早古“中国”,王位交替的美丽传说

在中国的历史上,未曾有帝王得到过尧一样的尊敬,司马迁的《史记》称尧“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而杜甫则感慨“唐尧真自圣,野老复何知”。

尧王以天子之身屈尊纡贵,爬山涉水,至山野乡舍,上姑射之山,参拜有道名士方回、善卷、披衣、许由。为求才,他对善卷可以执学生之礼,为访许由,他可由着许由装高冷河边洗耳;为寻访舜帝,他赔上两个女儿,放逐了心爱的儿子,最后还将帝位禅让出去。后世的文王访贤、燕昭王筑招贤台、刘备的三顾茅庐,无不是效仿先祖圣帝。不同的是尧为天下,可以女儿相许,以帝位相让,而后世的这些则是要巩固帝王,与其有天壤云泥之别。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被多少人世世代代尊为自私自利的圣经,尧帝的字典里无此二字。尧造围棋,以教丹朱。当发现孺子不可教也,就扈夺其继承权,毫不犹豫的将天下让给了虞舜。家国天下,尧以国为天下,后世以家为天下,因此才有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混张逻辑,也才了宋朝的“烛光斧影”,刘备的假意托孤,后世朝代更迭、王位交替时的血雨腥风。

临汾:八大魅力速写(1)

陶寺观象台

临汾:八大魅力速写(1)

陶寺观象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而非一家一姓一人之天下。国不可一日无君,但国不是君王的福利,而是职责担当。天下当由德能最为卓越者治理,君位当通过客观的、理性的程序和平地转移给天下之德能最卓越者,而不可根据血缘或其他自然因素,在封闭群体内私相传承。尧舜禅让,是根本上执行“天下为公”,树立了华夏治道之根本。如果说廉政,尧舜禅让天下为公,是岂今为止最彻底的廉政。

有人说:尧帝禅让规则,堪比现代的民主选举制。四千年前,尧舜禹三代禅让,开创了王位交替的美丽神话。这远古最高权力转换的神话,其实是一套相当复杂的制度,按部就班遵循着禅让的十二条规则,虽非现代民主选举制度,却有强烈的民主成分。

临汾因为有尧而骄傲,更应尧舜禹三代禅让之大德而感恩上天的恩赐。这千年难遇的帝位传承神话是人性的传大,是治世治道的神圣,更是天下为公、治政为民的最高榜样。历代临汾人为之骄傲,中国人为之传承的,不真是这亘古不变的最老“中国梦”吗?

2、晋国——周天子的代言人

风云晋国650余年,40代君王外加3位终生矢生不渝夺权的叔公,三移其都,今天翼城、曲沃、侯马、襄汾一带到处都是他们的遗址、宫殿、庙宇及传说。人们说五千年的山西历史,随便抓一把土都能拈出文明的汁液,那在临汾,你随便一揪下去,搞不好就是晋国的遗址,一段被历史封存的记忆。

所以在临汾,既便是很简单的一个动土工程,都会偶遇到晋国的文物,老祖宗的东西跑出来阻拦下工程,文物考古人员进驻,小工程终于升级遥遥无期的“希望工程“。到临汾旅游,从南到北,你会听到大大小小的各种古城、遗址、墓地,什么平望、台神、呈王古城,上马、铸铜、盟誓遗址等,这些足以让你眼晕。但这就是临汾,你来了带不走挥之不去的晋国文化。

临汾:八大魅力速写(1)

晋国青铜

临汾:八大魅力速写(1)

晋国博物馆

临汾:八大魅力速写(1)

此物美女最爱戴

在翼城,会有人告诉你,叔虞初封地龙唐—故关村,还有铜城堡、剪桐里、唐侯祠等,晋国自叔虞封唐至晋景公迁都新田前,在翼城共传承26位国君。那个不安分的成师叔父发动了一系列的犯上作乱的“曲沃伐翼”战争,时间长达六七十年,最后终于达成了自己的“小愿望”——“曲沃代翼”,小宗完胜大宗继续在翼城定都,曲沃则是其发家地、祖宗祭祀地。

公元前585年,晋景公迁都新田。一个君王迁都的原因不是战争、不是自然灾害,而是因为要避开内部赵氏家族的盘根错节,只能说这个君侯也够窝囊的。其实,这一切的恶果,早已在三十多年前种下,侯马盟书的发现就揭示了这个秘密,赵鞅为自己的家族利益导致了晋国内战连绵不断,也为三家分晋做了最早的预警。晋国从一个西周初期的配角人物楞是上升为春秋男二,这其中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无疑是最好的话语权,做为周朝的某一时代形象代言人,他与周天子保持着一种唇亡齿寒的关系,晋国亡而周亦命不久也。

在晋国博物馆,看那精美青铜器,你除了感叹“晋国铜器”古老工艺的伟大外,剩下的是对当时晋国贵族奢华讲究的生活望尘莫及。那个时代,晋国工艺就是春秋工艺,晋国代表着一个时代,临汾则是这个时代最美最忠实的承载体。

3、大槐树下,最残酷的离别

人们说,最残酷的离别是生死离别。600余年前,延续50年18次一百多万山西人都经历过这种残酷。那时没有发达的交通、便宜的互联网、可视的电话,父母兄弟家人在道朝廷令下后,就限时打包行装离开故土亲人。未来在那里,不知道;目的地在那里,也不知道。对未来的无限放大的恐惧如一团挥之难去的阴霾。

在家族祠堂,最后一次祭拜,跪别父母,兄弟姐妹们执手相看泪眼,抓一把故乡土,从此天各一方天涯海角。来自东西南北的山西人,此时聚集在大槐树下,因为相同的痛、因为相同的哀愁,这些“天涯沦落人”,相逢即离别。关山千里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眼。无论家乡远隔多少千山万水,无论后代子孙如何繁衍,这曾经离别的痛就绵延了多少年、多少人,随着他们的足迹漂洋过海、远走异国他乡。

临汾:八大魅力速写(1)

清明祭祖

临汾:八大魅力速写(1)

不是快乐的离开,注定是痛苦的迁徙。双手反绑,一路鞭打棒喝,风餐露宿,或死在路上、或逃跑被打断腿的,这些一幕又一幕的持续的上演,为此诞生了“解手”一词,说的直白点:要上厕所,请解开绳子放开手。之于“走起路来背抄手,小拇趾甲是两个”则是明显的行为特征,更关键的是“两瓣的小拇趾”外伤特征还遗传了几百年。

无论是身体特征,还是行为习惯,甚至为了寄托相思,在门前种植大槐树,都不如跪大家乡的地上、嗅着家乡的泥土更能解相思。于是回家祭祖,就成了600年来大槐树移民最好的治痛药。

那棵枯枝杈桠、沟壑遍身的汉代古木,虽然已然消失,同根孳生的二代古槐业已成枯干,但第三代新槐、四代则亦枝繁叶茂,充满生机,如同大槐树下的移民们,其思乡之根早已植入沃土,回眸期盼的眼光却翻过了纵山峻岭,回到了家乡。达不忘祖,贵不离乡,一种“根”的情结融进了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

于是今日的临汾,成了几亿华人的寻根祭祖之地。在大槐树下烧一柱香,在姓氏牌上祭一祭祖,从此心安顿,岁月静好。

4、壶口,聆听黄河的心跳

总有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而黄河东岸的临汾,正是在黄河滋养下生长起来的城市。滔滔万年黄河水,孕育了华夏文明,成就了尧都之兴起,若中国人民把黄河称之为母亲河,那么临汾便是母亲的长子。既是长子,必随其母,黄河的性格,也成就了临汾的性格。

从遥远的雪域高原启程的黄河,携带着过往的尘埃,以其雍容的姿态来到了临汾,她攒足的力气,爆发在壶口的两山之间,所谓“湍势吼千牛”,说得不过就是壶口瀑布的声音。原本温柔的黄河水在顷刻之间变成一头困兽,奔腾的困兽不可阻挡,跃入前者下切形成的龙槽,以绝恋之声势在水中卷起阵阵烟尘。大河奔腾,一往直前,绝没什么能够阻挡。

临汾:八大魅力速写(1)

黄河壶口瀑布

汉子面对这样的河都要沉默吧,这不顾一切奔向前去的雄性之力,会让所有人的力量都显得渺小。不见壶口,决难想象水有这样的力气,河有这样的性格。威风锣鼓就是对这种声势的模拟吧,在喧天的鼓声、锣声、镲声中振奋昂扬着的,不正是临汾人民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从壶口骤然收缩的两山之间奔腾而过,黄河平复自身于壶口下游,她在秦晋两相望的目光中汩汩而过,以其舒缓的身姿,绵延着千古的深情。是谁,在那黄河边上唱过蒲剧《西厢记》,那一句“情已沾了肺腑,意已惹了肝肠”里,有怎样的“惺惺的自古惜惺惺”。定是知道过大河柔软的人,才写得出这样的诗句,也是明白了大河情深的人,才相信人世间亦有万古不可变更的深情。元剧啊缠绵徘侧,棒子哇哇呀呀,而此情缠绵,临汾人的柔软与宛转,尽在这里了。

令人惊叹的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并不少见,一城,一河,临汾,黄河。万年不变的星月里,一城的人民习惯了河就在他们的身边,不近不远,也习惯了河伴随他们的一生。壶口,犹如靠近黄河的心脏,这城的人头枕黄河,聆听着黄河最动听的心跳,沾染着黄河的节奏的从此也有了波澜起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