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欠款、后有债务:比克电池能否度过一劫?

过去一年来,比克电池的命运可谓波折重重。

随着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下行,一度被视为“风口”的动力电池产业,出货量迎来断崖式的下跌。“凛冬将至”的肃杀氛围下,比克电池自然不能幸免——一季度,比克电池的出货量尚能排在第五,而不到半年光景,其排名就骤然跌至第十六位。

前有欠款、后有债务:比克电池能否度过一劫?

销量下跌之外,比克电池还面临一系列的债务违约风险。12月初,容百科技、当升科技、杭可科技、新宙邦等多家公司陆续发布“关于客户比克电池应收账款风险”的提示性公告。这也让比克电池的角色从此前的“债权人”,瞬间转换为“债务人”。

面对原材料供应商的“讨伐”,总部位于深圳的比克电池表示了“真诚的遗憾”。但考虑到汽车制造商众泰和华泰目前仍然留存共计近10亿元人民币的欠款,该公司目前能做的,似乎也只有“积极推动整车厂商回款,以及积极制定付款解决方案”。

前有欠款、后有债务:比克电池能否度过一劫?

比克电池是中国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生产商之一。这个成立近20年的企业以圆柱电池技术起家,目前主要有四大业务模块——即电动车市场、微型动力市场、消费类电池市场以及储能市场。而随着近年来各大车企争相发展电气化,“电动车市场”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其业务核心,并贡献了大部分收入。

该公司日前表示,未能如约付清供应商货款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面临极大的现金流压力。目前,比克电池已起诉两家欠款的汽车制造商,并“尽最大可能追回资金”。该公司在12月12日发表的道歉声明中透露,众泰控股股东的交易目前已被地方法院冻结,直至债务偿还为止;而比克电池对华泰的诉讼也已经在最高人民法院进行二审。此外,比克电池还冻结了华泰汽车集团所持的北京银行、曙光股份的股权及分红。

基于上述原因,比克电池有理由相信,其债务风险仍然处于“可控”范围,回款后向供应商实施兑付自然也不在话下。然而,亟待回款的供应商可能不会给比克电池它所期待的转圜空间。12月16日,供应商容百科技发布公告称,由于对比克电池的应收账款逾期,公司已起诉比克电池,目前该案已获法院受理。

前有欠款、后有债务:比克电池能否度过一劫?

坐上被告席的比克电池以两条利好消息应诉——一是该公司正与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后者将购入其价值数亿元动力电池系统,这也将大大缓解其短期流动性紧张的问题。此外,该公司还透露,“众泰汽车正表现出积极的还款态度”,负责众泰纾困的政府领导也表示将优先支持众泰偿还比克欠款。

然而,比克电池给出的这两颗“定心丸”似乎不能让以容百科技为代表的上游供货商感到安心。事实上,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风险,容百科技日前已做好增加计提1014.85万元坏账的准备,并且不排除进一步动作的可能。业内人士分析称,目前比克电池的上游供应商坏账已超过5亿元,若无法按约定支付所欠货款,其正常经营将受影响,部分资产或遭司法冻结。

自政府减少新能源补贴以来,电动车销售进入低迷期,动力电池企业也面临存款和出货双重压力。车市下行的行业背景下,产业间合作面临更大考验。比克电池能否度过一劫?前景不容乐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