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3月外貿好於預期背後有兩個“時間差”,二季度外貿或面更嚴峻挑戰

3月份外貿數據出現了明顯好於預期的回升,並帶來了一季度外貿數據的降幅收窄。

海關總署4月14日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中國外貿同比下降0.8%,降幅較1-2月收窄8.7個百分點。其中出口下降了3.5%;進口更是扭負轉正,增長2.4%。受此提振,中國一季度外貿下降6.4%,進出口降幅分別為0.7%、11.4%,相較1-2月降幅均有所收窄。

受訪專家指出,3月外貿確實好於市場預期,但其背後有兩個“時間差”的影響。其一是,復工節奏變化帶來的前期訂單履約的時間差,3月復工加速,外貿企業產能恢復率已達七成以上,前期無法履約的訂單開始加快履約。其二是,3月中旬開始,大量外貿企業開始面臨訂單減少的問題,但從下單到交貨,往往還有1-2個月的時間差,3月開始的訂單下降尚未完全反映在當月外貿數據上來。

多位受訪專家都認為,進入二季度,疫情衝擊對中國外貿的衝擊或將進入第三階段,其影響從供給側轉向需求側,對中國外貿而言,這是更嚴峻的挑戰。

3月外貿好於預期背後的兩個“時間差”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3月當月進出口出現回升。今年3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2.45萬億元,同比下降0.8%,降幅較1-2月收窄8.7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29萬億元,下降3.5%;進口1.16萬億元,增長2.4%。

受此影響,今年一季度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6.57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6.4%。其中,出口3.33萬億元,下降11.4%;進口3.24萬億元,下降0.7%,降幅均有所收窄。

這一數據明顯好於預期,發佈會上,針對媒體提出的質疑,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指出,數據是冰冷的,但是數據是說實話的。受疫情影響,今年一季度,廣東、江蘇等沿海外貿大省外貿呈確實現兩位數下滑,從商品上看,機電產品出口下降11.5%,手機出口下降10.8%,確實情況嚴峻,但疫情對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影響並不相同。

他指出,整體看,3月份外貿確實有所好轉,隨著外貿穩增長政策效應逐步顯現,前期因延期復工積壓的出口訂單陸續交付。3月份當月,我國外貿進出口2.45萬億元,同比下降0.8%。從旬度看,3月中旬、下旬連續兩旬進出口都實現了正增長。其中,3月出口降幅收窄至3.5%,進口則增長2.4%。貿易平衡也由前2個月的逆差轉為順差。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3月份不少外貿企業反映訂單銳減、經營困難,但外貿數據卻出現回升,是因為兩個“時間差”所致。

他表示,第一個時間差是復工節奏變化帶來的前期訂單履約的時間差,2月份,由於企業無法復工,大量前期訂單無法履約,不少外貿企業援引不可抗力條款與國外採購商達成了推遲交貨的協議,3月之後復工節奏明顯提速,前期訂單履約加快,從而導致當月外貿數據明顯好轉。

據商務部數據,截至目前,全國超過76%的重點外貿企業產能恢復率已經超過70%,整體來講,外貿企業生產都進入了正常軌道。

第二個時間差是新訂單傳導到外貿交易上的時間差,3月中旬開始,大量外貿企業開始面臨訂單減少的問題,但從下單到交貨,往往還有1-2個月的時間差,因此,3月開始的訂單下降尚未完全反映在當月外貿數據上來。

訂單問題凸顯,疫情衝擊或將進入第三階段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也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隨著疫情在海外的蔓延,外部需求不足將成為4月之後外貿企業面臨的主要挑戰。她認為3月份外貿數據回升,尤其是出口回升在其預期範圍內,但當月進口扭負為正則超出了她的預期。

數據顯示,一季度,中國進口值下降0.7%,其中3月份進口增長2.4%。在肉類、食糖等進口增長的帶動下,一季度消費品進口增長13%,其中,進口豬肉95.1萬噸,增加1.7倍;進口牛肉51.3萬噸,增加64.9%。而生產原材料方面,煤、原油、金屬礦砂、集成電路進口值分別增長23.8%、8.3%、6.8%和13.1%。

趙萍認為,中國國內豬肉等產品仍存在供需缺口,價格仍在高位,這帶動了肉類產品的進口,疫情期間,儘管其他產品消費受到一定衝擊,但肉類消費是國民剛需,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也增加了相關肉類的進口,因而仍保持著較快的增速

她表示,大宗商品、原材料進口的增長,一方面是因為國內復工節奏加快,帶動了下游需求的回暖,另一方面,國際油價大幅下降,是購進原油等大宗商品的較好時機,而美元的相對貶值也抬高了人民幣的購買力。

在白明看來,此次疫情對中國外貿的影響可能會分為三個階段,二季度中國外貿或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他指出,第一階段是今年2-3月份,此時的衝擊主要側重在國內的復工復產上,但在3月下旬開始,復工復產已經快速推進,主要矛盾正從供給側轉向需求側,訂單問題已經開始顯現。

第二階段是今年4-6月份,此時國內疫情得到控制,但海外疫情加速蔓延,外部需求加速下滑,訂單問題將進一步凸顯,並將逐步反映在外貿進出口上,中國外貿將面臨非常嚴峻的挑戰。

第三階段是從三季度開始,經過大幅調整之後,中國外貿有可能在三季度初步觸底,維持低水平的增長。

商務部部長助理任鴻斌4月10日表示,當前全球疫情呈現快速流行態勢,疫情的不確定性成為外貿發展最大的挑戰。外貿企業遇到最大的困難就是訂單下降,很多訂單被取消、被延期,新的訂單簽署非常困難,且短單多、長單少,此外,120多個國家已經採取了對人流、物流的限制措施,多國進入了緊急狀態“封國封城”,這將對世界經濟和貿易的自由流動帶來了巨大的衝擊。

白明指出,世貿組織報告最新報告顯示,今年全球貿易有可能下降13%-32%,這也是多年來少有的下降幅度的預測,疊加全球經濟也有衰退的可能,儘管三月略有回升,但今年全年的中國外貿仍面臨著巨大的下行壓力。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