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的历史——小召

呼和浩特素来有“召城”之称,有“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座绵绵召”。大召如今是呼和浩特市著名的旅游景区,而小召,这座曾经地位同大召不相上下的宏伟寺院却早已被人们淡忘,甚至很多呼和浩特本地人把她和另一座召庙席力图召混为一谈。今天的云游——线上游览为大家介绍:尘封的历史——小召。

云游 | 尘封的历史——小召

五塔寺剪影

小召初现,始于明代

小召蒙古语称“巴葛召”,汉名“崇福寺”。位于今天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小召前街,根据史料记载小召始建于明代,由阿拉坦汗的孙子俄木布·洪台吉所建,他是十七世纪内蒙古地区著名的弘法者,为了区别阿拉坦汗建造的大召,蒙古人把俄木布·洪台吉所建的这座寺院称为小召。

五塔寺在公元1727年由小召活佛阳察尔齐请求清朝雍正皇帝下令建造的。五塔寺就是小召的下属寺院。

● 知识拓展 阿拉坦汗 ●

云游 | 尘封的历史——小召

阿拉坦汗,系成吉思汗17世孙,祖父是实现蒙古大一统的“中兴烈主”达延汗。明代万历年间建造“归化城”(今呼和浩特)。明隆庆帝封他为顺义王。为了表示他对佛教的尊崇,效仿他的祖先忽必烈与八思巴的美谈。1578年的时候在青海的仰华寺与当时黄教的教派领袖索南加措会晤,阿拉坦汗赠送索南加措“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的称号,达赖喇嘛这个称号也是由此而来的。

康熙驻跸 重现荣光

时间到了清顺治年间,小召已经破败。康熙十八年(1679)内齐托音二世来小召坐床,这年秋天在北京朝见了康熙皇帝,因为他是科尔沁人,又朝见了孝庄文皇后和孝惠章皇后,后来托音二世又跟随康熙皇帝参加了平定噶尔丹的战役。

康熙西征后驻跸归化城之时住在了小召,走的时候把自己的铠甲,弓箭,宝刀留在了小召,此后小召每年都会把这些东西拿出来晾晒,这一天被称为“小召晾甲日”。

同年,小召进行了一次扩建修缮,托音二世还在寺院内立满、汉、蒙三种文字的康熙皇帝西征记功碑。修缮后托音二世向康熙皇帝呈请赐寺名,康熙皇帝赐名“崇福寺”。还将札萨克大喇嘛印交给托音二世。这时小召的地位达到顶峰。

云游 | 尘封的历史——小召

小召最后一任呼毕勒罕到光绪十五年(1889)去世,再没有找到转世。时间经过近代动荡,小召牌楼是现在小召唯一保存的建筑物,2006年申报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游 | 尘封的历史——小召
云游 | 尘封的历史——小召云游 | 尘封的历史——小召

| 综合编辑:呼和浩特市旅游服务中心

云游 | 尘封的历史——小召云游 | 尘封的历史——小召
云游 | 尘封的历史——小召云游 | 尘封的历史——小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