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贰过”,你能做到吗?


“不贰过”,你能做到吗?

南怀瑾先生


最近我在看一本书《绿山墙的安妮》,内容文字很吸引我,常常令我忍俊不禁,每天闲下来,读几页,颇能愉心润身。

今天看到马瑞拉批评小安妮(十一二岁),老师犯错,惹麻烦。结果安妮说:“马瑞拉,不知道你注意没有,我有一个令人鼓舞的优点?我从来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看到这里,我想起了前几天与朋友闲聊。

朋友说有一次去郑州万达广场,在地下停车场停好车后,没在意,就上楼逛去了。结果回来开车时,找不到车了,茫茫地下停车场,几千辆车,要找到自己的爱车,无异于大海捞针,谈何容易!

找来找去,毫无结果,十分焦急,十分尴尬,一时毫无办法。

最后,又走回去,回忆起进商场时那个口,又从那里下来,终于找到了爱车。

幸亏朋友能“眉头紧蹙”,计上心来,不然可要费大事了。

朋友说,后来再到类似场合办事或闲逛,停车特别注意留心车周围的标识,怕忘记,为保险起见,就用手机拍下来。再没有出现过找不到爱车的尴尬了。

朋友的经历恐怕不少人也遇到过。

诚然,有些人,有些事,确实能够做到不再犯第二次错误。

孔子在自己最得意的弟子颜回死后,就曾评价过他“不贰过”。

“不贰过”,意思是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次。

大家知道颜回是孔圣人的最优秀的学生,孔门七十二贤之首,被后世尊为“复圣”。孔子赞其“不贰过”,可见要真正做到“不贰过”是不容易的,要不然孔子也不会这样庄重地评价颜回“不贰过”。

现代,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的梁漱溟先生,说“不贰过”有两层意思,第一是要能知过,第二才是在知道了过错之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有很多人是不知道自己的过错,那他当然还要继续犯下去。

“不贰过”,你能做到吗?

梁漱溟先生

也有很多人对自己的过错,也有认识,也清楚,也明白,就是照样不断地犯同样的错误。

所以要做到“不贰过”,相当不易。

比如马虎的习惯。有的人做事总是马马虎虎,粗枝大叶,总也改不了,频繁出错,误人误己。

比如爱嘟噜爱唠叨。这一般发生在夫妻之间或父母与子女之间,一方老是唠叨嘟噜,往往引起夫妻之间不必要的争执争吵和矛盾冲突,引起子女的厌烦甚至叛逆。

类似这两种毛病的“过错”,一犯再犯的人多了去了。

这里边的原因应该就是梁漱溟先生说的,首先他就不知这是“过”,没有对自己的行为省察的意识。

所以,事情搞砸之后或者矛盾冲突之后,静下来时,多反省自己的行为,提高对问题的认识,总结一下教训,就显得特别重要。

话说回来,就是有了省察意识,事后也提高了对问题的认识,即使这样也不一定就会做到“不贰过”。

因为有时候,你已养成了犯“习惯性错误”的毛病,这个惯性不好克服。一旦事发突然,情急之下,就会“重蹈覆辙”。

当然“吃一堑,长一智”,总结教训,大有必要。吃了亏,不长记性,就会永远吃亏;遭受一次挫折,不吸取教训,还会遭受更多的失败。

小错误事,大错误身!

人生充满诱惑,充满艰辛,人人都会遇到很多考验,人人都会遇到很多挫折很多坎坷,每一个人都应该常常反省自己的行为——自己做过的事、自己说过的话——争取做到“不贰过”,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次。

当然很多错误,要做到不犯第二次,对很多人来说,是很难的,“颜子复圣”才做到了嘛。

我们只有经常深刻反省,认真总结,加深认识,吸取教训,方可日臻“不贰过”。

不过我们一般人能达到南怀瑾先生说的,做不到“不贰过”,能做到“事不过三”,也不错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