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跨10年,第4次看《我的父親母親》,我哭了

第一次看《我的父親母親》是在上高中時的某個假期,極不情願的看完了這部“農村電影”。

第二次看《我的父親母親》,看出了點一部影片不過是故事簡介、總論點、分論點和經典的“現實用黑白、回憶用彩色”。

第三次看《我的父親母親》是在大學影視鑑賞課的期末考試上哭著看完的,依舊是模板式的電影淺析。

橫跨10年,第4次看《我的父親母親》,我哭了

《我的父親母親》主海報

但這一次,這個發生在文革時期樸實真摯的愛情故事才真正將藝術性和人性還有張藝謀導演極具個人風格的拍攝技巧及色彩、聲音的利用在我的心中變得明晰而動人。

世界著名的作家和導演都曾不約而同地表達過類似的言論:“世界上只有愛情和戰爭值得一寫”、“唯有愛情值得記錄成影像”,雖然時代的發展讓人們對愛情和婚姻的看法有了很大轉變,但那些甜甜的愛情故事總是讓人嚮往的,影片便將這種純粹、純真的愛情譜成了一首讚歌,在插敘和倒敘的蒙太奇手法中,在灰暗的黑白和暖調的鮮豔中,在管樂奏出的主旋律中完全烘托出來。

橫跨10年,第4次看《我的父親母親》,我哭了

《我的父親母親》劇照合集

影片中出現了很多運動鏡頭,也是即使多年未看,但提起這部影片時我第一個想起的畫面——清秀而富有朝氣的女孩奔跑在蜿蜒的鄉間小路、廣闊的田野、黃綠色的大片白樺林間。是第一次初見駱長餘的羞澀、是為了多看一眼的追逐、是為了讓心上人吃上一口她為他做的餃子的單純和執著、是為了以為心上人歸來的幻聽、也是為了病中得知心上人的消息後想要第一時間見到對方的欣喜期望。而在服裝上,女孩最常穿的紅色成為了一種象徵、一個角色名片:紅色的圍巾、紅色的棉襖、紅色的髮卡,每當年輕時的母親奔跑時,這抹紅就是畫面中最亮眼的顏色,透露出朝氣、活力、生機也有勇敢、狂熱、轟轟烈烈。

橫跨10年,第4次看《我的父親母親》,我哭了

《我的父親母親》劇照一

在故事中招娣是推動情節發展和情感表達的主體,對於駱長餘的表現很少,二人的對話也少得可憐,起初以為從始至終都是招娣的一廂情願或是當時那個年代人們對於感情古板的選擇,所以當駱長餘回來找招娣時感覺情節有些突然和牽強,但當旁白中說起父親生前最難忘的一幕是母親站在門口等他的畫面時才感受到一個細膩而含蓄的男人在這份愛情中的付出和導演在情節上的層層推進。

橫跨10年,第4次看《我的父親母親》,我哭了

《我的父親母親》劇照二

今天,第四次看《我的父親母親》,“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應該是在中國好歌曲節目中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此時此刻腦海裡響起這句歌詞,我們總說愛情早已不值得相信,上一代人的愛情觀太過戀舊太過死板,認真你就輸了……其實是我們被繁華亂了眼,太過浮躁的感情世界,太多的口是心非,太多的見異思遷,做不到一生只愛一個人。

可即使這樣,還是該抱有希望吧,總會有人沒有試探不是過客,將一顆赤誠的心捧給唯一的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