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虧是一種長線投資

吃虧是一種長線投資

俗話說:“好漢不吃眼前虧。”許多人都把“吃虧”看作是一種非常愚蠢的行為。然而,很多時候,我們的判斷都是錯誤的,一些“虧”只不過是事情的表象而已。有時,一件看似很吃虧的事,往往會變成非常有利的事。寬容、忍讓是一種美,也是一種幸福。下面故事中的主角就是寧願自己吃點小虧的人。

東漢時期,有一個名叫甄宇的在朝官吏,時任太學博士。他為人忠厚,遇事謙讓。

有一次,皇上把一群外番進貢的活羊賜給了在朝的官吏,要每人分得一隻。在分配活羊時,負責分羊的官吏犯了愁:這群羊大小不一,肥瘦不均,怎麼分群臣才沒有異議呢?

這時,大臣們紛紛獻計獻策。

有人說:“把羊全部殺掉吧,然後肥瘦搭配,人均一份。”

也有人說:“乾脆抓鬮分羊,好不好全憑運氣。”

就在大家七嘴八舌爭論不休時,甄宇站出來了,他說:“分只羊不是很簡單嗎?依我看,大家隨便牽一隻羊走不就可以了嗎?”說著,他就牽了一隻最瘦小的羊走了。

看到甄宇牽了最瘦小的羊走,其他的大臣也不好意思專牽最肥壯的羊,於是,大家都撿最小的羊牽,很快,羊就被牽光了。每個人都沒有怨言。

後來,這事傳到了光武帝耳中,甄宇因此得了“瘦羊博士”的美譽,稱頌於朝野。

從表面上看,甄宇牽走了小羊吃了虧,但是,他卻得到了群臣的擁戴、皇上的器重。實際上,甄宇是得了大便宜。

正所謂“吃虧是福”,聰明的人往往能從吃虧中學到很多的智慧,一個人若能真正懂得“吃虧”中的利害關係,那麼,他一定能在“吃虧”中獲得不小的“福分”。

古時有一位尚書,他福德頗多,子孫滿堂。在他臨終時,子孫跪在面前請求訓示,他道:“沒有別的話,你們只要學會吃虧就行了。”

有人說,世界上有三種人一點兒也不肯吃虧。一種人肚量小,吃了虧就想不開,茶不思飯不想,好像被剜了肉一樣。一種人火氣太大,吃了虧就要雙腳跳,輕則破口大罵,重則大打出手,把事情弄得不可收拾。還有一種人心眼太小,吃了虧就要睚眥必報,常常讓別人怨聲載道,讓自己因小失大。

事實上,如果你能夠平心靜氣地對待吃虧,表現自己的肚量,往往能夠獲得他人的青睞。如果過於斤斤計較,往往得不到他人的支持。要從長遠的角度思考問題,要知道吃虧實際上就是一種商業投入,吃虧就是福!

因此,當我們在人際交往或者是生意場上感覺自己吃虧的時候,不要去抱怨,要以平和的心態去對待這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