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不慕萬千繁華 紮根鄉村教育

近日,我市高三、初三年級陸續開學,對於忙於復學準備的林美珊來說,這無疑是來自春天的好消息,因為很快她就可以再次迴歸20多年來堅守的音樂教學事業。

林美珊1991年從涵江音樂班畢業,1992年曾在農峰小學任教,後調任埭頭第一中心小學至今。在教學中,她悉心呵護學生興趣,指導學生上百人參加全國、省、市組織的鍵盤、聲樂比賽獲獎。二十多年如一日,她培養了不少音樂人才,在當地是音樂教育的中堅力量,2005年被評為市骨幹教師。

雖處鄉村僻壤,林美珊一家三代共5人對教育事業慎終如始。無獨有偶,她的妹妹林麗先1995年從涵江音樂班畢業後,在邊遠的鐵爐小學任教,由於學校師資力量不足,她服從組織安排,身兼數職,不但出色完成全校的音樂教學,培養了頗多音樂人才,且經常撰寫音樂論文在省市期刊上發表,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與心得,在其他工作上也成績突出,頗得讚譽。

“小時候,父親在茶餘飯後常和同事一起彈奏樂器,我們姐妹就在旁邊聽,不知不覺就學會了。”林美珊回憶道,父親也是一名鄉村教師,她們姐妹倆的音樂造詣源於父親的耳濡目染。在她們眼裡,父親林仙利猶如松柏一樣,他不戀繁華紮根鄉村教育,在教育貧瘠之地努力澆灌希望之花。

1960年,林仙利畢業於泉州師院。由於品學兼優,他在學生時代就加入中國共產黨,畢業時分配到莆田市教師進修學院任職,後響應黨的號召,毅然來到南日中學任教,解決當時該校師資短缺的燃眉之急,且一待就是18年。

從教41年來,除教好主課外,他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從音樂、體育、勞動方面入手,提升學生整體素質。期間,他擔任化學老師和物理老師,在教學資源缺乏的鄉村學校中,他經常帶領學生走進實驗室實際操作,上過他課的同學都印象深刻,受益匪淺。

由於愛好音樂,林仙利還經常教一些家庭條件不好,但對於藝術有興趣的同學學習音樂。在教學中,他紮根鄉村,分享給學生智慧,指引他們前進,做他們的伯樂。在生活上,他時常幫助學生,自己印煤球燒水,無償供學生飲用,幫助學校修理老化電路等。

兩個女兒繼承了父親的教育情懷,林先利的大女兒林麗華是幼師畢業,在擔任幼兒老師之前曾在湖東小學和農峰小學擔任語文和數學老師,後來在埭頭邊遠地區擔任幼師職務,教書育人成績斐然。

家族第三代子孫林子樂從小愛好音樂,2017年從福建師範大學音樂學院畢業後,在泉州華光職業學院擔任音樂教師,第二年以全省筆試第一名的成績進入荔城區第一實驗小學從事音樂教學。2018年12月,榮獲市“莆仙戲曲進校園”試點學校音樂教師“莆仙戲”唱腔比賽一等獎。一家三代人,不慕萬千繁華,紮根鄉村教育,在教育這片土地上用心澆灌,期待春暖花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