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丘縣:貧困戶搖身變“股東”抱團養殖奔小康

映象網訊(記者 崔學慶 實習生 張雲飛 通訊員 閆利娜 張智涵)

不等不靠自己幹,政府支持奔小康。封丘縣5名貧困群眾投資入股搖身變股東,抱團發展養殖,共圓脫貧致富夢,點燃幸福生活希望。

“想不到50多歲了還能學一門技術,在多積累一點經驗以後我也能當師父,也能當老闆。”李信年是封丘縣黃陵鎮平街村的殘疾人還是村裡的貧困群眾,2020年他出資1萬元投入到了村裡的鴛鴦養殖場,並在這裡開始打工。他說自己幹、政府幫,在這裡不僅打工學到了技術,以後還能分紅,自己也一定能脫貧致富奔小康。說起平街村的鴛鴦養殖場不得不說一下村裡的熱心人李文鑫,一次尋常的親戚到訪,讓他又和村裡的貧困群眾聯繫在了一起,為實現大家脫貧致富開始了新的探索。

“村裡的貧困戶經常找我說想搞點種植和養殖增加一下經濟收入,春節前表哥走親戚的時候我就說了這件事情,他說你搞鴛鴦鴨養殖,我給你免費提供養殖技術和管理服務。”平街村委會主任李文鑫說,表哥的建議也得到了村裡貧困戶的一致認同,投資建設鴛鴦養殖場也正式出爐。

村裡的貧困戶李書賢、李書奇、李信年、吳瑞梅、李書民通過金融扶貧拿到的5萬元貸款,也投入到了鴛鴦養殖場,他們也成了養殖場的5位股東,加上村主任李文鑫17萬元的投資,鴛鴦養殖場投資達到了22萬元。

“投資是貸的款,也不懂技術,大家也擔心會有風險,怕錢都打水漂了。”李書賢說大家有顧慮,擔風險,李文金就給大傢伙打保票說,賺錢的是大家的,賠錢是自己的,這也讓大家吃了一顆定心丸。現在每天在這裡當養殖工人,學技術、學管理,像照顧家人一樣照顧這些寄託夢想的希望的鴛鴦,因為這些鴛鴦鴨就是大家的脫貧鴨、致富鴨。

“這一欄是4000只鴛鴦鴨,70天就可以出欄,每隻鴨可長到10斤左右,按照現在的市場行情每斤1元錢計算,可以有4萬元的贏利。”李文鑫說有國家的扶貧政策的支持,市場行情又很好,養殖發展也很順利。在有家人的幫助下,大家的努力下,養殖場一定會辦成功,大家的日子也會紅紅火火,過上富裕的生活。

(映象網新鄉新聞熱線:15903739797,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映象網“大象陪辦”電話180 0371 969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