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场血腥的宫廷政变开始了│594

吓跑司马亮之后,杨骏彻底掌控朝政,再无人能制约。

不过杨骏自家知道自家事,他非常明白,自己名声太差,也根本没什么威望之类,所以大家一定是口服心不服,迫于自己的威势,敢怒不敢言而已。

为了收买众大臣之心,杨骏效法当年魏明帝曹睿刚即位时的故智,大范围的给大臣们加官进爵,朝廷内外群臣所有人一律晋升一级,其中参预晋武帝丧事的晋升二级,二千石以上的高级官员一律封为关中侯,并免除一年的赋税。

反正是慷国家之慨,自己落人情,封呗,赏呗,只要你们愿意听我的,怎么着都行。

杨骏任命自己的外甥段广为散骑常侍,掌管机密要事,另一个外甥张劭为中护军,掌管禁军。所有应该由皇帝颁布的诏令,都是由杨骏一班人写好后,让晋惠帝司马衷看一眼,再呈送给太后看一眼,然后实行。

杨骏独揽朝政,晋惠帝司马衷傻傻乎乎的,既不明白,也不在乎,可是皇后贾南风不干了。

贾南风做太子妃时,曾因为嫉妒,亲手杀了好几个人,又曾经用手戟扔到司马衷怀孕的姬妾身上,致使孕妇肚子里的胎儿随着锋刃落地。晋武帝非常愤怒,准备废黜掉贾南风。贾充一党都在晋武帝面前替贾南风说好话,杨皇后也劝说晋武帝,认为贾充有大功于国家,就是看在贾充的面子上,也应该原谅贾南风一次。再说,贾南风毕竟还年轻,嫉妒心强,等年纪大一些,也就好了。

晋武帝因此放过了贾南风。

此后,杨皇后有意的不时严厉训诫贾南风,一方面是做给晋武帝看,另一方面也是警告贾南风不能再那么过分。

贾南风不知道杨皇后的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一番好意,认为是杨皇后在晋武帝面前故意难为、陷害自己,因而特别怨恨杨皇后。

当然,那个时候,杨皇后在台上,掌管后宫,贾南风再怨恨,也只能暗暗藏在心里。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贾南风上台了,当上皇后了。按照贾南风的想法,我该掌权了,你杨太后和杨骏等人该退居二线了,怎么还想压在我头上作威作福?不行,得想办法除掉他们。

当然,以贾南风的性格和为人,即使她和杨太后没矛盾,或者她明白杨太后当初是在帮她,但是只要杨骏借助杨太后的名义掌权,那毫无疑问就是贾南风的生死仇敌。

但是此时贾充早就病死了,贾氏一族拿得出手的人才不多,贾南风在朝堂上的力量无法和杨骏抗衡,怎么办?贾南风想到了利用司马氏皇族的力量。

贾南风先拉拢了不受杨骏重视的殿中中郎孟观、李肇(zhào),及黄门董猛等人,暗中谋划除掉杨骏、废黜杨太后的方法。

贾南风先是派李肇联系汝南王司马亮,让他带兵进京。到时里应外合,一举除掉杨骏。

可是胆小无能的司马亮,根本没敢答应。

于是李肇又联系都督荆州军事的楚王司马玮。

年轻气盛、胆大包天的司马玮,早就希望获得更大的权力,甚至对那个唯一的皇位也有那么一丝丝的觊觎之心,于是特别痛快的答应了贾南风的请求,并立刻向朝廷提出申请,请求入朝。

杨骏一直对这个凶横强悍的司马玮有些畏惧。这家伙年纪不大,但是仗着皇子的身份,横行无忌,无法无天惯了,本身也颇为悍勇,因而让杨骏也非常头疼。现在见他要求回朝,虽然不知道什么原因,但也没敢禁止,同意了。

291年2月,楚王司马玮和都督扬州、江州二州诸军事的淮南王司马允一起回到京师洛阳。

眼见支持自己的军队到达,贾南风感觉时机成熟了,连夜和孟观、李肇商议后,和皇帝打了个招呼,诬告杨骏准备谋反,然后立刻动手,准备铲除杨骏。

杨骏确实专权,但要说他准备谋反,还真的是冤枉了他。别的不说,就杨骏那威望,那人缘,他谋反谁跟他干呐?他拿什么谋反呐?

这时候的贾南风就不管你杨骏冤枉不冤枉了,反正是随便找的理由,怎么严重怎么说呗。

接下来,贾南风宣布朝廷内外戒严,以皇帝的命令下诏书,废黜杨骏的所有官职,回家等候进一步的命令。当然,这只是名义上的安排,为了显示公正的。半夜三更的,不用你下诏书,杨骏也就在自己的府中啊。而且,以杨骏的威势,谁敢去给杨骏下诏啊?杨骏也不可能接受啊。要想除掉杨骏,还是得用军队说话。

贾南风等人当然也明白,杨骏不可能乖乖束手就擒,于是命令东安公司马繇率领四百名皇宫侍卫捉拿杨骏,楚王司马玮率大军驻守司马门,任命较为中正的淮南相刘颂为三公尚书,率领侍卫守卫皇宫,以防不测。

司马繇是司马懿的孙子,琅琊王司马伷的儿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