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醫護連線中國院士“取經”看看他們都問了哪些疫情問題

非洲疫情不容樂觀。

據參考消息網4月28日報道,近十天非洲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量和死亡人數增加了40%,越來越多跡象表明新冠肺炎將在非洲暴發。

有媒體4月26日報道,世界衛生組織已經發出警告,非洲大陸可能將在3到6個月內出現1000萬例病例,但若疫情迅速得到控制,這一數字可能會少一些。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新冠肺炎大流行遠未結束,世衛組織對非洲、東歐、拉丁美洲等地區表示擔心,許多國家檢測能力不夠,數據被低估。世衛組織突發衛生事件規劃部執行主任邁克·瑞安此前說:“非洲才剛剛開始。”

自非洲暴發疫情以來,中國就一直支持非洲抗疫,包括抗議物資支援、醫療隊支援等。4月28日晚,馬雲公益基金會、阿里健康還與非洲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非洲CDC)共同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網課”——新冠肺炎醫學交流會,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呼吸病與危重症醫學專家王辰院士、中日友好醫院院長孫陽、中日友好醫院重症醫學科專家段軍向22個非洲國家、1600名醫護分享了中國抗疫經驗,包括重症患者治療、醫護人員防護經驗等。

馬雲表示,病毒不分國界,也沒有護照,真正的藥方不是隔離,而是合作。“這場疫情告訴我們,不管多麼強大的國家,在這樣的災難面前,都脆弱得不堪一擊,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獨立處理危機。”

非洲医护连线中国院士“取经”看看他们都问了哪些疫情问题

馬雲在中非新冠肺炎醫學交流會上的致辭視頻截圖

01

解禁標準

提問:在什麼情況下能解除人口比較多的城市之間的旅行限制,例如北京、羅馬這些大城市?

王辰:現在跟一兩個月之前相比,限制措施已經松多了,但是北京作為首都,措施還是嚴格的。每一個離開武漢的人都要進行核酸檢測,核酸檢測完成之後,有了這個證書才可以進入其他城市。

提問:武漢解禁參照哪些參數與指標?

王辰:您剛才提到的這個決定(武漢解禁)是很難作出的,作出這個決定之前需要收集足夠信息,許多專家、很多智庫都向中央政府提出了建議。

多位中國工程科學院士強烈建議中央政府解除對武漢的封鎖,中國智庫也提出了類似建議,最終讓中央政府作出這個決定。

我們決定封鎖武漢時,是春節期間,當時大概有500萬人即將離開武漢前往其他城市,其中有一些高度疑似病例,所以(封鎖武漢)是我們作出的最重要的一個考量。

提問:疫情下,武漢社交距離如何保持?

王辰:在武漢,每個人都還在戴口罩,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在公眾場合,要保持很大的距離,比如餐桌上,正常時期可能一張桌子旁坐8個人,而現在一張桌子只能坐5個人。學校也在逐步恢復上課,公交系統比如說穿梭巴士,上車人數也是有限制的。

02

提問:血清抗體檢測是什麼樣的狀況?

王辰:關於抗體檢測,現在在武漢只有某些人群因為調查要進行抗體檢測,其他人不進行抗體檢測。未來可能會擴大抗體檢測範圍。但是目前如果任何人想進行核酸檢測,都可以到指定醫院或臨床(機構)進行,這是大範圍可獲得的檢測。

王辰:康復血漿治療並沒有廣泛應用,大概只有兩三百例。康復血漿治療,也就是CPE療法,可能有效,但是需要設計良好的臨床實驗才能夠更好地識別其安全性與有效性。

不過,我認為康復期血漿療法仍是一種有效的療法。

非洲医护连线中国院士“取经”看看他们都问了哪些疫情问题

王辰與孫陽在“網課”現場

03

提問:新冠肺炎的俯臥位有哪些好處?

王辰:(俯臥位)在中國重裝監護室是廣泛應用的,因為國外對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ARDS治療非常重視。通過進行機械康復,腹側壓會快速上升,可以讓肺水腫快速擴散並引流。所以俯臥位在治療新冠肺炎上非常重要,特別是在重症監護室。

提問: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機械通氣治療有哪些經驗?

段軍:對於重症與危重症患者,首先要進行抗病毒療法。很多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就是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ARDS的發生,要進行急性通氣。通氣中呼吸指數200-300是低流量,150-200是高流量,都是無創的;如果小於100-150,就是有創通氣。

但機械通氣可能導致肺損傷。新冠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ARDS與慢性綜合症的ARDS是不一樣的。不管是有創通氣還是無創通氣,治療效果都比較好。只有在俯臥位有創與無創都無效的情況下才會使用ECOMO(體外膜肺氧合器)。所以檢測很重要,檢測就是看ARDS是什麼情況引起的,機械通氣是否有效,是否需要上ECOMO。

問:如何使用痰來檢測新冠病毒?

辰:我們是使用呼吸道分泌物來檢測病毒,包括唾液。中國常用的是咽拭子,有時候也會使用唾液,它的(病毒)濃度比較高,是另一個可以依賴的檢測病毒的方法。同時我們也會看典型的流行病學和臨床症狀而且不僅唾液,還有口腔的分泌物,我們也可以用來進行病毒檢測。

非洲医护连线中国院士“取经”看看他们都问了哪些疫情问题

“網課”中的非洲醫護

04

醫護人員感染防護

提問:中國醫護人員感染率情況如何?

孫陽:在中國大概有3000多例醫務人員被新冠病毒感染,其中大多數是武漢醫務人員。其他地方的醫務人員很少被感染,我們做了最大努力來保護醫務人員。最重要的一點是遵循標準、規範程序,同時提供足夠的個人防護物資。還有第三點也非常重要,就是教育,我們對所有醫務人員進行教育培訓,幫助他們更好地進行個人防護。

提問:醫務人員個人應該如何防護,免受感染?

王辰:我們的個人防護程序非常地嚴格,有PET也就是個人防護設備。在中國基本都有配備到位,可能剛開始不太容易獲得,但是後來每一個醫務人員基本都有個人防護設備。所以他們能得到很好的防護。

中國個人防護設備產能的快速攀升,對於全球疫情防控、全球醫護人員的個人防護來講也非常重要。

05

密切接觸人員追蹤

提問:如何更好地用社區工作人員來進行密切接觸人員的追蹤?

王辰:我們有不同的專門地點來保障相關人員追蹤和防護,一共有四類人:發熱病人,新冠肺炎患者的密切接觸者,輕症病例,重症病例。

這四類人員,會被送往不同的地方,發熱病人到發熱門診進行醫學檢查,識別他們發熱的原因;密切接觸人員將會在隔離點進行隔離,例如酒店單間;輕症病例會進入方艙醫院進行治療;重症患者到指定醫院進行治療。

社區醫療衛生中心的工作人員可以做一些檢查工作,比如說進行核酸檢測。

關於密切接觸人員的追蹤,這是疾控中心要做的事情,他們會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由社區醫療衛生工作人員和疾控中心團隊負責跟蹤。

在中國有不同層級的疾控中心,包括國家疾控中心、省級、市級疾控中心。疾控中心會派出醫療衛生人員來跟蹤密切接觸人員,社區街道人員、社會工作者也會進行電話跟蹤、居民登記等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社區工作者在非洲的定義跟中國不太一樣,我們兩國情況也不一樣,所以採取的措施也不太一樣。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