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庫爾勒市:昔日“懶漢”變脫貧帶頭人


新疆庫爾勒市:昔日“懶漢”變脫貧帶頭人

(通訊員趙環 胡浩浩 辛美玲)4月28日,在庫爾勒市蘭幹鄉蘭幹村一間寬敞的農家大院裡,50歲的農民安外爾•依斯馬伊力和妻子再納普汗•宰依敦走在院中筆直嶄新的葡萄長廊裡,沿著院內人行步道穿過一片梨樹林,孔雀河清澈的河水帶來絲絲涼意。這就是夫妻倆人未來過上更加幸福生活的小小鄉村“農家樂”。憧憬著未來的幸福生活,兩人滿臉笑容。
安外爾•依斯馬伊力昔日村民和親戚好友眼中的“懶漢”,在蘭幹村扶貧扶智力度的不斷加大下,思想慢慢轉變了,依靠自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夫妻兩人轉移就業,擺脫貧困,過上了好日子。
在村民的眼裡,安外爾•依斯馬伊力是地地道道的“懶漢”,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後,一直靠低保養活自己。家裡的3畝香梨園緊臨孔雀河畔,條件優越,適宜開辦“農家樂”,卻常年沒有打理過,老舊的土坯房院內雜草叢生,果樹沒人管理,髒亂差的環境,連親戚都不願意到他們家來。
“以前患過病,我和妻子都有低保,覺得夠吃就行了,就以生過病不能勞動為藉口,不想幹活,也沒有過上好日子的想法。”安外爾•依斯馬伊力說他思想的轉變是在被確認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後,村幹部經常走訪,做他的思想工作,村裡對他家的院子進行了規劃,通過系列惠民政策扶持,幫助他走上脫貧路。


得益於精準扶貧的政策,在市、鄉、村三級的幫扶下,安外爾•依斯馬伊力與妻子再納普汗•宰依敦終於開竅了,開始對生活充滿了嚮往。2018年,安外爾•依斯馬伊力在村內擔任了特設崗衛生員,每月有500元工資,妻子在家裡管理果園、院子和扶貧羊。到2019年新增羔羊11只,為夫妻倆帶來1萬多元的收入。
2019年,兩人更加努力,在鄉政府和村委會的大力扶持幫助下,他家的院子煥然一新,修起了葡萄長廊,直通孔雀河邊的人行步道,蓋起了小型大棚種上了蔬菜,建成了環保廁所。院內蓋起了80平米的羊圈,“農家樂”初具規模。
當年6月,妻子轉移就業到鄉里的文拉提村打饢社當廚師,每月的收入1000元。安外爾•依斯馬伊力在鄉政府當保安,每月收入1800元。現在他不再是村裡的“懶漢”,而是最積極的脫貧帶頭人,惠民政策、項目幫扶和就業增收讓夫妻兩人擺脫貧困走上致富路。
“安外爾•依斯馬伊力的夢想是通過辦農家樂過上更加加幸福的生活。由於缺乏管理經驗,對經營還不熟悉,目前村‘兩委’正積極想辦法聯繫合作方,幫助他共同經營農家樂,讓他的夢想早日實現。”蘭幹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劉燕鳴對安外爾•依斯馬伊力夫妻倆走上致富路充滿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