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博士說:膝關節炎的謠言很多,今天給您逐條闢謠

大家好!我是 Dr李,中醫博士後,骨傷專家。

為什麼要說膝關節炎?

我發現網絡上關於膝關節炎的謠言滿天都是,漏洞百出。

偏偏這些錯誤觀點,又特別深入人心。

比如,骨刺引起的關節疼痛,骨刺是膝關節炎的罪魁禍首嗎?

比如,膝關節炎可以根治嗎?

再比如,爬山、爬樓梯可以鍛鍊膝蓋嗎?

中醫博士說:膝關節炎的謠言很多,今天給您逐條闢謠

1、什麼是長骨刺?

骨刺本身不是病,只是關節老化退變的自然表現,也是必然的結果。

打個比方,人老了,會長皺紋,面部會鬆弛下垂,牙齒會脫落。這些都是衰老的必然結果,骨刺也是一樣,都是自然規律,不用杞人憂天,大驚小怪。

骨刺(骨質增生)是老化的必然現象。

中醫博士說:膝關節炎的謠言很多,今天給您逐條闢謠

2、什麼是膝骨關節炎?

膝骨關節炎以膝關節的腫痛、僵硬、功能障礙為主要症狀,是臨床最為常見的慢性退行性骨關節疾病。

關節軟骨的退變和破壞是膝骨關節炎核心的病理變化。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且構造最複雜的關節。

膝關節在整個生命週期中,使用非常頻繁。關節軟骨在膝關節活動中起重要作用,軟骨的主要功能是減少摩擦阻力,同時穩定膝關節,緩解壓力。

在壓力的作用下,膝關節軟骨被壓縮,類似於彈性墊的效果,保護軟骨下的骨骼不受破壞。

隨著歲月的流逝,加上一些外傷,軟骨曾經的光滑表面逐漸變得凹凸不平,軟骨層逐漸磨損,變的越來越薄,關節力線失衡,最終發生了骨關節炎。

這個時候,疼痛和活動受限就成了膝骨關節炎最明顯的症狀表現。

我們再來說說中醫的看法。

中醫上,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屬“骨痺”、“膝痺”、“鶴膝風”的範疇。

“骨痺”的病名最早記載來源於《素問·痺論》中記載有“風寒溼三氣雜至,合而為痺也。其風氣勝者為行痺,寒氣勝者為痛痺,溼氣勝者為著痺也。”

《素問·至真要大論》中“調氣之方,必別陰陽”,“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

中醫的看法是,陰陽失調是疾病發生髮展的根本原因。

具體到膝關節,關節的結構失衡,是發病的重要原因。

中醫博士說:膝關節炎的謠言很多,今天給您逐條闢謠

3、骨刺和骨關節炎究竟是什麼關係?

實際上,沒啥關係。

骨關節炎患者往往會同時有骨刺,但這並不意味著骨刺引起了骨關節炎。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骨刺是老化的必然現象。所有上年紀的人都會有骨刺,但不是每個上年紀的人都有關節炎。僅有骨刺而無關節炎症狀(包括關節疼痛、腫脹、活動受限)的健康人到處都是。只有極偶然的情況下,骨刺的生長,剛好刺激了神經,引起症狀。

簡單說,骨刺和膝蓋疼痛沒有必然關係!

4、我們該怎麼做?

對於早期無症狀的健康人群,適度的運動對預防關節退變是很有益處的。適當的活動包括慢跑,游泳,騎自行車,都對膝關節的穩定性有莫大的好處。

我們知道,軟骨自身沒有血管,所以關節滑液是營養關節軟骨的唯一的來源。

適度運動,可以促使關節滑液的分泌。關節適度的擠壓,正好可以幫助關節軟骨更好的吸收營養,增加軟骨的厚度,促使軟骨變得更加的強壯結實。

同時,運動也可以增強大腿股四頭肌的力量。更好地維持膝關節力線的穩定,延緩關節的老化和退變。所以說,適度的運動對膝關節非常重要。

適度的運動,能夠強壯軟骨和肌肉,有益無害!

但是,如果出現了疼痛、活動障礙的症狀,那就需要積極治療了。

中醫鈹針,就是治療膝骨關節炎的有力武器!

鈹針首見於《靈樞》,是針灸的一種,針尖扁平。

鈹針治療,精確鬆解關節周圍軟組織的痙攣,快速改善關節周圍的血液循環,疏通氣血,消除疼痛。

另一方面糾正關節力線,恢復膝關節的結構穩定,減緩關節軟骨的破壞和磨損。

簡單說,鈹針治療,鬆解軟組織的痙攣,恢復關節平衡,從而消除疼痛。

總結一下:

1、骨刺(骨質增生)是老化的必然現象。

2、骨刺和膝蓋疼痛沒有必然關係!

3、鈹針治療膝骨關節炎,筋骨並重,療效顯著!

中醫博士說:膝關節炎的謠言很多,今天給您逐條闢謠

我是中醫博士後李樹明,堅持做有用、有趣、接地氣的中醫科普。

歡迎您的轉發、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