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里边境线上筑起防范境外疫情钢铁防线!吉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硬核“迎战”

防范境外疫情输入刻不容缓,保卫人民健康安全重于泰山。面对当前仍然严峻的境外疫情输入形势,特别是日益陡增的疫情经陆地边境输入压力,吉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全警出动,再次吹响战“疫”冲锋号,在“两江一线”的千里边境线上筑起防范境外疫情经陆地边境输入的钢铁长堤。

住在百姓家中的“一线哨兵”

在千里边境线上筑起防范境外疫情钢铁防线!吉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硬核“迎战”

民警冒雪踏查边境一线

我省有着长达1000余公里的边境线,山水纵横交错,地理环境复杂。除13个对外开放的国门口岸外,还有众多易于越境的山口、便道、渡口,部分地区与周边国家边界仅有“咫尺之隔”,人员非法出入境只需“几步而已”,如何最大程度打击非法出入境活动,严格边境地区管控是防范疫情经陆地边境输入的关键。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上草帽村是距离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最近的村落,直线距离仅有5公里。半个月前,村民王某家中来了两名长期住户,他们每天都会拿着本和相机沿着边界走上二三趟,详细查探边境技防物防设施,这两人便是该村责任区民警吕彦鹍和李千龙。

只有离得越近、才能看得越清、继而管得越牢。该总站紧密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启动了“进户驻防”计划,指导所属边境管理支队及时优化调整警力布防,部署300余名警力进驻32个边境重点村屯,让民警直接住在距离边境最近的100余户村民家中,形成“联营式”“守望式”防控阵列。“零距离”落实边境通外山口、便道、渡口看管举措,“全天候”巡查易于容留、藏匿人员的隐蔽场所,确保第一时间及时发现非法入境人员,第一时间打击非法出入境、走私、贩毒等违法犯罪活动。

为有效切断疫情传播扩散通道,该总站会同相关部门在进出边境地区要道设立执勤卡点和疫情监测点285处,严格进出边境地区人员防疫检查和信息登记,严查严堵不法人员绕关避卡进入内地。4月份以来,累计盘查进出边境地区人员1.6万人、车辆1.1万台,劝返劝离外来人员62人,查获贩卖毒品案件1起。

重点人员管控的“两件法宝”

在千里边境线上筑起防范境外疫情钢铁防线!吉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硬核“迎战”

民警向辖区群众宣传边境政策法规

在延吉、珲春、图们、集安等边境城市,有相当一部分人员在俄罗斯、韩国等国务工,此类在外务工人员已经成为我国输入性病例的源头之一。针对这类人员的管控,民警手里的“一套系统”和“一份档案”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套系统”是指“一标三实信息系统(标准地址,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它涵盖了每一名辖区人口的所有基础信息。“一份档案”是指责任区民警专门建立的“在外务工人员管理档案”。

在通化边境管理支队太王边境派出所,责任区民警潘国旭最为重要的事情之一便是定期通过电话或微信与在韩务工人员崔某联系,掌握其最新动向,特别是有无近期回国的打算。对于联系不到的在外务工人员,民警则会依托“一标三实信息系统”详实、广泛的人员关联网络,通过询问其亲属、朋友侧面了解现实情况。通过这“一套系统”和“一份档案”,民警基本实现了对在外务工人员的信息化、动态化、轨迹化的追踪管理,特别是实现了对此类人员归国的提前预警,为相关防疫部门实施闭环管理提供了信息支撑。

在实施“精准化”人员管控的同时,该总站所属派出所积极会同卫生、防疫部门,逐村逐区逐户逐人全面摸排从重点地区返回边境辖区、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等重点人员,做到境外返回人员必见面、辖区居留的境外人员必见面,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警民共同构筑的“防疫堡垒”

在千里边境线上筑起防范境外疫情钢铁防线!吉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硬核“迎战”

民警与解放军、护边员共同巡逻

该总站充分依托村干部、护边员、联防队、解放军边防部队等群防群治力量,组建50余支“红旗巡逻队”,每天开展边境巡逻踏查;选配200余名“信息收集员”,随时上报边境一线动态,确保每处通外山口、便道、渡口都有人看管把守,不给不法分子任何可乘之机。

“硬举措”掷地有声,“软办法”接续跟进。该总站结合“边境政策法规宣传月”活动,部署所属单位在辖区醒目位置悬挂宣传条幅200余幅,发放汉朝、汉俄双语版疫情防控宣传单3.5万份,通过微信群、电信公司推送温馨提示、防疫短信1.6万余条,教育引导群众理性应对疫情,严格遵守边境政策法规,不引带、不运送人员非法出入境,不藏匿、不容留境外人员和入境避疫人员,自觉抵制参与走私等涉边违法犯罪活动。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