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灣暢通工程建17個驛站 首個高標準驛站造型似“蟲洞”

海口灣暢通工程建17個驛站 首個高標準驛站造型似“蟲洞”

目前,海口灣暢通工程從鐘樓到萬綠園已經暢通。南國都市報、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記者 汪承賢 攝

海口灣暢通工程全長19.6公里,預計總投資10億元。建設內容包括慢行道、跑步道、騎行道、防洪堤整治、道路交通整治、景觀環境改造、生態環境整治、配套設施建設及17個驛站建設。

南國都市報、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4月22日訊(記者 黨朝峰)日前,海口灣暢通工程二期項目首個高標準驛站建設已全面復工,進入滿負荷施工狀態,施工人員正在加快衝刺,全力確保今年10月底按時保質完工,高標準打造濱海網紅打卡點。

據瞭解,海口灣首個高標準驛站項目,位於世紀大橋西側,世紀公園音樂廣場旁,毗鄰海岸,總建築面積1380平方米,為海口灣暢通工程3號高品質驛站。該項目共有三層,地下一層,建築面積64平方米,設備用房;地上兩層,建築面積1316平方米,包含讀書體驗館、咖啡服務檯、影音空間、屋頂觀景露臺、衛生間等,是市民遊客休閒讀書的好去處。

參建單位齊心協力,加大人員、機械、材料投入力度,目前,已完成樁基施工。為了高標準建設驛站,項目邀請著名建築大師馬巖松操刀設計,MAD建築事務所和華東建築設計研究總院共同參與深化設計方案。建築造型採用“洞”的概念,外部空間開放的視野讓人們既可以從不同角度眺望大海,也可回看城市,就像在兩個時空之間的“蟲洞”中穿梭。

一期啟動美蘭區及龍華區示範段,其中美蘭區示範段約2.154公里,龍華區示範段約4.49公里,規劃沿水域岸線總長度約6.644公里。二期則包括海甸溪北岸東起橫溝河,西至世紀大橋;海甸溪南岸東起橫溝河、西至人民橋節點公園西側,兩岸全長約7公里。三期建設主要分佈在龍華區。

海口灣暢通工程二期項目經理陳澤賓介紹,目前正在施工的二期項目根據工程實際,項目現場設置了多個相對獨立的作業面,同步施工,保障進度,爭取今年7月份實現三道貫通。

該項目因地制宜打造海甸溪北岸露天親水公園休閒節點,及籃球場、排球場、青少年活動中心等公共活動場所,重點進行綠化、亮化、美化升級改造。邀請專業設計師對慢行系統重新設計,在多次實地調研走訪的基礎上對地形地貌進行了全面摸底,巧借地勢,精細保護生態,科學設計建造步行道、跑步道、騎行道等三道的流線,讓市民日常使用更加舒心便捷。

海旅集團將深入借鑑上海黃浦江兩岸貫通工程先進經驗,在高質量規劃指導下,堅持工匠精神全力建設好海口灣暢通工程,打造優質濱水公共開放空間,因地制宜設置多樣化公共服務設施,彰顯海口文化魅力和歷史底蘊,提升城市規劃與建設品質,還海還岸還景於民,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原標題:海口灣暢通工程建17個驛站 首個高標準驛站在世紀大橋西側 造型似“蟲洞” 市民可看書喝咖啡觀海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