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币时代即将结束?央行数字货币将带来哪些巨大变革?

纸币时代即将结束?央行数字货币将带来哪些巨大变革?


纸币时代即将结束?央行数字货币将带来哪些巨大变革?


4月14日,一张央行的农行数字货币钱包(英文简称叫做“DCEP”)内测APP的页面广为流传。据称深圳、雄安、成都、苏州为试点城市。


有图片显示,DCEP钱包支持数字资产兑换、数字钱包管理、数字货币交易记录查询、钱包挂靠等功能,同时也支持扫码支付、汇款收付款、手机芯片等基本功能。


分析指出,这将重构支付生态,引爆万亿规模的市场。


什么是央行数字货币?


央行数字货币应用落地无疑一个大消息。但是,央行数字货币究竟是什么?


此前,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对其进行了清晰定义,即“其功能属性与纸钞完全一样,只不过是数字化形态”,“是具有价值特征的数字支付工具”。


即央行数字货币的金融本质:人民币现钞一致。


央行数字货币就是指中央发行的数字货币,属于央行负债,具有国家信用,与法定货币等值。


定位上,DCEP是M0替代(纸钞和硬币),而不是M1(M0+活期存款)、M2(M1+定期存款)。


DCEP是不记名的,只追踪使用者资金的流向,记录是透明的,这是与现金支付最大的不同。

纸币时代即将结束?央行数字货币将带来哪些巨大变革?


有人可能会说央行数字货币听起来和支付宝、微信支付好像差不多,究竟有何区别?


第一:央行数字货币替代M0,其功能和属性与纸币相似,只不过形态是数字化的。而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走的是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结算,属于M1和M2级别的数字化,不具有M0级别法律效力,更不可能取代M0。


M0:一般指的是流通中的现金;


M1 :一般包括 M0 + 各单位的活期存款;


M2:包括 M1 + 居民储蓄存款 + 单位定期存款 + 单位其他存款 + 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第二,央行数字货币支付只需要电,央行数字货币的优势是可实现双离线支付。与终端设备绑定,能完成取现、支付和存储数字货币等基本操作。而支付宝、微信第三方支付需要电和网络。


第三,央行数字货币具有法偿性、匿名性;第三方支付皆不具备。央行数字货币并不是我们银行卡里的一串数字,它像纸币一样,有面额、有数量、能分开。关键是还不需要绑定任何银行账户,某种程度上吊打微信支付宝。而微信支付宝只是一个第三方支付平台,最后还是要找银行结算。


纸币时代即将结束?央行数字货币将带来哪些巨大变革?


央行数字货币到底有什么好处?


1、节省了我们的银行卡。央行数字货币与普通银行账号相比,最大的差别是颠覆了银行账号体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统一的电子钱包。这意味着我们不用再去每个银行单独开户,一大堆银行卡的时代宣告结束。


2、洗钱、非法交易或许无处藏匿。虽然我国有些城市,现金已经基本消失,但仍还有。现金的匿名就给了毒品交易、赌博、贪污受贿和洗钱藏污纳垢的空间。


比如说现在的手机支付直接降维消灭了小偷行业。央行数字货币让每个人的资金账户都归集在央行,全面现金电子化,就可以记录每一笔交易,限制非法行为。商业的现金电子化,对隐私权与公开信息的取舍造成很大的挑战。央行数字货币,非商业性质,对公民的隐私保护会更注重。


3、宏观经济调控。还有就是让负利率成为央行政策的一种可行工具。现在经济不景气,全球都在降息,刺激民众将储蓄向消费转变,鼓励企业融资。但利率降到零就无法再继续下降了。


如果存款利息是负值,我们看到自己的银行存款余额不断的变少,自然会将存款提取成现金,放在家里。因为对于现金而言 ,账面价值始终不会下降。


一旦现金被电子化的央行货币完全替代,负利率就完全有可能,给央行的货币政策带来更大的操作空间和想象性。简而言之,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将变得更加精准高效。


还有就是能让纸币的流通环节减少,纸币、硬币的发行、防伪、印制、回笼、贮藏各个环节都需要成本,在数字货币时代,一切都不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