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教育局:新建、改建、扩建8所中小学,进一步促进教育质量平衡

滨州市教育局:新建、改建、扩建8所中小学,进一步促进教育质量平衡

滨州市教育局:新建、改建、扩建8所中小学,进一步促进教育质量平衡

滨州市教育厅副厅长刘春国,教育局党委书记、教育局局长工委,在今年年初的“光明目标”政务公开活动上发表讲话。

2020年,市教育局承诺做好以下工作: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大幅度提高群众满意度,全力打造全省第二广场。

一、以人民满意为标准,进一步推进教育优质均衡

一是教育民生促均衡。完成解决大班额、学前教育三期行动计划、居住区幼儿园专项整治三大工程,投资6.8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8所,投资2.17亿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75所,完成128处居住区幼儿园整治任务。投资1.2亿元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提升工程,改善项目学校27所。配合实施乡村教师“安心工程”,推进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建设。扎实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巩固提升全省先进地位。二是教育扶贫促均衡。精准资助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让一名孩子因贫失学。三是教育信息化促均衡。优化教育公共服务“云平台”,实施校园网升级和创客空间普及工程,培育信息化样板区、标杆校。四是优化师资促均衡。农村学区按1%比例设特级教师岗,建立“名师”计划奖励制度。建立教育智库,推进“面试+考察”招聘,加强教育人才引进工程。试点委培初中起点师范生。五是集团化办学促均衡。推动集团校“一体化”发展,打造优质教育品牌。支持渤海科创城K12国际学校项目,遴选1~2所中学试点建设“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培养基地。

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进一步促进教育内涵发展

一是加强道德教育,提高素质。实施“学科教育”建设工程,创建国家“家校联合教育示范区”新成果。二是掌握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开展符合标准的常规教学活动,优化教学过程和作业设计,探索跨学科综合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三,关注高效课堂,提高质量。开展“深化高效课堂建设年”,加强普通高中教学和高考改革研究,推进“学习社区”和百名技工入园等项目。第四是提高体育质量。我们将贯彻培育精神、强身健体、发展精英的思路,力争成为全国优秀校园足球改革实验区。第五,提高评价质量。完善基础教育评估体系,打造全省领先的教育评估“滨州model”,引领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三、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激发教育发展活力

一是推进学校治理制度改革。应最大限度地释放权力,应给予学校和校长学校更大的办学自主权,应给予具有中级或低级专业职称的试点学校选择和任命学生的自主权。精简学校管理岗位,实现“扁平化管理”。二是深化教师管理机制改革。深化“县级招生”和校长等级制度改革,公开接受教师和家长的评价。实施绩效工资增量改革,实现“多劳多得、绩效优异”。三是创新产学结合的校企合作机制。启动共建职业教育高地工作,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新增50家校企合作企业,建设30个校企合作示范专业。调查企业需求,全年培训30万技术人员。四是创新办学模式,搞好“八校”建设。建立校地联席会议制度,大力推进高校建设。按照“边申请边建设”的原则,渤海科技大学的申请材料准备工作将于上半年完成,教师队伍、专业设置和课程计划将于年底完成。我们正与卫健委,市一起积极筹备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滨州分校和山东卫生职业学院的成立。推进滨州大学更名、滨州医学院优势学科整合、滨州职业学院优势专业本科试点,提升市级技工学校和市级技师学院办学水平。

四、以作风转变为保障,进一步提升教育战斗力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开展增强硬作风、锻造硬队伍“双硬行动”,向社会公开承诺服务37项,做到服务最优,时间最短。二是推动师德师能双提升。持续开展“师德建设年”,按照“三专”干部要求,启动教师校长专业发展大提升行动,培养教育家型教师和校长。三是提升教育服务水平和满意度。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做好各类人才子女入学工作的指导意见》,主动服务企业、学校,实行服务联络员制度,一对一送服务上门,帮办代办,为优秀人才子女提供44所优质学校。四是做好疫情防控复学保障工作。完善开学工作预案,建立师生健康台账,明确责任,对学校重点区域全面清洁消毒,切实做好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