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官窯瓷器,為什麼那麼火? (內有參考價格)


明清官窯瓷器,為什麼那麼火? (內有參考價格)

明清官窯瓷器,為什麼那麼火? (內有參考價格)

37 清乾隆 鬥彩加粉彩庭院嬰戲圖罐

說明:拍品在造型、紋飾上皆與北京故宮博物院清宮舊藏清乾隆粉彩嬰戲圖罐完全相同(參見《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琺琅彩 · 粉彩》,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年,頁106,圖92),殊為可貴。據清宮檔案乾隆四十五年四月二十九日九江關監督呈貢檔中記載:“奉旨九江關監督額爾登布所進:……成窯五彩娃娃葢罐一對……”可知拍品此式嬰戲圖罐於乾隆年間稱謂為娃娃蓋罐,繪此式圖案者皆為吉利喜慶,飽含皇室所追求的“子孫綿長,多子多福”之寓意。

拍品造型靈巧精緻,線條圓潤飽滿,瓷胎堅實縝密,通體滿施白釉,釉面透潤瑩潔,罐身外壁以鬥彩加粉彩繪庭院嬰戲圖,祥雲飄逸,石橋如虹,蕉葉碧翠,奇石林立,朵花清麗,綠草依依,一派春意盎然之景,眾童子皆梳髮髻,周身綢緞錦衣,面龐白皙紅潤,神態稚拙活潑,於庭院之間嬉戲玩耍,一粉衣童子頭戴髻冠,手舉繩鞭,身駕竹馬,格外醒目;其旁童子或仰頭敲鑼,俯身打鼓,或舉旗執帳,舉高遠望,場面熱鬧非凡,寓意喜慶吉祥。整器製作細緻入微,繪工精妙絕倫,氣韻生動自然,色調搭配合理,粉彩柔和綺麗,鬥彩明豔雅緻,描金富麗華美,當為清代乾隆朝之御窯典範精品,傳世僅見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相同之作,今之所見,實屬難得。

15.3 cm. Height.

RMB: 600,000-800,000

<code>


明清官窯瓷器,為什麼那麼火? (內有參考價格)

明清官窯瓷器,為什麼那麼火? (內有參考價格)

63 清雍正 青花淡描金玉滿堂紋缸式小杯

展覽:佳趣雅集:瓷中佳趣——明清官窯特展,2015年11月11-15日

說明:清代雍正朝瓷器精華內斂,頗具風骨,既有別於康熙窯的粗獷大氣,又有別於乾隆窯的精工巧思。雍正仿古瓷代表了此一時期製瓷的最高水平,成化瓷器秀雅清逸,雍正皇帝尤為喜愛清宮造辦處檔案中有多處記載,其以成化瓷為模板的燒造旨意,拍品即為此類器的傑出代表,與香港佳士得1988年5月18日所拍編號174清雍正青花小杯皆為此類青花淡描製器,可與成化青花器相之媲美,此件制式之小,在雍正御窯青花器中極為罕見,頗為稀有珍貴,傳世難得。

敞口小杯,臥足缸式造型,精緻穩重,盈手可握。杯內施白釉,光素無飾,突顯瓷釉之美。外壁通景以青花淡描魚藻圖,水中之色淡雅恬靜,水藻漂浮搖曳,各式魚兒悠然潛游,體態肥腴,大小各異,描鱗勾腮,靈動自如,富具動感。全器畫意洗練超凡,筆觸流暢纖細,佈局疏朗有致,青花淡雅清新,呈色自然穩定,極具明顯成化官窯青花器之風格,極富雍正皇帝之審美趣味,堪稱雍正官窯佳作。

4.3 cm. Diam.

RMB: 1,200,000-1,900,000




明清官窯瓷器,為什麼那麼火? (內有參考價格)

80 清雍正 寶石藍釉大缸

記錄:

紐約蘇富比,2006年3月30日,編號318

出版:《中國古代瓷器藝術》,安徽美術出版社,2011年,頁112,圖049

展覽: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古代瓷器藝術展覽,2011年3月26日-2012年3月26日

說明:藍釉始於元代,為明清官窯的重要品種,清代御窯將此釉色專稱為“霽青”,取光風霽月,澄雅宜人之意。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乾隆帝歲朝行樂圖(參見《清宮生活圖典》,紫禁城出版社,2007年,頁224,圖3659)中有與此缸相同器皿陳設於清宮御花園中,尤顯珍貴。

此缸形制碩大飽滿,沉穩莊重,唇口內收,豐肩斂腹,下出平底。器外壁通體施霽藍釉,胎體堅實細膩,釉面均勻瑩潤,色調深沉濃豔,如若藍寶石之色,明麗絢爛,光暈內斂;內壁及口沿施白釉,釉色通透潔淨,白中閃青。此器除霽藍釉外尚有青花器,但傳世品極為少見,為典型雍正宮廷陳設器,有“河清海晏,時和歲豐”之吉祥寓意。

39 cm. Diam.

RMB: 5,000,000-8,000,000




明清官窯瓷器,為什麼那麼火? (內有參考價格)

明清官窯瓷器,為什麼那麼火? (內有參考價格)

明清官窯瓷器,為什麼那麼火? (內有參考價格)

明清官窯瓷器,為什麼那麼火? (內有參考價格)

12 清雍正 鬥彩內薔薇外折枝三多紋小杯

記錄:香港佳士得,2013年5月29日,編號2268

說明:拍品與玫茵堂所藏清雍正鬥彩三多紋杯一對(參見《玫茵堂藏中國陶瓷 · 卷二》,倫敦,1994年,頁178,圖1748)形制、紋飾皆為相同,實屬難得。小杯輕靈娟秀,瓷胎輕薄細膩,釉色亮麗清新,通體施白釉,外壁以鬥彩繪折枝佛手、蟠桃、石榴,系福壽三多紋飾,壽桃黃裡透紅,佛手嬌黃欲滴,荔枝黃紅相映,碗心繪折枝薔薇,紅花富貴綺麗,綠芽清新自然,整器雋雅端秀,畫意吉祥,技巧靈活多變,細膩生動,為清花卉雍正鬥彩之典型佳器。

福壽三多紋是瓷器裝飾中的吉祥圖案,佛手柑諧意為“福”,桃子多壽而諧意“壽”,石榴多子而諧意“多子”,表現多福多壽多子的頌禱,稱為“福壽三多”,典故源於《莊子·外篇·天地》:堯觀於華封,華封人祝曰:“使聖人壽,使聖人福,使聖人多男子”,表現多福多壽多子的頌禱。

7.2 cm. Diam.

RMB: 600,000-900,000




明清官窯瓷器,為什麼那麼火? (內有參考價格)

明清官窯瓷器,為什麼那麼火? (內有參考價格)

25 清康熙 五彩花神杯(一月水仙花)

記錄:香港佳士得,1999年11月2日,編號546A

說明:十二月令花神杯是代表康熙御瓷藝術成就的標誌性器物,其打破器物組合以對為單位的傳統設計觀念,而依月令之數為一套,紋樣裝飾更見佳妙,取十二月令花神為之,配列贊賦,求詩印畫三者之融合。其發明體現出瓷器設計中人文因素的不斷吸納和增強,下啟雍乾秘府瑰寶——琺琅彩瓷詩文裝飾之先風,反映康熙一朝文人典雅的審美情趣。

水仙杯為十二月花神杯之首,所繪水仙花神圖案,為一月之代表(參見耿寶昌著:《明清瓷器鑑定》,紫禁城出版社,1993年,頁207),雋秀怡人,小巧可愛,胎釉瑩潤,質薄如紙,外壁一面以青花五彩繪水仙壽石圖,水仙妖嬈,花開正妍,風枝招展,壽石鬥立,另一面題詩:“春風弄玉來清書,夜月凌波上大堤”,後鈐一“賞”字篆印,運筆遒勁,尤見深妙,整器造型輕盈秀妍,諸彩妍麗而不俗,筆意細膩而不媚,紋飾秀逸而不失鋒芒,氣息文雅清新,為康熙官窯瓷器上乘佳品之作。

RMB: 150,000-180,000




明清官窯瓷器,為什麼那麼火? (內有參考價格)

明清官窯瓷器,為什麼那麼火? (內有參考價格)

明清官窯瓷器,為什麼那麼火? (內有參考價格)

11 清雍正 鬥彩八吉祥梵文蓮瓣盤

記錄:香港佳士得,1997年4月27日,編號745

說明:拍品品種與徐氏藝術館藏品相同(參見《徐氏藝術館·陶瓷Ⅳ·清代》,圖134),擬取蓮花為形,設計精巧。全器紋飾富麗華貴,繪製精細,是少見的雍正鬥彩之佳器。

蓮和梵文都屬於佛教符號,雍正皇帝對佛教虔信甚深,他自小熟讀經典,在王府和宮中先後多次舉行法會,修煉禪定和藏傳佛教密法,自比“釋主”,雍正十二年更是將潛邸改建為雍和宮。此蓮花盤即為當時雍正皇帝崇信佛教的一例佳作。

19 cm. Diam.

RMB: 300,000-500,000




明清官窯瓷器,為什麼那麼火? (內有參考價格)

明清官窯瓷器,為什麼那麼火? (內有參考價格)

29 清乾隆 鬥彩團壽紋盤一對

來源: Inder Rieden收藏(其中之一)

記錄:香港蘇富比,1993年5月27日,編號188(其中之一)

倫敦佳士得,2004年7月8日,編號442(其中另一隻)

款識:“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書款

說明:拍品器形規整,通體以鬥彩裝飾,外壁飾蠶紋變體壽字,別具巧思;盤心亦繪壽字紋,中心寫團壽,圍繞八個異體梵文壽字,外飾卷草紋一週。紋飾主題明確,當為乾隆時期宮廷壽辰用器。

20.7 cm. Diam.

RMB: 400,000-500,000




明清官窯瓷器,為什麼那麼火? (內有參考價格)

明清官窯瓷器,為什麼那麼火? (內有參考價格)

50 清道光 五彩“嶰竹”款內蟠桃九熟外安樂圖臥足碗

說明:道光皇帝即位後,於圓明園內修建了一處江南園林風格的書齋,四週翠竹環抱,取名為“嶰竹居”,為其讀書、休憩和批閱奏摺的地方,所以道光皇帝也自號“嶰竹主人”。當時景德鎮官窯燒造了許多款識為“嶰竹主人造”的精美御用瓷器,供道光皇帝在嶰竹居內使用。

此碗臥足式樣,秀氣婉約,外壁通景以五彩繪安樂圖,秀石碧草,靈獸拉承祝壽之物,後隨麻姑,玉立纖秀,交談甚歡,或持靈芝,或捧壽桃,其間仙鹿追隨,空中祥蝠盤旋,旁題“安樂圖”、“嶰竹置”,後繪礬紅“嶰”“竹”閒章款;碗心內繪折枝九桃紋樣,有福壽延綿之吉慶寓意。全器施彩明麗豐富,運筆圓潤流暢,極具素雅之美。

12.2 cm. Diam.

RMB: 20,000-30,000




明清官窯瓷器,為什麼那麼火? (內有參考價格)

明清官窯瓷器,為什麼那麼火? (內有參考價格)

33 清十八世紀 墨彩詩文梅竹雙清圖小杯 (彩或為後加)

說明:雍正一朝瓷器輕巧俊秀、工麗嫵媚。纖細秀麗增一分則拙,減一分則陋,比例協調,恰到好處。拍品紋飾及款識與臺北故宮博物院所藏清雍正琺琅彩瓷赭墨梅竹圖碗一對極為相似(參見《金成旭映: 清雍正琺琅彩瓷特展》,臺北,2013年,頁137-139,圖56),而口徑及底足尺寸與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乾隆六年瓷胎畫琺琅錦上添花綠地酒鍾一對相同(參見《華麗彩瓷——乾隆洋彩》,臺北故宮博物院,2008年,頁219,圖79),可資參照,殊為珍貴。

造型小巧,別緻玲瓏,胎體輕薄,施釉瑩潤,外壁以墨彩繪歲寒三友連枝圖,松、竹、梅各顯奇姿,蒼松虯枝蜿蜒,曲折迂廽,翠竹橫欹而出,經冬不凋,梅花破蕊怒放,歷寒雪而暗香愈濃,一側題字:“月幌見踈影,墨池聞暗香”,句首紅料鈐一印:“先春”,句尾壓尾朱、白二印:“壽古”、“君子”。器底帶“雍正年製”二行藍料宋體字雙方框款。整器佈局嚴謹考究,繪製因循章法,運筆豐富瀟灑,畫意流暢生動,儼然水墨意態,清妍揮灑,彰顯文人雅士之高遠志向。

7.3 cm. Diam.

RMB: 30,000-50,000




明清官窯瓷器,為什麼那麼火? (內有參考價格)

明清官窯瓷器,為什麼那麼火? (內有參考價格)

42 清乾隆 粉彩開光折枝花卉御製詩文雙聯鼻菸壺

說明:據清宮檔案乾隆五十三年八月初二日九江關監督海紹呈貢單:“ ……御製詩洋彩雙連鼻菸壺二十件……”由此可知乾隆年間御製詩洋彩雙連鼻菸壺之燒造呈貢狀況,且檔案所載應即為拍品之所屬。

拍品設計別緻,新穎精巧,呈雙聯式,前後排列,外壁口沿繪花卉紋,腹部兩面開光一聯題:“薄縠輕綃麗午風,畫堂人靜暮春融,重門難把芳心綰”,後落紅印“乾”、“隆”,側聯繪折枝牡丹圖;背面一聯題:“繁紅豔紫殿春餘,第壹揚州鍾色殊,逞畫風流還直恨,被人強喚是花奴”,後落紅印“宸”、“翰”,側聯折枝桃花圖,整器造型討巧可喜,色調柔麗妍麗,筆觸細膩精準,書法古樸遒勁,紋飾飽滿雍容,更顯匠心獨具。底書紅彩“乾隆年製”四字篆書款,傳世較為少見,殊堪珍賞。

煙壺所繪詩句錄於乾隆《御製樂善堂全集定本》,卷二十八,“題鄒一桂花卉十二幅”之《碧桃》及《芍藥》。

6.5 cm. Height.

RMB: 350,000-500,000





明清官窯瓷器,為什麼那麼火? (內有參考價格)

明清官窯瓷器,為什麼那麼火? (內有參考價格)

9 民國 粉彩詩文松蔭放馬圖玉梅瓶一對

說明:拍品形制、紋飾與倫敦佳士得1974年11月25-26日所拍編號181粉彩馬圖尊一對完全相同,皆為端正雋雅,成對而存,難能可貴,可資參照。

瓶小巧精緻,胎白質堅,通體施白釉,正面以粉彩繪郎世寧筆意松蔭放馬圖,林蔭下駿馬健碩,姿態各異,悠閒自得,栩栩如生,背面題:“金勒馬嘶芳草地,玉樓人醉杏花天”,句首紅料鈐印:“朵雲軒”、“御製”,句尾壓尾印:“郎世寧”、“恭繪”。用筆纖細精湛,紋飾細膩靈動,設色明妍鮮亮,佈局疏朗飽滿。

瓶上詩文出自明朝第一狀元吳伯宗《榮進集》卷二,“大駕春巡詩應製”一詩。

參閱:《華麗彩瓷——乾隆洋彩》,臺北故宮博物院,2008年,頁166,圖54

19.5 cm. Height.

RMB: 150,000-180,000




明清官窯瓷器,為什麼那麼火? (內有參考價格)

45 清道光 珊瑚紅地粉彩皮球花紋碗一對

記錄:香港拍賣行,1990年11月18日,編號257

款識:“嶰竹主人造”五字雙行篆書款

說明:拍品形制周正,秀雅清麗,胎釉細膩,碗身外壁施珊瑚紅釉,其上以粉彩繪皮球花紋樣,其內壽桃飽滿,花卉嬌麗,相疊相合,五彩繽紛,碗內及底皆施松石綠釉,口沿描金,富貴華美,成對保存,頗為不易。器底以礬紅落“嶰竹主人造”五字雙行篆書方框款。

皮球花又名“團花”,因組合形式多樣,可變化出不同的圖案,始創於清代康熙年間,盛行於雍正,是當時瓷器及漆器上非常流行的紋飾。

12.4 cm. Diam.

RMB: 80,000-100,000




明清官窯瓷器,為什麼那麼火? (內有參考價格)

56 民國 粉彩洞石花蝶紋杯一對

記錄:紐約蘇富比,2008年3月18日,編號167

說明:敞口小杯,深腹圈足。內壁光素,外壁繪粉彩洞石花蝶圖,玲瓏石間菊花盛開,翠竹點點,一隻彩蝶飛舞其間,生機盎然。底落“洪憲年製”紅彩方章款。全器構圖舒朗有致,施彩雅麗,為少見的民國杯類瓷繪之佳作。在德國著名瓷器收藏家Weishaup珍藏19-20世紀中國瓷器藏品集中收錄有一對與拍品相同的“洪憲”款粉彩花蝶杯,可資參閱。

參閱:《From The Dragon's Treasure》,1987年,頁132,圖183

8.6 cm. Diam.

RMB: 80,000-100,000




明清官窯瓷器,為什麼那麼火? (內有參考價格)

76 清康熙 寶石紅釉高足杯

出版:東方陶瓷學會,單色釉的世界,倫敦,2009年,頁76,圖167

展覽:單色釉的世界,東方陶瓷學會,倫敦,2009年

說明:高足碗也稱高足杯,又稱馬上杯、靶杯,原為馬背上的遊牧民族慣用,主要作為飲酒器使用,此類器型後流行於元明清三代。拍品小器大樣,靈秀周正,盈手可握,別具趣味。碗身外壁盡施霽紅釉,釉色紅潤高雅,髮色純正豔麗,碗心器底白釉瑩潔,口沿一圈“燈草口”,碗心青花雙圈內楷書署“大明宣德年製”六字雙行寄託款。

9.9 cm. Diam.

RMB: 110,000-200,000




明清官窯瓷器,為什麼那麼火? (內有參考價格)

明清官窯瓷器,為什麼那麼火? (內有參考價格)

98 明十六世紀 白釉暗刻纏枝花卉紋葫蘆瓶

記錄:倫敦蘇富比,1971年12月14日,編號143

香港蘇富比,1979年5月21日,編號70

香港蘇富比,1986年11月18日,編號70

紐約佳士得,1990年6月1日,編號172

說明:拍品形制及紋飾與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明成化青花纏枝蓮紋葫蘆瓶極為相似(參見《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裡紅(中)》,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年,頁3,圖2),而此件於白釉暗刻纏枝花卉紋飾更為飽滿細緻,殊為難得。

拍品為明中期葫蘆瓶式之經典制式,造型秀美端莊,渾圓飽滿,通體皆施白釉,瓷胎精細縝密,釉色光潔瑩潤,光照見影,溫潤如玉,呈現甜淨之美。瓶身外壁以暗刻為飾,頸飾蕉葉紋、纏枝如意紋,上下腹部皆飾纏枝花卉紋,各式花卉爭相齊放,牡丹嬌媚吐豔,蓮花清新玉立,枝葉繁茂蔓延,束腰處刻忍冬紋,足牆飾仰蓮紋。整器麗質非凡,刻工流暢細膩,佈局疏朗自然,白釉的素淨與暗刻的內斂相融而合,氣質含蓄典雅,格調幽淡雋永,耐人尋味,實為明代官窯之精細佳作。

24.8 cm. Height.

RMB: 550,000-800,000




明清官窯瓷器,為什麼那麼火? (內有參考價格)

91 清道光 粉青釉小葫蘆瓶

說明:瓶呈葫蘆狀,造型飽滿端莊,線條圓潤舒暢,外壁通體施以粉青釉,釉色淡雅清幽而光韻四溢,整器光素無飾,氣質含蓄內斂,別具一格,突顯釉色之精及造型之美,當為清代道光年間官窯之作。


葫蘆瓶之式樣創燒於南宋龍泉窯,有福祿萬代、大吉大利之寓意。發展至明清兩代,此類瓶式有大量燒造,器形豐富多樣,有方形、圓形、上圓下方及多稜形等多個品種。

17.7 cm. Height.

RMB: 120,000-180,000




明清官窯瓷器,為什麼那麼火? (內有參考價格)

103 明嘉靖 青花靈芝託十二章紋瓜稜罐

記錄:

北京拍賣會,2004年8月22日,編號2174

說明:拍品氣韻與故宮博物院所藏明嘉靖青花花鳥圖瓜稜罐相似(參見《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裡紅》(中),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年,頁114,圖104),罐呈八瓣瓜稜式,造型別致,小巧精緻,上以青花繪飾紋飾,頸部繪纏枝靈芝紋一週,腹部繪靈芝託開光十二章紋樣。整器青花色澤清雅,筆觸細膩流暢,風格自然清新,圖案古雅大氣,較為少見。

“十二章紋”是中國帝制時代的服飾等級標誌,指中國古代帝王及高級官員禮服上繪繡的十二種紋飾,據《明史·輿服二》記載,皇帝玄衣黃裳,共繪十二章;親王衣繪九章;世子八章;郡王七章;還有五章袞衣,賜予外藩。

“十二章紋”包括: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紋樣,包含了至善至美的帝德,象徵皇帝是大地的主宰,其權力“如天地之大,萬物涵覆載之中,如日月之明,八方照臨之內”。

14.6 cm. Height.

RMB: 80,000-100,000




明清官窯瓷器,為什麼那麼火? (內有參考價格)

明清官窯瓷器,為什麼那麼火? (內有參考價格)

明清官窯瓷器,為什麼那麼火? (內有參考價格)

39 明中期或清早期 礬紅墨彩幻方阿拉伯文碗

款識:“大明正德年製”阿拉伯文款

說明:拍品以阿拉伯紋飾為主題之作,與明代正德時期此類瓷器相同,且與上海博物館所藏明正德白地紅彩波斯文盤底款相一致,(參見《上海博物館藏品研究大系 · 明代官窯瓷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頁153,圖3-80),皆為“大明正德年製”波斯文款,唯此碗底款為墨彩書。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亦藏有一隻此類時期碗,在器型、紋飾上都極為相似


碗外壁以礬紅繪卷草紋飾帶,間以墨彩書阿拉伯祈文,相輔相成,極具宗教氣息,內壁口沿亦繪卷草紋一週,內外相映成趣,碗心圓形阿拉伯文開光內繪幻方圖案,異域風格濃厚,反映出明清時期對外交流之繁榮盛況。

14.6 cm. Diam.

RMB: 60,000-80,000




明清官窯瓷器,為什麼那麼火? (內有參考價格)

明清官窯瓷器,為什麼那麼火? (內有參考價格)

129 清乾隆 青花杜甫飲中八仙草聖詩意圖大筆筒

說明:拍品款識與上海博物館藏乾隆青花釉裡紅詩句筆筒(參見《清代雍正——宣統官窯瓷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頁219,圖3-164)寫法相同,其“乾”字為“田”字書,與常見的“曰”字不同,且此件形制更為碩大,傳世少見,實為可貴。

拍品形制敦厚,胎體堅實,通體施白釉,外壁通景繪杜甫《飲中八仙歌》中“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之場景,整器繪工精妙非凡嫻熟,人物傳神灑脫,構圖疏朗有致,色調清新淡雅。

張旭,字伯高,吳郡(江蘇蘇州)人,其人灑脫不羈,才華橫溢,是一位極有個性的草書大家,與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李璡、崔宗之、蘇晉、焦遂相友善,杜甫將他三人列入“飲中八仙”。

17.5 cm. Diam.15.3 cm. Height.

RMB: 180,000-300,000




明清官窯瓷器,為什麼那麼火? (內有參考價格)

明清官窯瓷器,為什麼那麼火? (內有參考價格)

121 清康熙 青花開光山水高仕圖三足筆筒


MR. AND MRS. JAMES E.BREECE III舊藏

記錄: 紐約佳士得,2003年9月18日,編號311

香港佳士得,2006年11月28日,編號1640

說明:筆筒胎質細膩,白釉溫潤,下承三足。外壁三面開光,一面繪製“泛舟垂釣”圖,一面繪製“瀑布垂釣”圖,另一面繪製“攜琴訪友”圖,此三組畫面均為大山水小人物的構圖,人物雖小卻為點睛之筆,使得畫面意境深遠,充滿文人氣息。全器青花髮色典雅,墨分五色,其紋飾中,湖面波光粼粼和雲壓山峰的畫法在康熙青花中十分少見,盡顯康熙青花的灑脫之美,是為不可多得的康熙文房精品。

18.1 cm. Diam. 15 cm. Height.

RMB: 500,000-600,000




明清官窯瓷器,為什麼那麼火? (內有參考價格)

明清官窯瓷器,為什麼那麼火? (內有參考價格)

120 清康熙 青花海屋添籌圖三足筆筒

說明:“海屋添籌”是中國傳統的吉祥紋樣,故事出自宋·蘇軾《東坡志林·三老語》:“嘗有三老人相遇,或問之年,一老者曰,吾年不可計,但憶少年時與盤古有舊。或曰,海水變桑田,吾輒下一籌,爾來吾籌已裝滿十間屋。”常用於中國古代繪畫作品、瓷器及其它工藝品的裝飾中,寓意壽比天齊,萬壽無疆。


拍品形制規整週正,胎質潔白堅縝,外壁通景以青花繪海屋添籌圖,三位仙人手持竹籌,遙指海中木屋,身側仙鹿相伴,仙鶴銜籌而飛,祥雲迤邐於山巒疊嶂之際,草木錯落蔥蘢,虯枝橫斜生姿,海水波濤洶湧,奇石嶙峋遍佈,隨意而生。全器筆觸疏秀清潤,髮色妍麗濃郁,景物錯落有致,人物形神俱佳,喻意吉慶祥瑞,意境高遠開闊,曲盡其妙,殊為難得。

現北京故宮博物院中,有海屋添籌壁畫尚可參照,慈禧皇太后出閣之桂公府,亦在房樑上繪有相同題材紋飾。

19 cm. Height.

RMB: 320,000-450,000




<code>
明清官窯瓷器,為什麼那麼火? (內有參考價格)

明清官窯瓷器,為什麼那麼火? (內有參考價格)

明清官窯瓷器,為什麼那麼火? (內有參考價格)

119 清康熙 青花開光山水人物博古圖筆筒

說明:康熙青花筆筒裝飾題材廣泛,佈局巧妙合理,繪畫技法改變了明代青花的單線平塗方式,換而採用渲染的繪畫形式,所呈青花濃淡相宜,畫面層次鮮明,立體感強又頗有意境。常見的裝飾題材有文人雅士、攜琴訪友、博古圖等。

器形規整,沉穩大氣,胎質細密,釉麵肥厚。外壁以青花通景繪山水高仕圖,其內開光繪博古圖。畫工精細,畫面格調高雅,具有濃厚的文人氣息,不僅為康熙時期青花文房器之佳作,亦且是所見類似畫意中的精品。

18.1 cm. Diam.

RMB: 390,000-500,000




明清官窯瓷器,為什麼那麼火? (內有參考價格)

明清官窯瓷器,為什麼那麼火? (內有參考價格)

125 清十七世紀 青花五彩詩文西廂記故事圖筆筒

說明:拍品廣口直腹,胎體堅縝,通體以青花五彩描繪《西廂記·佛殿奇逢》一折中,張生初見崔鶯鶯時的情景。圖中張生在法聰和尚引領下游覽普救寺,忽見清水佳人,便不禁迷離痴忘,鶯鶯則矜持側目,以袖遮面;瓶身題字:“你道是河中開府相國家,我則說南海水月觀音現。”全器青花髮色淡雅,描繪筆法細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背景渲染柔和,更為添彩,在造型、文字上具有清順治、康熙過渡時期的典型特點。配木座。


清初時期瓷器作品崇尚以歷朝戲曲故事版畫為本,《西廂記》為當時流行題材之一,體現了當時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強烈願望。

14.4 cm. Height.

RMB: 200,000-300,0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