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选一营销秀”复演 瓶颈拼多多复制京东“揩油”

面对营销资源和效率双下降、获客成本翻倍,平台用户和营收增速继续放缓,拼多多正在外界预言的“拐点”处挣扎。增长瓶颈下,拼多多在今年618期间“揩油”天猫,操作与4年前双11时的京东的指责如出一辙。

对于拼多多而言,公司的获客数量及获客成本是其命脉,然这条命脉却可能出现问题。今年一季度财报中,拼多多获客成本正在急速走高,一季度市场营销费用为48.89亿元——有媒体据此计算得出,目前拼多多获客成本高达286元,远高于上一季的142.86元,呈现翻倍上升。而在2018年同期,拼多多的获客成本连当下十分之一都不到。

“二选一营销秀”复演 瓶颈拼多多复制京东“揩油”

不仅获客效率降低,这种“带血上位”的烧钱模式也开始出现血库告急。今年一季度,拼多多的营销费用环比下降了18.65%,同样急速下降的,还有拼多多通过补贴和营销撬动的增长杠杆——资料显示,18年3季度,拼多多用6.5倍的营销增长换来了GMV同比近4倍的拉升,但到了第4季度,在营销增长7倍的背景下,GMV只撬动了2.5倍增长。

主推消费降级的拼多多,尽管声称自己是战略性亏损,在资本和效率的双重萎缩之下,烧钱都变成了奢侈品,值得继续“营销降级”。

2019年618期间,携《电子商务法》之名,拼多多将“二选一”的帽子扣给了天猫商城。而一些商家表示,天猫从未有“锁会场”、“锁库存”等不正当竞争操作。“这么做的反而是其他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似曾相识的场景在2015年也曾发生。回顾历史,2015年是京东增长的一个拐点,平台GMV增速开始掉落至50%以下。在增长乏力、整体营销预算收紧的背景下,京东当年靠着奶茶妹妹的明星效应以及“二选一”的新闻热度以保持流量。

2015年双11期间,京东方面表示不断接到商家信息,反映天猫商城在双11促销活动中胁迫商家“二选一”。但实际上,在此期间京东为迫使商家必须在京东平台做促销,关闭了部分商家旗舰店,涉及品牌包括“木林森”、 “三只松鼠”等。

有网友认为,这种“抱大腿”的营销模式四年后有复演的迹象,本质上是企业业绩增长和创新乏力下的一种“揩油”行为,“这种方式京东也用过,行话叫找到对标对手后,江湖话叫“揩油”。这种拉虎皮当大旗的做法,确实不失为为一种策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