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黃河大峽谷,顛覆你的固有印象!

寧夏川,兩頭尖,東靠黃河西靠賀蘭山,金川銀川米糧川……

這是我對寧夏的初印象,也是我去到那兒的原因。寧夏很特別,雖然地處西北,卻是西北邊塞上的魚米江南。那裡的黃河、溼地星羅棋佈,草長水美,使我魂牽夢繞。

寧夏黃河大峽谷,顛覆你的固有印象!

這次去寧夏,第一站,是我們的母親河——黃河。“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文人墨客將黃河的美融入詩中,用草草幾字將黃河的磅礴氣勢展現。對於像我這種沒有見到過黃河的南方姑娘,對黃河的認識也就十分淺顯。

寧夏黃河大峽谷,顛覆你的固有印象!

所以揣著崇拜和敬仰,我一定要來看看這黃河九大幹渠的渠首,“塞上江南”的發源地——青銅峽黃河大峽谷。

與南方的清泉流水不同,南方的水很輕很靜,像溫柔的女子,清秀端莊。北方的水卻有種與生俱來的豪邁,就像不拘小節的俠義之士。難道是“塞上江南”的緣故,青銅峽的黃河竟然將兩種“氣質”相融合,宏偉的外表下有著溫柔的內心。

寧夏黃河大峽谷,顛覆你的固有印象!

進入青銅峽,奔湧的黃河略顯靜謐,清澈平靜的河水倒映著兩岸的峭壁。峭壁雖寸草不生,卻巍峨挺拔,風光旖旎,宛如一幅濃墨重彩的唯美畫卷,分外動人。

乘著遊船,沿路欣賞,不覺間來到了這裡最為有名的景點:始建於西夏時期的108塔陣。這些塔群依山勢而建,共有12層,隨奇數排列,呈等腰三角形狀,蔚為壯觀。

據說在明清兩代,這裡是香火旺盛的佛教寺院建築的中心,受到善男信女的養護與崇拜。為保護此聖蹟,他們又在原有的外表下用外用磚石包砌修葺,讓其成為一方勝境,僅到近現代才逐漸敗落。可見藏傳佛教在西夏故地的普及和影響是何等深遠。

寧夏黃河大峽谷,顛覆你的固有印象!

水面上駛過船留下一道水痕,108塔就靜靜的矗立在黃河岸邊,看著水痕的出現與消失,默默的傾訴著千百年來的歷史變遷和滄海桑田。

大禹治水的故事人人皆知,他治理的河道就是黃河。大禹文化園坐落於黃河沿岸,非常值得我們下船一看。

園內設計簡單又不失大氣,佈局錯落有致,裡面展現著大禹的豐功偉績。正殿中央,高聳的大禹雕像注視著黃河,堅毅的眼神讓我看到了他治水的自信。大禹作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向自然宣戰並取得勝利的第一人,人定勝天”這四個字是對他最好的證明。

現在我們都生活在高科技時代 ,大禹治水的方法可能已成為過去式,但他勇於挑戰,不屈不撓的精神真的需要傳承下去。因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永不言敗。

寧夏黃河大峽谷,顛覆你的固有印象!

懷著一顆赤誠之心,不入紛爭,追尋心中所向;持著一顆堅韌之心,面對困難,迎接風雨。

這趟寧夏黃河大峽谷之旅,所見所感大大超出了我心中的預期。

黃河大峽谷,她的內外兼修,她的神奇魅力,只有自己身處在內,才能真正的感受的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