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前线,基层青年义勇争先

战疫前线,基层青年义勇争先

文|杨会国 戴 晶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给人民的安全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农村作为重要战场,防疫行动需要广大农村青年挺身而出,承担责任。

最美逆行者

入户排查21次,测量体温314人次,逐户宣传144人次......连续十几天超负荷工作,宋国羽显得特别疲惫。

“我是共产党员,又是大学生村官,这个时候必须站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力量,但却是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宋国羽的话铿锵有力。

战疫前线,基层青年义勇争先

宋国羽为村民量体温

1993年出生的宋国羽,2016年大学毕业后,放弃高薪职位,回到老家云南省屏边县新现镇吉咪村做起了大学生村官。她的同学很不解:“为什么不留在城里,跑去山里吃苦?”她只是笑着说:“我的青春要在山野尽情绽放。”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宋国羽也是一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同时承担党建和扶贫两项重点工作,她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宋国羽极力压缩睡眠时间,从最初的晚上11点入睡到第二天7点起床,到后来的凌晨1点入睡凌晨4点半起床。尤其是疫情发生以来,她几乎没有休息时间,走村串寨为群众测量体温、开展防疫宣传是她每天工作的主要内容。

其实,宋国羽也跟其他年轻人一样,喜欢唱歌、喜欢追剧。但是在工作面前,任何娱乐性的活动都要往后放。她自嘲说:“我是属鸡的,属鸡的人最勤劳了。”本来可以有着花前月下、 温馨浪漫的青春时光,而宋国羽在山里一待就是4年。她说,她从不后悔当初的选择。

吉咪村下辖11个村民小组,点多面广。为防控疫情,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宋国羽与其他党员干部一起进村入户全方位、无死角地开展排查、防控和宣传工作。对每一位外省务工返乡人员做详细的监测登记,做到摸排对象全覆盖、不遗漏、情况清、底子明。入村调查时碰到农户不在家,她就多次上门,有时一户要上门四五次,直到找到人为止,常常加班到很晚。

年前从广东打工回来、被列为此次疫情排查监测重点对象的王凤英说,她一开始对宋国羽很烦很抵触,可是通过宋国羽耐心介绍疫情的严重性,教她防护知识,还亲自给她测量体温后,她终于理解了这是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着想。从开始到现在已经十几天了,体温正常,她也安心了。现在如果一天见不着宋国羽,她反而不踏实。

宋国羽一直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根本顾不上自己家。她的哥哥和她一样也在村子里忙碌,两人却总也碰不到面。87岁的爷爷想她,也只能在电话里聊几句。

宋国羽有着同龄人少有的成熟与坚韧。她经常说,只有尽心尽责地工作,才会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和支持;只有心系群众、和群众走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实现一个大学生村官的价值和意义。她说到也做到了, 而且做得很好,连续3年被评选为“优秀大学生村官”。

问及下一步打算时,宋国羽说,疫情还没结束,她还要继续去完成肩上的使命,她也还要为达成家乡脱贫致富的愿望继续努力......

来时一身书卷气,此刻两脚泥土香。宋国羽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用实际行动续写着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成为最美“逆行”者中一道别样的风景。

坚实的身影

“选择基层选调生这条路,没有后悔过。”大事难事见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江西省选调生、共产党员傅霖雨始终牢记自己作为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战疫前线,基层青年义勇争先

傅霖雨(右)在工作岗位上值勤

“90 后”江西省选调生傅霖雨,时任南昌经开区冠山管理处郭台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在得知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后,他主动请缨,挺身而出,连夜奔赴郭台村防疫前线参加疫情防控工作,迅速设立卡点排查进出人员及车辆信息。在防控疫情的一线,那个最年轻的身影,却始终站在最前面。

一开始宣传时被群众不理解、不配合甚至恶语讥讽,他只好挨家挨户地走访,劝说群众不要开展聚会、聚餐、打麻将等不利于疫情防控的活动。他落实本村外来人员的信息, 贴标语、发宣传手册,带领大家做好消毒以及摸排、隔离工作。他通过地毯式排查,最终掌握武汉返村人员8人,外省返村人员25人,并劝导外地返村人员在家做好自我隔离工作。他为隔离人员代购生活必需品,全力做好隔离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在得知下陈村村民江蝶秀出现发热情况时,他第一时间到江蝶秀家里看望,了解具体情况,劝说对方做好隔离观察工作并每天跟踪病情。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防控工作中,傅霖雨不推脱不退却,一手承接下村里防疫工作的所有资料和台账,白天忙着宣传和值守卡点,晚上连夜整理资料台账,把排查登记的信息检查了一遍又一遍,务求做到详实精准,减少上级部门统计的麻烦,提高防疫工作的效率。他同时做好防疫物资的登记造册,做到专人专用,让防疫物资真正用到实处、需处。他连续8天奋斗在防疫一线,吃住全部在村里,只为护得郭台百姓的平安,为郭台村的党员作出了表率。

傅霖雨说,作为一名基层选调生,自己理解这份工作的意义。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守护一方平安,他会义无反顾投身到疫情防控的一线工作中,铸就防控疫情之“盾”。

校审|刘朱婴 李 军 李志国

终审|姜万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