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錯過"西北王",造成了怎樣的後果?

1644年,錯過

1644年,錯過

1644年,註定是個多事之秋。

李自成在西安稱王,國號大順,改元永昌。孫傳庭戰死後,崇禎帝已派不出得力的督師。對這種僭越稱王的事只能是聽之任之。而李自成卻不安於在西安做個永昌王。進攻是防守的最好方法。於是元旦一過,他就傳檄誓師,要崇禎下詔退位。

李自成過了黃河,兵分兩路,像一把鐵鉗夾向北京。一路由李自成親自率領,為主力;一路由劉芳亮率領,為偏師。李自成那一路則直接進入山西境內,經蒲州、絳州、平陽府、汾州府,逼近太原。太原雖是軍事重地,城高池闊,防禦堅固。但李自成兩天就攻下了太原。李自成在太原稱作休整,又繼續北上,連克忻州和代州,進逼長城重關——寧武關。寧武關的的兵力其實也不多,只有三四千人。但總兵周遇吉是個寒門出身,他是靠著自己的一路打拼才升到了總兵。所以他特別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位置。面對李自成數萬農民軍席捲而來,他毫不畏懼。他讓自己的妻子上城牆擊鼓,自己則一馬當先,衝出關門,奮力拼殺。闖軍還從未遇到如此兇悍的對手,一下子就亂了陣形,寧武關的守軍見總兵都不要命,也勇氣倍增,拼命向前。經過兩天的廝殺,闖軍死傷慘重。他倒吸了一口冷氣,好久沒見過如此強悍的官軍。李自成沒有辦法只能用人海戰術,自己身先士卒殺向關城門口。寧武關的守軍終於不敵,城門被撞開,三千多人全部戰死。這一仗雖然贏了,但讓李自成感到害怕。一個小小的寧武關都如此強硬,還怎麼到得了京城?誰知,寧武關一破,其他關城的守軍嚇破了膽,大同、宣府、居庸關的總兵相繼投降,李自成順利通過居庸關。很快就來到了北京昌平,昌平監軍太監杜勳迎降。而劉芳亮這一路,開始還打得比較激烈,後來隨著李自成的節節勝利,官軍再也沒頑強的抵抗力。真定太守邱茂華,遊擊謝素福出降。崇禎帝欽點的督師李建泰,迫於形勢,也在保定向劉芳亮投降。這樣兩支人馬就在北京會合。接下來的肯定是攻城。但奇怪的是,李自成沒有立即攻城,而是讓在昌平投降的監軍太監杜勳從城牆上爬進去,送給崇禎帝一封信,信上寫道:"割西北一帶,分國而王,並犒賞軍銀百萬,退守河南……闖既受封,願為朝廷內遏群寇,尤能以勁兵助制遼瀋,但不奉詔與覲耳。"眼見的攻進北京就是當皇帝,卻要崇禎封什麼西北王。李自成究竟搭錯了哪根筋?

我以為,首先是李自成看到北京巍峨的城牆,感到一種無形的壓力。古代人之所以把城牆和宮殿修得那麼高大,其中之一的目有是為了從心理上壓倒臣民。紫禁城城內和長安街都不種一棵樹,也是為了達到這種效果。一般的臣子都在心理上過不了這一關。只有天不怕地不怕的那一類人才可以挑戰那種威嚴。而李自成雖然被那個時代所裹挾,走了造反的路,但他從沒想過有朝一日也能大搖大擺地走進北京城。他看到這黑黝黝的城牆,從內心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恐怖。他覺得自己在這城牆下顯得非常渺小。

其二是李自成沒有足夠的自信。他本是農民的兒子,幸運地當上銀川驛的驛卒,錢不多,但生活相當穩定,他就很滿足。誰知朝中有個叫劉懋的給事中竟想了一個臭招,就是裁減驛卒來壓縮國家的開支。飯碗沒有了,他又沒有別的本事,只會騎馬射箭,只有去當兵。當時主要是鎮壓農民起義。他作戰很勇敢,受榆林總兵王承恩的親睞,被提拔為守備將軍。可是他手下有一個叫吳成的軍官,總是不聽命令,喜歡做一些違法亂紀的事,李自成忍無可忍,一劍把他劈了。沒成想這個吳成是個有背景的人,他的叔父是陝西巡按。這下不得了,陝西巡按要拿李自成開刀,李自成得到消息,只能連夜逃跑,可是往哪裡跑?只有往昔日的對頭農民軍那裡去。當時陝西最大的一支農民武裝是安塞的闖王高迎祥,他聽說李自成來投,十分高興。直接就讓李自成做了一路隊長(闖將)。李自成在義軍中表現突出,威望日高。高迎祥戰死,眾人一致擁立李自成為闖王。李自成帶著這支農民軍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沒想到竟然攻到了北京。他不相信自己能入主紫禁城,他認為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功是因為運氣好。

第三是,李自成覺得時機還不具備。東面有滿清虎視耽耽,南面的大片富庶的土地是明朝的,西面還有張獻忠,在他們面前,大順的農民軍並不佔絕對優勢。在千百次戰鬥中,李自成對自己手下的實力是清楚的。不是闖軍太強,而是明軍太腐敗,才有今日之僥倖。

第四, 李自成手下武將不少,但文臣拿得出手的只不過有牛金星李巖宋獻策等。這三人當中,牛金星的心胸狹隘,執行力也不是很強。而宋獻策只會用一些奇門遁甲,排兵佈陣,缺少運籌帷幄的能力。最強的是李巖,李巖的宣傳鼓動工作,讓闖軍迅速崛起。但李巖是被逼無奈才走上這條路,他會不會一心為他賣命真的很難說。百姓口中的"李公子活我"常常讓李自成如梗在喉。義軍當中甚至只知有李巖而不知有李自成。明朝的知識界人士絕大部分還不認同他這支軍隊。人才奇缺是李自成的短板。

第五, 寧武關的陰影讓李自成拂之不去。大明朝的猛將還不知有多少,尤其是錦衣衛中高手如林。周遇吉就是原錦衣衛中的一員。而北京城中的錦衣衛如果都像周遇吉一樣捨生忘死,那麼攻城之戰必然曠日持久,待到吳三桂和南方的勤王兵一到,義軍勢必陷入反包圍之中,成敗不可預料。

第六, 李自成特別缺錢。他的隊伍能迅速壯大,很大部分的因素是"迎闖王,不納糧"這句口號起了作用。明朝末年苛捐雜稅特別嚴重,後來加派"遼餉""練餉"和"剿餉",百姓困苦不堪。而李自成把這些都免了,百姓當然樂意跟從了。但他們的用度又從哪裡來呢?只能靠征伐。比如說他們攻陷了洛陽,就從福王朱常洵那裡獲得了數額巨大的財寶。但光靠打土豪也不夠啊。向百姓徵糧,又違背了起義的初衷,也會失去民心。這個結真是難以解開。如果崇禎同意封他為"西北王",又能給他百萬銀兩,他就能暫時解決財政困難,以後還可以找理由接著向崇禎要。後來李自成打進北京城,首先做的事就是拷打明朝官員,逼出他們的贓銀。因為他們實在太需要錢了。

李自成寫這一封信充分暴露了農民軍的缺陷。即將到手的香餑餑卻把它看成燙手的山芋。只知道打天下,卻不敢奪取天下,也不知道如何去治理天下。包括牛金星和李巖那些人在這關鍵時刻,也沒有向李自成提出什麼有益的建議,他們是對自己沒有信心還是對李自成沒有信心?恐怕只有他們自己知道。連劉宗敏那些不怕死的武將也不會來一句:"他朱由檢做得皇帝我大哥怎麼就做不得"的疑問。李自成沒有君王的氣度,農民軍沒有建立一個新秩序的勇氣,最後被范文程窺破,讓多爾袞決心舉兵入關,影響了後世三百年的歷史走向。

面對李自成的要求,崇禎帝是什麼反應?有記載說,崇禎帝曾把表奏給了魏藻德等大臣看,並問他們怎麼辦?魏藻德只是伏在地上做戰戰兢兢狀,一言不發,其他大臣見他如此,也只是裝著低聲哭泣,什麼也不說,言外之意是全憑皇上裁決。曾經是慷慨激昂,奮袖出臂的明朝大臣,為何到了此時就成了這個熊樣?原來,崇禎帝曾秘密派人去和滿清談判,想先穩定東北,再全力清剿農民起義軍。但是這個秘密竟洩露出去了,舉國大譁,朝廷上下一致譴責這種賣國行為。崇禎帝臉上下不來,就把責任全部推到當時的兵部尚書陳新甲的身上,陳新甲被斬首示眾,此後大臣們再也不敢出餿主意了,乾脆,所有的主意都不敢出了,這樣才能明哲保身。崇禎帝看到大臣們這等模樣。就把杜勳痛罵了一頓。並讓杜勳出城去告訴李自成,封西北王的事,休想!你敢打就來!

崇禎帝為什麼不肯以封王的方式化解這一危機呢?

一、崇禎帝是一個有雄心壯志的帝王。上任伊始就把號稱"九千歲"的太監魏忠賢除了。並不是因為魏忠賢威脅到了他的安全,而是他要把所有的權力都要收到自己的手中,這樣他才能完全施展自己的抱負,實現"崇禎中興"的夢想。後人大罵周延儒溫體仁等弄權誤國,其實崇禎一朝的大臣是沒有什麼實權的。權力集中在崇禎一人手中。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崇禎帝也很勤勉,常常通霄達旦地批閱奏摺,以致於冷落了那些後宮嬪妃。他到死都覺得自己沒有什麼錯,錯的是那些大臣。他到死也沒想明白,為什麼明朝會這麼快就會亡於自己手上。滿清曾三次攻打北京城均被強大的明軍擋住了,他不信自己會擋不住李自成的進攻。

二、北京城固若金湯。明成祖建造北京城曾用了十九年的時間,在當時,北京城恐怕算得上世界上最堅固的城市,沒有之一。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六日,明軍主力在遭遇慘敗,明英宗被俘。十月初一,瓦剌軍挾持被俘的明朝英宗皇帝大舉南下。一路經進攻居庸關,從京師正面吸引明軍。也先親率主力3萬人經大同進攻紫荊關,迂迴京師。情勢如此危急。明朝兵部侍郎于謙率京城兵民,誓死抵抗,竟將瓦剌軍一舉擊敗。清兵多次越過長城,剽掠山東等地,也曾圍攻北京,但都沒有損毀北京的一塊城磚。這些都得益於北京城的高大堅固。李自成這些農民軍又怎麼動得了北京城的一分一毫?

三、明朝尚有數百萬精銳之師,尤其是江南的軍隊,未曾有絲毫的折損。李建泰帶出的幾萬人雖然投降了,但京城內還有勁旅數萬,完全可以和李自成拼死一戰。只要能擋住闖軍十幾天,江南的勤王師一旦趕到,李自成必敗無疑。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就更快,三天之內就能趕到北京城下(他不會想到的是,吳三桂的馬跑不動,八天都未能趕過來)。崇禎帝對這一點毫不懷疑。李自成唯一的結局就是失敗。

四、李自成遠道而來,是靠運氣打到了北京。他幾十萬人的後勤補給嚴重不足。崇禎從他信裡要求朝廷撥給其一百兩萬白銀,就可以看出,李自成軍已處於極度困難之中了。李自成的火器不足,攻城不利,而北京城卻有強悍的神機營,用火力壓住李自成的刀箭,死守城門,蒙古瓦剌軍的故事會再一次重演,李自成不撤退都不行了。當時北京城外疾病流行(有的專家猜想當時北京地區瘟疫大流行,歷史上卻找不到任何記載),李自成軍在歷次攻城破關的戰鬥中受傷的人又特別多,他們缺衣少藥,如果又染上春季的流行病,只能痛苦地死去。久而久之,勢必影響起義軍的軍心。而北京的守軍這些問題都不存在。兩相比較,崇禎就更有信心贏得這場戰役。

五、封李自成為西北王,並撥給他們一百萬兩餉銀。明裡說是招安叛軍,實際上是城下之盟,春秋恥之,大明朝怎麼丟得起這個臉?這次李自成來了,封他一個"西北王",下次張獻忠來了,又要封他一個"西南王"。還有其他的亂臣賊子,那裡有滿足的時候?還有一點,李自成說封了西北王以後"不奉詔與覲耳",這不明擺著是與崇禎分庭抗禮嗎?既然可以不奉詔,那麼李自成答應的剿滅其他叛軍和抵抗滿清侵略不就是一句空話嗎?這個封王的詔書一下,史官豈會饒過他?百姓也得罵他幾千年。

六、"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是明成祖喊出來的豪言壯語,他若這般怯弱,死後如何面對列祖列宗?這個信念一直支撐到他死去也沒有改變。後來對崇禎的讚歎,主要是因為他有一個執著的信念。無認形勢如何艱難,他都不妥協不屈服,即使魏藻德等大臣會建議先答應李自成的條件,以渡過眼前的難關,崇禎帝也不會同意的。結果是,崇禎幾乎是沒有經過什麼思考,就斷然作出了決定。

崇禎帝千思萬慮,但他做夢也沒有想到的是,北京城和居庸關一樣,京城軍民的心理防線已經徹底崩潰了。李自成根本不需要持久攻城,只用炮火象徵性地向城牆上轟了幾下,太監曹化淳首先就帶著錦衣衛打開南門放李自成進城,接著首輔張縉彥又打開西門迎降。以前屢次出現的那種眾志成城同仇敵愾的現象這次卻沒有出現。李自成幾乎沒有經過什麼慘烈的戰鬥,就攻進了北京城。崇禎帝也沒有等待李自成的到來,就和太監王承恩上了煤山,披髮覆面,上吊而死。算是保住了皇帝的最後一絲尊嚴,但他就此失去了萬里江山。

如果當時崇禎帝答應了李自成的請求。讓李自成撤兵回西安,去做他的"西北王",吳三桂斷不敢降清,滿清也沒有那麼輕易地就能入關。張獻忠在四川也成不了氣候,左良玉會重新組織力量進攻四川。江南還有百萬精兵強將,只要崇禎帝這個精神上的領袖還在,無數個史可法鄭成功會應時而出。饑荒總會過去,天下可能還會有一段時間紛紛擾擾,但憑著崇禎不屈不撓的精神,大明中興的局面未必不會再一次到來。明朝的資本主義已經萌芽,對外貿易正欣欣向榮。當時明朝有著強大的海防,歐洲列強是不敢對明朝隨便用武的,他們只能以和平的方式與大明帝國交往。利瑪竇已為歐洲人當過一次使者,湯若望南懷仁等人也會絡繹不絕地來到中國。明朝的開放程度遠勝於清朝,那些屈辱的條約斷不會在大明朝出現。會出現的只有一個開放的強大的東方古國。

當然歷史不會有如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