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千年跳不出的歷史定律,因果驚人!(5)

歷史的發展,如同陀螺的運動,不停地旋轉,一圈又一圈,週而復始。

在週期性的運動中,有某種恆定的東西,始終保持不變。

這是一種規律,有人稱之為歷史定律。

讀史可以明鑑,知古可以鑑今。

我們在眾多歷史定律中,精選出對當下人們最具啟示的五大定律。

細細品味,何嘗不是人生定律。


中國五千年跳不出的歷史定律,因果驚人!(5)


  • 第五定律:“五世而斬”定律。
  • 當年八旗兵入關的時候,人人善騎射,兵強馬壯。

    而太平軍時期,綠營兵“射箭,箭虛發;馳馬,人墮地。”

    八旗兵則更為腐敗無能,全是一些遛鳥、鬥蛐蛐的紈絝子弟。

    曾經無比強大的軍隊,後來為什麼會變成如此熊樣?

    孟子曰:“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老百姓的說法,更加令人掃興。

    他們說,“富不過三代”。

    為什麼富者不能恆富?強者歷數世而衰?

    無非是:驕,奢,淫,逸

    傲慢自大,奢靡浪費,放縱慾望,不思進取。

    長此以往,國家焉有不亡,家族焉有不衰。

    再多的財富也會敗光,再大的家業也會揮霍一空。

    好的教育,不是給孩子多少財富。

    而是讓孩子懂得節儉、自強的道理。

    曾國藩讓孩子的衣食住行和寒門子弟相同,以此讓孩子懂得懂得生活的不易,勤儉自律。

    總想著把最好的條件給孩子,其實是在害孩子。

    成長過程中,物質越充裕,孩子就越不能懂得感恩,越不懂得勤勉。

    終於養成好吃懶做的習性,害人害己。

    好的教育,是讓孩子懂得困難與艱辛,學會勤儉和努力。

    這才是對孩子最深邃的饋贈。

    中國五千年跳不出的歷史定律,因果驚人!(5)

    歷史是一面鏡子,可以照出我們的醜、我們的妄、我們的困境。

    歷史是一面鏡子,知興衰,明得失,既可照現實,亦可照未來。

    讀懂歷史上的著名定律,以史為鏡,看到前人過失,不步後塵。

    這樣我們才能不斷完善自己,在人生路上,永遠保持正向前進。

    與朋友們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