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地產新十年的起點,與十年前有何異同?

又到地產新十年的起點,與十年前有何異同?


今天是臘八節,也是2020年第一個工作日,投研參考團隊祝大家開工大吉,2020順順利利。


新年的第一篇文章推送,和大家一起懷懷舊。又到了地產新十年的起點,與十年前的2010年相比,當下有何異同?



不知道說起2010,大家會想到什麼,小編在回顧的時候不停地感慨,時間過得太快,2010年已經是十年之前了。


2010年春晚,小虎隊解散10多年後首次同臺,帶著一眾80後觀眾走進更久遠的上個世紀90年代。


王菲那一年復出樂壇,春晚上的《傳奇》後,隨處可見人哼著“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那一年的賣座電影是帶動3D電影普及的《阿凡達》和吃著火鍋唱著歌的《讓子彈飛》。


那一年中國的GDP近40萬億元,超過了日本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那一年中美關係是蜜月期,5月份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達成了共計26項成果。


那一年的地產市場呢?


按照李迅雷先生在《經濟數據背後的財富密碼》中的表述,2000-2010年,房價上漲更多的是人口現象,2011年至今房價的起落更多的是一種貨幣現象。


2010年是一個特殊的時間節點。


那年地產行業確實創造了很多記錄和回憶,在兩年4萬億救市計劃的刺激下,大家共同經歷了2009年的興奮,2010年很多專家說到“全球都吃藥,風景這邊獨好”,人們對於中國的經濟發展信心十足


經濟向好,那房價就還有上漲的空間,有上漲空間那就可以買,多麼質樸的實踐派理論!


2010年市場發生的種種現象,政策的嚴控,市場的興奮,千億房企的出現,綠色產品的亮相。隨著市場的發展,這些現象在後來的這些年不斷演變發展。


政策面

十年前認為是最嚴政策調控年,


十年來發現沒有最嚴只有更嚴


2010年底,多家媒體還有上市公司在回顧市場的時候把這一年定位為“調控年”,而且是史上最嚴調控年,經歷2009年的強政策刺激,房企都有些過度興奮,這種興奮的情緒也帶入了2010年。


1月份在部分熱點城市房價上漲過快的情況下,出臺“國十一條”,嚴格二套房貸款管理,首付不得低於40%。3、4月份連續兩個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增速都超過15%,這樣的背景下,4月份出臺“新國十條”,貸款購買二套房的家庭首付款不得低於50%;房價漲幅過快地區可以限購


但是“新國十條”並未在各地廣泛落地,9月底中央又出臺了更加嚴厲的“國五條”,對貸款購買商品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下限也調整到了30%及以上。這次的政策落地迅速,主要城市紛紛出臺實施細則。


2010年後的這些年,大家發現政策調控沒有最嚴,只有更嚴。當2016年“930”新政後,各地步調一致緊密出臺政策,收緊調控,又被業界稱為“史上最嚴調控政策”。


再到2019年小陽春後資金全面收緊,“730”政治局會議強調“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經過近3年的調控和調整,大家也慢慢適應了房地產市場調控趨於常態化。


其實從2010年開始的“限購”到後來的“四限”,內核一直都未改變,每當市場過熱,房價上漲勢頭較猛時,政策都會來一腳剎車穩定市場。


市場面

十年前創造了諸多記錄,



十年來紀錄不斷刷新


政策的調控並沒有限制住2010年地產行業的發展,那一年的地產行業相較於前後幾年可謂是巔峰。


2010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首次突破10億平方米,達到了10.43億平方米。從2000年的不到2億平方米,到2010年突破10億平方米,10年的時間增長了4倍。


從2010年至今,商品房的銷售面積和銷售額記錄都在不斷刷新。2019年,商品房的銷售面積預計為17億平方米,銷售額為16萬億,這十年的增速相較於21世紀前十年已經有所放緩。17億平方米的銷售面積可能也是未來十年的最高點了。


2010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額4.83萬億元,同比增長33.2%,房屋新開工面積16.38億平方米,增長40.7%,這兩項指標的增速都達到了21世紀前10年來最高值。2019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額預計將超過13萬億元,房屋新開工面積預計也將達到22億平方米,增速無法和2010年相比,總量仍在不斷刷新著歷史的記錄。


2010年海南的房地產投資額增長62.5%,漲幅位居全國榜首,而後的好幾年,海南都是房企激烈角逐的戰場。但是從2019年前11個月的情況看,海南房地產開發投資額保持了2018年的負增長,同比減少25.1%。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在海南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顯示。


住宅成交價格充分體現著消費者的熱情,2010年4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上漲17.3%,達到了全年高點,隨後就引來了“新國十條”的出臺。這樣的價格表現後來也只有2016年年初可以與之匹敵。


企業面

十年前千億一枝獨秀,

十年後TOP30都難進


2010年,萬科是絕對的明星。全年的銷售額為1081.6億,成為了國內房地產行業第一家年銷售額達到千億級的企業。萬科也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住宅開發公司,這一銷售額相當於美國四大住宅公司高峰時的總和。


萬科還作為唯一獨立建館的房地產企業參加了當年的上海世博會,展出期間接待了超過120萬人,大力宣傳綠色低碳的理念,以至於後人提到低碳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萬科。


在其他企業展示自己的經營和業績增長時,萬科這一年已經在年報裡和股東探討企業與社會、股東的關係以及企業的高質量增長了。


融創這一年成功上市,彼時的孫宏斌算是“二次創業”,名氣大公司小,融創上市之時的土地儲備僅590萬平方米,全國僅佈局了5座城市13個項目,當年銷售額83.3億還未進TOP30。今日融創的全國土地儲備2.13億平方米,10年增長了36倍。從03年叫板萬科,到今年前11月份權益銷售額已經超過萬科,進入TOP3,實現自己吹過的牛,融創的這一路太精彩了。


後來的這些年,行業的發展令人歎為觀止。2010年千億已經是世界第一大房企,誰能想到,千億房企的數量不斷增加,2019年已經有35家企業的業績超過了千億,排名第一的碧桂園已經直逼8000億的銷售額。2017年萬科提出打造“萬億房企”,或許2020年我們就可以看到萬億房企的出現了。


2010年的萬達同樣精彩,從前一年開始提速開業9座萬達商業廣場以來,2010年以15座商業廣場的開業速度高歌猛進。10月份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的萬達商業年會集中發佈了2011年計劃開業的16座萬達廣場的招商信息,一鋪難求。那時的萬達商業年會參與商家之多,代表規格之高堪稱中國商業地產的第一盛會。

到2019年,萬達商業年會依然是中國實體商業領域規模最大、檔次最高、最具影響力的商業盛會。


除了歡喜也有別離,2010年房企人事動盪,房企高管出現辭職、調換等變更現象超過20起,宋廣菊接棒李彬海執掌保利,莫斌空降碧桂園任職總裁及執行董事,還有金地高管層的震盪。往後的這些年,市場在2015年和2019年同樣出現了離職潮。2019年年底的時候,很多地產從業者見面交流繞不過的話題就是明年要去哪裡。


產品面

十年前出現綠色住宅和產品線樣板

十年後成為行業共識


當下火熱的綠色住宅和產品線十年前就被業內提及。


2009年的哥本哈根會議讓低碳經濟成為了焦點,2010年房企陸續將低碳設置為未來房地產的開發方向,“綠色建築”“健康住宅”“生態住宅”成為了項目的宣傳焦點。其中以萬科發展落地最快,2010年公司落實了佔全國總量54%的綠色三星住宅。現在市面上暢銷的“綠金科技”“綠色健康產品”在當時就有了樣板產品。


2010年很多房企都將產品線的打造作為重點,不知道大家現在對於當年金地的四條主力產品線“褐石、新古典、歐陸、現代典雅”是否還有印象,這是當年能夠代表金地基因和精神氣質的產品。萬科當年發佈四級精裝修體系14款產品,大力發展標準化產品體系。


和2010年相比,市場變得越來越成熟,注重生態環保和用戶體驗現在已經成為了行業共識。各房企對於產品IP的打造越來越用心、對精品產品線的開發運營越來越重視。下一個十年一定是對消費者來說更友好的十年。


行業牛熊更替,企業盛衰興廢

房企要保持對自身競爭力的清醒認知


對比這十年,十分感慨。


十年前的調控讓人措手不及,經歷了這十年的一輪輪調控,牛熊交替,現在大家都已經適應了地產調控的常態化;市場不斷變成熟,從當年很多企業一套產品走天下到現在更加註重用戶體驗,不斷打造精品已經成為企業共識;各項記錄不斷刷新,

十年的發展成就了一批龍頭企業,也伴隨著一些企業慢慢消失在了歷史的舞臺


歷久彌新,2010年金地董事長寫給廣大股東的一段話今天看起來仍然閃耀著光芒,希望為各位在2020年提供一些指引。


“作為典型的週期性行業,牛熊更替的命運自從房地產誕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緊密相隨。縱觀美國、香港等成熟房地產市場的歷史,在波峰和谷底的輪迴之間,穿插的是無數地產企業的興衰故事。他們中有的從默默無聞走向國際企業,有的則強盛一時而終湮沒於歷史。


而隨著中國房地產市場從年輕走向成熟,相似的故事也將在中國上演。因此,在市場高歌猛進和銷售數字節節攀升之時,保持對自身競爭力的清醒認知,洞察企業持續成長的致勝之道,則變得尤其緊迫重要。”


—END—


本篇文章部分內容來自網絡及報刊,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僅作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