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学”中体验长城文化

13期节目,走近10段古老长城,《了不起的长城》用游学形式,让观众重新认识并读懂长城背后的故事。



最后一题:“请问,喜峰口、潘家口这一带古时被称为什么?”


长城“砖员”周深思虑片刻后,成功选择了正确答案:“卢龙塞”。与长城“砖员”杨迪一同成为了《了不起的长城》第一季的最后“砖王”。


对此,周深感概:“还有着太多关于长城的知识需要学习,这一季走了一路,听了很多老师讲解,很多题目都是知识盲区,长城还有着更多的面等待去挖掘。”


在“游学”中体验长城文化 | 《了不起的长城》收官评析


一路走,一路学。这不仅是嘉宾的体验感悟,也是贯穿整季节目的模式眼。


4月18日,由北京电视台、灿星制作联合出品,五洲传播中心联合制作的长城文化体验类节目《了不起的长城》迎来收官。节目带领刘烨、阮经天、杨超越等“长城砖员”用“行走”触摸长城躯干,在“学习”中进一步认识长城。


在“走”和“学”中挖掘长城文化

“走四万里中国长城,学五千年中华文化”,每期节目结尾,“长城砖员”们都会一同喊出节目的slogan。


这不止是一句呼吁层面的口号,还是整季节目一直贯穿的行动指南。长城,这把解锁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钥匙,本身有着丰富的底蕴值得探寻和解密,节目以“走”与“学”为脉络,在旅研中洞察长城样貌。


在大多数人对长城的初始认知中,“万里”往往是加在其前面的一个重要定语。其实,绵延2318公里的“万里长城”并不相连,它散布于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等多个省市。《了不起的长城》选择用旅途体验的方式,带领观众了解长城。


在“游学”中体验长城文化 | 《了不起的长城》收官评析


13期节目里,“长城砖员”们从到山海关爬角山长城,到金山岭长城开摄影展览,到敦煌汉长城体验“时空穿越”,再到山西雁门关进行爬长城体力赛,最后到居庸关答题闯关。每到一地,观众对长城的认知与理解便深入一分。


如果说,走近长城是节目带领观众认识长城的第一步,那么节目中随时穿插的知识科普环节,则完成了让观众由表及里深入了解长城文化的目标。


在“游学”中体验长城文化 | 《了不起的长城》收官评析


在这趟文化旅途中,答题、游戏、情景扮演等形式俯首皆是。在山海关长城,几位“孟姜女”带来了各具特色的戏剧表演;在敦煌汉长城,“长城砖员”们穿越汉、唐,扮演戍边将士真实体验古代边疆士兵生活;在宁夏水洞沟地区的明长城和红山堡“守卫红山堡”游戏关卡中,“长城砖员”们吊着威亚,站在高高的“城墙”上,模拟古时士兵守卫任务;在居庸关,一道一道长城文化闯关题,让“长城砖员们”绞尽脑汁。


在“游学”中体验长城文化 | 《了不起的长城》收官评析


正如节目总导演陈涤所说,这档节目脑力付出远大于体力:“节目更多的难度来自于沿途所看的东西要记得住、背得出,完成任务、解谜的过程中要考验他们沿途所看的知识。”


在这趟游学旅途中,“长城砖员”们与“长城及其周边的一切”斗智斗勇。观众也跟随他们的视角,在寓教于乐中刷新对长城的认知。


“综艺+文化”的新体验

长城,从外观而言只是用黄土石头等材料堆积起来的墙体,而其内里却是中华历史的一个发展缩影,它不仅是金戈铁马的战争遗物,还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具象浓缩载体。


影视文本中,以长城为主角的题材并不少见,不过相较于《望长城》《长城:中国的故事》等经典纪录片,《了不起的长城》则更重视大众科普价值,节目每一期几乎都借用答题、人物讲解、实地体验等方式,助力长城基础知识的传输,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


在“游学”中体验长城文化 | 《了不起的长城》收官评析


在文化综艺领域,以“故宫”“天坛”等文化符号作为叙述对象的节目,也都在荧屏引发关注,这一次,“既重视文化挖掘,又有强情节设置”的《了不起的长城》,在模式搭建上进行了不小创新:一方面,借助长城分布区域广的特点,以游历山川的方式建构节目模式,打破的文化节目相对“静态”的基调,让节目更为灵活机动,富有代入感;另一方面,大胆地加入“强情节”的设置,将各类真人秀元素融入其中,让文化挖掘与视听体验得到融合,较好把握了文化性与娱乐性的分寸感。


在“游学”中体验长城文化 | 《了不起的长城》收官评析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了不起的长城》虽然定位于一档以长城文化为主题的户外真人秀,其实它更像一场文化之旅。整季节目共游览各地十座长城,也上了十余堂关于长城的“文化课”,让知识在较为轻松的视听体验中得到了有效传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