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模式所帶來的好處與弊端

斯大林模式的好處:

“斯大林模式”創立是與當時蘇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在蘇聯迅速趕上和超過西方發達國家的過程中起積極作用。(使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突出成就,基本上實現了工業化。1940年蘇聯的工業總產值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斯大林模式所帶來的好處與弊端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在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蘇聯出現了黨政不分、權力高度集中、個人崇拜與家長制作風盛行的現象,他們嚴重阻礙了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的正常展開:

第一,優先發展重工業,使農業和輕工業長期處於落後狀態;

斯大林模式所帶來的好處與弊端

第二,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片面強調產值和產量,造成了產品品種少、質量差。

第三,國家從農民手中拿走的東西太多,嚴重地損害了廣大農民的利益,農民沒有生產積極性,農業產量長期停滯不前。

斯大林模式所帶來的好處與弊端

第四,經濟發展粗放,經濟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費了資源。(①片面發展重工業,使農業和輕工業長期處於落後狀態;②由於忽視消費品生產,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緩慢;③國家為了積累資金,從農民身上拿走的東西太多,農民生產積極性不高;④長期僵化的執行計劃指令,壓抑地方和企業的積極性,越來越阻礙蘇聯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關注頭條號:史學速遞,每日分享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