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七个一”推动医疗机构日常诊疗服务逐步有序恢复

目前,我市21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3月23至3月29日门急诊就诊人次51617人次,2019年同期61945人次,已恢复83.327%;新增住院人次4580人次,2019年同期5163人次,已恢复88.708%。

成立一个防控专项工作组。全市各医疗机构成立恢复日常诊疗服务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组,以最严格的标准、最细致的措施、最刚性的要求落实岗位责任制和院感防控主体责任,制定方案和相关疫情应急预案,扎实推进逐步有序恢复正常医疗服务。

盘点一次防护物资储备。全市各医疗机构提前做好物资调配和储备,备足必要防护物资。目前全市各医疗机构已储备医用外科口罩401326个,医用防护口罩10155个,医用防护衣5799件,隔离衣21757件,75%酒精10200升,其他防护物资储备充足。

进行一次健康确认。组织全市各医疗机构对全体职工摸底调查,了解流行病学史,做好上岗工作和健康监测工作。共发现14天内出现发热等不适症状医务人员2名,经排查治疗,均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开展一次全员培训。组织全市各医疗机构对全体职工开展培训,主要包含有关疫情防控政策要求、新冠肺炎诊疗和感染防控等知识,全市12000余名医务人员均参加培训并可运用到位。

组织一次应急演练。督导全市各医疗机构在全员培训后,根据相关规章制度、防护指南、应急预案等,在恢复日常诊疗服务期间组织一次应急演练。

建立一支感控监督队伍。督促全市各医疗机构组建一支过硬的院感监督员队伍,专职参与本院感染防控的监测和管理工作,对重要场所、重点部位、关键环节值守监督。

做好一次综合评估。全市各医疗机构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组对本院整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重点评估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设置、设备设施配备、防护物资储备、人员培训、规章制度制定落实、应急演练等工作开展情况及效果。(关朝红 许海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