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力發電機軸承位磨損原因分析及修復案例

某風電場在定檢過程中發現10#風機運行異響,判斷軸承可能存在問題,拆開傳動側軸承端蓋後,軸承已經損壞且軸承位磨損嚴重,初步判斷應該是電腐蝕造成的,因正值冬季用電高峰期,設備返廠修復時間過長,並且離線修復費用較高,企業難以承受。因此,該企業決定採用索雷碳納米聚合物材料技術在線解決風力發電機軸承位磨損問題。

風力發電機軸承位磨損原因分析

為了保障絕緣性能,需要對絕緣軸承的絕緣情況進行絕緣測試,其中包含軸承的絕緣電阻、軸電壓和軸電流。其中測定電機軸電壓的目的就是了解電機軸電流的大小;測定電機軸電流的目的則是直接得到流過電機軸承電流的數值。因為軸電流的損害主要發生在機座號為280及以上的變頻電源供電的電動機及普通大中型高壓電機中。所以本項檢查一般只對這些類型的電機在初次試製時,或對個別因使用時,發現軸電流對軸承產生嚴重影響的電機,再次改進設計進行的一項檢查。

在電機運行中,定子與轉子磁路或圍繞軸相電流任何不平衡,都能產生旋轉系統磁鏈。當軸旋轉時,這些磁鏈能在軸兩端產生電位差,這一電位差稱為軸電壓。軸電壓能通過兩端軸承在軸和機殼所形成的環路(閉合電路)中激勵出循環電流,該電流稱為軸電流。如下圖所示。

另外,轉子鐵心的剩磁較多,對於繞線轉子電機,若發生繞組兩點及以上對轉子鐵心或轉軸短路等,也會產生軸電壓和軸電流。軸承電流的大小與電機的結構、電機的功率、驅動電壓的幅度、脈衝上升時間、電纜長度等因素有關。電機的功率越大、驅動電壓越高、驅動電壓的上升沿越陡、電纜越短,則軸承電流越大。

為了避免軸電流對軸承的灼傷損害,應採取有效措施隔絕軸電流。對於兩端利用獨立軸承座的大型電機,可在軸承與電機端蓋之間放置絕緣材料做成的聚乙烯四氟墊片。對於普通的軸承與機殼組裝成一體的電機,則一般是在其一端(常安排在非主軸伸端)使用絕緣軸承,對於要求較高的場合,兩端均安裝絕緣軸承。所使用的絕緣軸承一般為外圈附加(一般為塗覆)絕緣層的辦法,個別場合也會使用內、外圈均附加絕緣層的。

風力發電機軸磨損的現場修復步驟

1. 進入現場後,先測量核實尺寸是否與圖紙一致,確保修復精度,經核實,尺寸與圖紙一致;

2. 用汽油噴燈以及丁烷噴瓶對修復表面進行烤油,直至油汙碳化;

3. 磨光機打磨修復表面,確保表面粗糙化增大粘結力;

4. 無水乙醇清洗修復表面;

5. 安裝工裝空試,檢測結合面是否有縫隙,工裝安裝到位後能否轉動,確保工裝配合無誤差;

6. 拆卸工裝,內表面刷索雷脫模劑備用;

7. 按比例調和索雷碳納米聚合物材料,調和至均勻無色差為止;

8. 把調和好的塗抹在修復面上,安裝工裝到位;

9. 加溫固化,提高材料性能並且加快材料固化時間;

10. 拆卸工裝,核實修復尺寸,確認無誤後裝配軸承,修復完畢,共用時8小時;

11. 待企業裝配聯軸器後電機對中,200r/min-300r/min開機試運行,隨時間逐步增加轉速。

12. 七十二小時後,轉速已經達到1750r/min,各參數正常。

風力發電機軸磨損現場修復案例

風力發電機軸承位磨損原因分析及修復案例

風力發電機軸磨損修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