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富裕家庭子女的學費,就能實現教育公平?不,這是在打劫!

近日,“網易財經”在其微博賬號上發佈了一篇題為《武大教授劉窮志:提高富裕家庭子女的大學學費》的文章,引起不少人的關注。

文章稱,“中國家庭收入基尼係數早已越過了0.4(即貧富差距的警戒線),富裕家庭子女讀大學的比例遠遠高於貧困家庭子女讀大學的比例。

通過提高富裕家庭子女的學費,既可以實現教育公平,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教育經費不足。”

提高富裕家庭子女的學費,就能實現教育公平?不,這是在打劫!

對此,網友意見不一。

贊同者認為,富裕家庭的子女受大學教育的比例明顯高於貧困家庭,因為他們從一開始就享受到了更好的教育,這是一種教育機會和教育過程的不公平。

所以提高富裕家庭的大學生學費,有利於實現教育公平,也有利於獲得更多的教育經費反哺到教育中來。

但反駁一方的意見也很明確,稱有錢人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既然大家都是享受一樣的大學、一樣的教育,憑什麼多交學費?

難道就因為有錢“這個錯”就得多出錢?不要啥事都拿貧富來說,也不是啥事都讓富人多出錢來解決。

提高富裕家庭子女的學費,就能實現教育公平?不,這是在打劫!

首先,我也是窮人家的孩子,但我卻並不認可劉教授的言論。

我個人認為,他的出發點是好的,是為了讓貧困家庭的孩子同樣“有書可讀”。

但讓窮困孩子的孩子有書可讀,靠提高富裕家庭子女的學費來實施,未免有失偏頗。

這些年,國家針對窮困家庭無書可讀的現象,已實行了很多政策。

包括: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教學資助、大學校內的勤工助學、助學金、學費減免及助學貸款等政策。

提高富裕家庭子女的學費,就能實現教育公平?不,這是在打劫!

前些年,經常在新聞媒體中看到,有不少品學兼優的孩子因為家庭貧困只能無奈中斷學業。

這些年,此類新聞卻很少見了,說明國家的相關政策已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

也就是說,只要孩子有心想讀書,會有很多的辦法。

但有人也會說:助學貸款不是白送,也是要還的。

借錢要還,這是一個基本的常識,一個家庭能為孩子借錢、貸款讀書,那這個孩子會更懂得自力更生而更加發奮讀書。

提高富裕家庭子女的學費,就能實現教育公平?不,這是在打劫!

如果,只是單純地讓有錢家庭多出錢,那麼,就是對交錢少、甚至不交錢的貧困孩子的一種優待嗎?

我看未必!

學生在校受到優待,就是在告訴他:我窮我光榮,既然如此,我還努力奮鬥做什麼?

等到大學畢業後進入社會,現實的殘酷可能會讓他心理失衡,或是變得不堪一擊。

提高富裕家庭子女的學費,就能實現教育公平?不,這是在打劫!

什麼是公平的教育?那應該是同樣的門檻和同樣的標準。

在同樣的大學環境下,你通過努力去趕上他、去超越他,用你的努力去實現公平。

而不是拉低下限,把人家口袋裡的錢摸給你,如果都這樣,誰還想努力,又有誰還敢努力?

所以,讓富裕孩子多交學費,我認為這不是體現公平,這是在打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