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裡的這匹馬,“破”了東漢的天下

上一篇介紹了董卓與李儒密謀廢立之事,並在溫明園召文武百官商議此事,其中反對聲音最強烈的是丁原,當眾直接翻了桌子,一場火併在所難免。

呂布一個人的存在,就是對對手最大的威脅

《三國演義》裡的這匹馬,“破”了東漢的天下

首先要說的是董卓與丁原在洛陽城外的這場火併,史書中沒有確切記載。只能說,這一場戰鬥,只是小說作者為了突出呂布的武力過人,值得每一個主公擁有。事實上,可能就是董卓看中了呂布作為丁原的保鏢身份,才花大力氣去挖他過來。沒想到呂布一步到位,直接把丁原人頭砍了當“投名狀”。這在東漢王化之地,是極度讓人不適的背叛,這基本上是斷送了他在社會上的名聲。加上呂布不甘人下、自大傲慢的性格,使得他很難成為輔佐型的將才,所以只能自己做主公,才能在東漢諸侯割據時期立足。

小說給人的感覺,只要呂布在丁原身邊,董卓就會忌憚三分。當時在溫明園散會的時候,董卓還有意按劍立於園門邊,應該是想恫嚇一下文武百官,耍耍威風。沒想到正好看到園門外呂布手拿戟,騎著馬往來馳驟,一副即將“飛馬到你身邊,取你狗頭”的架勢,嚇得董卓回身入園躲了起來。這一情節並沒有在電視劇中提起。

可能也有個原因,那就是小說中群臣聚會的場所是在溫明園中,而電視劇中明顯是在皇宮的某個偏殿議事,因此也不可能讓呂布騎馬持戟。

《三國演義》裡的這匹馬,“破”了東漢的天下

小說中提到的這個“溫明園”,直接在小說第三回標題“議溫明董卓叱丁原“中體現出來。大家可能認為溫明園,肯定是非常重要的歷史地標建築。但在史書中卻並沒有確切記載。有說法是,這是之前東漢班固家的洛陽府邸,屬於園林式的府邸。後來幾經易手,到了董卓手裡。平時董卓經常邀集官員在此園中飲酒作樂。

丁原在洛陽城下與董卓交戰,也並沒有像電視劇裡那樣,呂布挑殺了幾員董卓手下不知名的戰將,就獲得勝利。小說說的是兩軍對壘,丁原臭罵了一頓董卓,還沒等董卓還嘴,呂布就飛馬直殺過來。讀者不知道雙方交戰有多少人馬,只知道這一戰就憑呂布單槍匹馬的衝殺,董卓就慌了神敗走。要知道小說中的呂布當時還沒有“開掛戰車”赤兔馬。此時,呂布一身的裝備只有尋常馬、普通戟、束髮金冠、百花戰袍、唐猊鎧甲、獅蠻寶帶。相比後面虎牢關前“頭戴三叉束髮紫金冠,體掛西川紅錦百花袍,身披獸面吞頭連環鎧,腰繫勒甲玲瓏獅蠻帶;弓箭隨身,手持畫戟(方天畫戟),坐下嘶風赤兔馬”的帥氣裝束,顯得寒酸。

對於呂布來說,當時也是三十多歲了,依然還只是丁原帳下的私官主簿的職位,並不是朝廷封賞的正式官員。那是的他一定是會有些許的焦慮和煩躁,這次在天子腳下的表現,無疑成為他軍事生涯的光輝履歷。他希望能夠通過這次表現,得到丁原的封賞。可惜,丁原本質上與他不是一類人,在他手底下,強烈壓抑了許多呂布的慾望。呂布可能還被丁原灌輸了許多“捨生取義、忠君愛國、馬革裹屍”的崇高軍人道德準則。

這個時候一位關鍵人物出現在董卓面前,他就是李肅。李肅是呂布的同鄉,在董卓那是虎賁中郎將,相當於現在的中央警備團團長,負責保衛國家最高領導人,官職相對於呂布來說,那要高得多得多。

一匹傳頌千年的寶馬,在央視版《三國演義》裡專門為它譜了一首插曲

《三國演義》裡的這匹馬,“破”了東漢的天下

李肅對董卓說了解呂布這個人,勇而無謀,見利忘義,只要誰給的好處足夠誘人,呂布就能跟誰走。因此,李肅很有把握能夠策反他。董卓給了許多好處,如黃金一千兩、明珠數十顆、玉帶一條。這些對呂布來說,其實也很受用。但是如果見面一開始就這樣明目張膽地送鉅額財寶,一定會讓呂布先有了防備之心。所以李肅要了董卓的一匹寶馬——赤兔馬,相傳是西域汗血寶馬的後代。此馬渾身上下,火炭般赤,無半根雜毛;從頭至尾,長一丈,因為古代計量老變,如果按照小說作者所處的明朝的度量標準來算,那赤兔馬肯定屬於神獸級別。

《三國演義》裡的這匹馬,“破”了東漢的天下

那我們姑且按照東漢1尺相當於現在的23.1釐米來計算,赤兔馬的長度是在2.31米左右。這是怎樣的一個恐怖長度呢?現代社會里有爆出一個新聞:世界上最長的馬,有3米,竟可以坐下10個人。新聞展示的圖片裡,那匹馬看起來極其不正常,絕對是ps出來的。可以想像當時長3米多的馬是多麼恐怖的畜生。而赤兔馬長達2.31米,也足見馬長。

《三國演義》裡的這匹馬,“破”了東漢的天下

此外,赤兔馬從蹄至項高八尺,相當於現在的1.84米。要知道現在吉尼斯世界記錄最高的馬是2.102米。想象一下,一匹高大得超乎古人想象的大馬,嘶喊咆哮,衝到軍陣面前,是不是首先就會被嚇個半死。而這匹馬有騰空入海之狀,還可日行千里,快如閃電。能獲得此馬,肯定是許多馳騁沙場的騎將甘心跪舔的神駒。董卓經營大西北涼州多年,才只得了這一匹寶馬。

當李肅要董卓送出這匹馬的時候,董卓是猶豫不捨的,他還問自己的智囊李儒,這樣操作可不可行,其實也是怕萬一遊說不成功,還搭上自己的愛馬,那就可腸子都悔青了。要知道古代將領,把好馬是當情人來養的。李儒看出董卓的心思,只說了一句“主公欲破天下,何惜一馬!”董卓便欣然答應。

《三國演義》裡的這匹馬,“破”了東漢的天下

小說作者刻意拔高這匹寶馬的稀有屬性,也是為了讓呂布的投誠來得更加猛烈和合理。呂布看到這匹馬,就像現在的屌絲看到勞斯萊斯一樣驚喜。如果當時有智能手機,呂布當場就會忍不住讓手下人給他拍下騎馬的照片,發個朋友圈炫耀一下。

事實上,史書中只說了呂布有赤兔馬,但沒說是董卓給的。這匹赤兔馬似乎也只活躍在三國的舞臺中,它與三國融為一體,談赤兔馬,必講到三國。這樣一匹特殊的寶馬,作者傾注了很大的熱情。先後跟隨呂布和關羽,經歷了多少彪炳千古,驚心動魄的戰史。最後,因為關羽的死,而絕食而亡。很久之前,記得高考的一個考生就以此為題材,以古白話形式寫出了一篇滿分作文,名動高考圈,令我等真心膜拜。

《三國演義》裡的這匹馬,“破”了東漢的天下

《三國演義》裡的這匹馬,“破”了東漢的天下

94央視版《三國演義》電視劇也深諳此意。特意給了許多赤兔馬長嘶飛奔的特寫鏡頭,並且還展現了呂布見到赤兔馬的喜悅之情,騎上赤兔馬的自信痴狂之態。最最最能體現出特殊待遇的是,電視劇居然在這場戲裡,特意為了這匹赤兔馬,配了一首帶詞的插曲。這個是整個80多集三國演義裡,絕無僅有的。順便說個題外話,這首插曲由呂繼宏演唱。呂繼宏之後的成名曲是軍旅歌曲《咱老百姓》,80後90後之前基本上聽過這首歌。呂繼宏還唱過一首插曲《丈夫歌》,出現在94央視版《三國演義》第33集,群英會周瑜舞醉劍的劇情裡。

李肅策反呂布:電視劇中的這幾段臺詞應該揉進小說裡,毫不違和

好了,咱們接著說李肅策反呂布的事。小說比電視劇要簡單些,也稍微有些經不起推敲的情節。先是李肅帶著寶馬來看呂布,呂布大喜過望,忙說不知如何感謝。李肅看似大方的說是看到呂布打董卓匡扶社稷,心裡替兄弟高興,特地送寶馬以助虎威。能看出來作者這樣安排是為了欲擒故縱,欲蓋彌彰。然而開頭就如此打臉,後面其實圓起來就有表演的痕跡了。可惜呂布有勇無謀,此時已經被甜頭給糊了智商。接著,大家喝著酒,就不露痕跡地揶揄起呂布來。藉著酒勁,試探著跟呂布說,我跟你見得少,但跟你老爸常見。

《三國演義》裡的這匹馬,“破”了東漢的天下

呂布認為他喝醉了,說他的老爸早已不在。李肅笑裡感覺有點拔高自己的說,他說的是呂布的義父丁原。呂布眼瞅著本事並不如自己的同鄉李肅,如今飛黃騰達地跟呂布的上司,BOSS,站在同等圈子裡。內心苦澀羞愧之餘,還有嫉妒和不甘。所以,這時候呂布把心裡的話給激了出來:“某在丁建陽處,亦出於無奈。”李肅順勢就吹捧了一下呂布的能力,並說取富貴如探囊取物。呂布終於說出了“恨不逢其主”的話。

情節鋪墊到這裡,其實是非常讚的。只是當呂布就當今亂世誰堪當英雄,聽取了李肅的觀點的時候,李肅直接就說出了董卓的名字。關鍵的還在於,呂布還毫不猶豫地說出了“我想去,但苦於沒有門路”的話。這太不符合常理了,因為之前呂布還二次跟董卓撕逼,最後還幹了一架。難道之前的過節,真是過家家一樣不用當回事?

這裡面,電視劇就改編的非常到位,甚至可以將編劇設定的臺詞,揉進小說裡,也不違和。電視劇中當呂布聽到李肅說“董卓是英雄,馬上就變色說董卓專橫跋扈,懷篡逆之心,滿朝文武,誰人不知?兄弟怎會以此賊為英雄?”

《三國演義》裡的這匹馬,“破”了東漢的天下

編劇給李肅安排的神辯是:“當今,天子懦弱,不足以威懾群臣,滿朝文武誰個心中不知?而陳留王精明強幹,聰明好學,強天子百倍,滿朝文武又有哪個心中不曉?人人心中皆明,而人人口中皆不說,這是為何矣?無非是怕負不忠不孝之名,怕擔亂國篡逆之罪。天子懦弱則好欺,天子精明則難奉,滿朝文武明裡是做忠臣,暗裡則是為己,有誰真正為國家社稷著想呢?董公則不然,他敢講他人不敢講的話,敢言他人不願言之語,敢負不忠不孝之名,敢當篡逆廢主之罪。董公之心何其光明?董公之行何其磊落?”

……

“自古以來,天下惟有德者居之。今陳留王與天子,同是先帝之子,扶陳留王承繼大統,又怎談得上是篡逆呢?此其一。其二,聽說先帝在位時,就喜歡陳留王,有意讓他承繼大位,是何後、何進強行立嗣,以至鑄成大錯。董公此時廢天子而陳留王,正是尊先帝之初衷,還陳留王之帝位,何篡之有?”

這兩段原創臺詞,足可以化腐朽為神奇,讓劇情得以順利推進。呂布聽後不由得撥雲見日,茅塞頓開。應該說編劇的詭辯實力,足可以傲視《奇葩說》。

《三國演義》裡的這匹馬,“破”了東漢的天下

呂布心已動。此時李肅再給上一袋子的珠寶黃金,並說那匹赤兔寶馬,也是董卓送的,一下子讓呂布有了受寵若驚的感覺。單純的他認為自己沒啥功勞,就得了這麼多大禮,太難受了。於是,李肅趁機又試探了一番,引誘呂布殺董卓。對於李肅來說,他策反呂布的任務已經完成,如果再加一個彩蛋,這麼超額漂亮得完成工作,老闆怎麼會不加厚賞。

《三國演義》裡的這匹馬,“破”了東漢的天下

這一次他又賭對了,呂布果真殺了他的義父丁原。李肅憑著三寸不爛之舌,將呂布徹底黑化,帶進了萬人唾罵的深坑裡,成了後世“坑爹”的典型代表。演義裡李肅的下場也不好,他沒有因為這次成功的策反,得到多大的封賞。因此,轉而又幫著呂布、王允他們殺董卓。最終,因與董卓餘部牛輔戰鬥不利,被呂布給殺了,可以看出呂布對李肅當時的策反自己,表達了後悔和憤慨之情。冥冥中呂布也算是,親手了結了這段“孽緣”。

好了,今天的解說就到這裡。下一集我們將聊一聊電視劇和小說中,有關董卓成功“廢少帝立陳留王”中的細節出入和背後的歷史真相。敬請關注我的賬號,感謝大家的收看!我們下集見!

本文配圖來源於網絡,侵刪。因能力有瓶頸,知識有盲點,如有表述不正確之處,歡迎各位三國曆史愛好者,留言討論,必定虛心接受批評。在此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