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發現自己不太敢嘗試新的東西

你發現自己不太敢嘗試新的東西


對事情保有好奇心,但不輕易嘗試新的東西。

這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點菜點熟悉的,喝飲料喝熟悉的,如果自己興致勃勃的嘗試新的飲料一定會喝到自己不喜歡的,進而破壞當時的好心情。

似乎什麼事情都帶有一些習慣性,彷彿不輕易過界,就會安全。

剛入大學,發現比自己優秀的人比比皆是,優越感一下喪失,飛奔而來的是自卑、迷茫、敏感,連羨慕都算不上。

記得有位學長,利用假期完成了從山東到西藏的騎行,登時覺得自己的揹包窮遊不值一提。

後來,理解了那些考上了國內頂尖學府後卻受不了壓力退學甚至自殺的同學。他們也曾是所在區域最優秀最頂尖的人才,然而一旦到了更大的環境裡,突然被無數比自己優秀上百倍的人包圍時,陡然從第一名變成了中間甚至排名倒數的時候,那種心裡的壓抑和晦澀,是很難排遣掉的。

尤其當你更為絕望的發現,不管你多麼努力,多麼刻苦,你和那些生在城市裡有著天然優勢的同學之間,因為社會資源的不同,無法跨越。

許是年少輕狂,不怕輸的心態,我總能很快調試好自己,適應這種壓力。就像每次升學後,面對新的學習環境,要逼迫自己認識新的同學,迅速做出反應,把所有不適變成自己舒適的。

彷彿套用公式一般,複製粘貼,已入化境。

得出克服自己盲區的最好辦法,就是借道學習區擴大舒適區。陌生的都成熟悉的,寵辱不驚的應對變化。

你發現自己不太敢嘗試新的東西


初學者,不具備討價還價的資本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彷徨?

畢業後,工作方向沒有選擇自己的專業。懷疑自己,我是不是真的適合這條路?是不是真的有某一方面的天賦?我現在這樣是不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甚至想,我是不是更應該去踏踏實實謀一份穩定工作,然後安安穩穩的生活。

你看,其實我們都一樣。

朋友剛入建築行業,意氣風發的男孩子,帥氣帶點散漫的氣質,做事仔細認真。前不久,從共事的同事口中得了“工作太肉”的評價,不禁對自己的性格產生質疑,“尋醫問藥”的嚷嚷著改性格,我們聊了很久。

工程項目裡的每件事情,他會思慮周全再幹,承諾的一定做好,但從不主動“冒進搶功”。說白了,不愛出頭,散漫的氣質,讓其看起來完成任何事情好像都很輕鬆,因此不夠乾脆利索,得了“做事太肉”的四字評語。

誰不喜歡得到褒獎認同,除了通過工資以外的形式。


誠然我們有很好的基礎品質,溫良恭儉讓,更會實時檢視自己,做得不足及時修正。

小夥子上進又勤奮,在新的環境中,迫切需要肯定。自身也明白,“做事太肉”的性格是把雙刃劍,不見得別人的評價就準確,但掣肘了自己,讓自己不舒適了,總歸得做點什麼才能“心安理得”。

都知道性格這個東西很難改變,但做事風格可以調整,作為基層員工的時候,沒有發言權,保持高度執行力即可,多聽多看多做少說(三多一少),不失為一種上上策。

道理都懂,只是需要一點勇於嘗試改變的勇氣,勇氣從我這給了。

很慶幸,我們一直保有不斷探索的慾望,還敢有所嘗試,雖然不再像更年輕的時候,那麼勇敢的“顛覆”,卻也沒有一成不變。


願你未來的路,多一點恭喜通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